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重磅!印度大選毫無懸念,下一任總理板上釘釘?莫迪對華態度巨變

2024-04-25國際

根據北京商報援引新德裏電視台報道,這場歷時44天的馬拉松式印度大選將決定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未來五年的政策方向,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勝券在握,而反對黨則將這次大選定位為民主政體「生存之戰」。73歲的印度總理莫迪將尋求連任,外媒普遍認為其有望拿下第三個總理任期,印度民調機構3月釋出的民調顯示,莫迪支持率高達75%。但據路透社報道,在印度一些族群沖突頻發的地區,許多民眾對莫迪政府感到失望,批評其沒有結束當地「無政府和內戰混合的狀態」。

這次印度選舉各種政黨和候選人都使勁渾身解數拉票。大家都盯著看,特別是莫迪帶領的印人黨和他所在的政黨聯盟,這兩大實力肯定會「擦出火花」。莫迪推出的那個「莫迪的承諾」讓人大吃一驚,因為這個承諾要是真的能做到的話,那對選民投票可就有很大影響!除了人民黨,別的黨派也都忙著備戰選舉。而且在各地,很多小黨都開始拼殺起來!他們搞出自己的競選政策,爭取更多人給他們投票。就為了在選舉中贏個好位置。

近日,2024印度大選正式開幕,此次印度大選將歷時六周,被稱為世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共9.69億人可在今年的選舉中投票,占到全世界人口總數的1/8。目前,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正滿懷希望地沖擊第三個任期,新的民調數據顯示,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會順利獲勝,似乎莫迪的連任之路沒有什麽威脅。然而,莫迪現在並不輕松,因為他最大的對手已經出現了。

印度議會的大選也是會決定印度總理,因印度是議會制的國家,大選就是在選擇政黨。只有在印度議會大選中勝出政黨,才能夠進行內閣的組建,以及政黨的領袖成為印度總理。印度現在最強大的政黨就是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基本上是壓著其他黨派的,當選的機率也是非常大的。然而印度國民大會黨聯合了27個反對黨,直接組成了一個「反對黨聯盟」,開始和莫迪領導的執政黨作對。這個「反對黨聯盟」的目的就是為了從莫迪的手中奪走總理的寶座,讓自己成為執政黨。

然而,正當莫迪忙著在印度各地開展競選活動之際,2個壞訊息突然傳來了。訊息一,印度大選開啟第一天,多地出現「抵制選票」情況。據悉,由於莫迪政府沒有回應民眾關於「關閉汙染環境的工廠」等訴求,印度坦米爾納德邦有6個村子的選民拒絕投票。幾乎同時,印度加蘭邦東部的6個縣也出現了「幾乎無人投票」的情況,理由同樣是他們的訴求沒有得到回應或解決。另外一個是,印度大選當天,印人黨和國大黨的工作人員還在西孟加拉邦的投票現場發生了激烈沖突,雙方互扔石頭,甚至還一度點燃了辦公室,令場面一度陷入混亂。可見,反對勢力也是不少,

雖然本次大選結果可能沒有什麽懸念,但是投票首日並不平靜。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人民黨和草根國大黨助選人員發生了激烈沖突,一些投票站發生騷亂。而在西孟加拉邦投票現場,就出現了扔石頭、焚燒辦公室等暴力行為。不過萬幸的是,目前只是有人因此受傷,並未造成人員死亡。類似這樣的政治鬧劇,經常上演,不過印度人似乎視而不見。反而這幾年,在強人莫迪的主導下,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崛起,已經超越了英法等老牌經濟強國,超越德國日本也不遠了。

印度媒體認為,莫迪獲得支持的最大「招牌」是發展經濟。一個明顯的數位是,他剛上台的2014年,印度的經濟位列全球第十,但去年,印度已經前進五名至全球第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印度將在2026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標準普爾認為,印度或最早將於2030年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不過,印度報業托拉斯認為,莫迪的「印度制造」創造了大量財富,但目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十分突出。

值得了解的是在印度年輕選民和印度教教徒的心裏,莫迪近乎被視為「神的化身」。在他們看來,只有莫迪能夠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讓印度超越中美,成為世界舞台的中心,為此他們願意無條件支持莫迪。然而現實卻非常紮心:印度人均GDP僅有2000美元,甚至低於鄰國—孟加拉國。與民奪利,政府恐被民意淹沒,甚至被趕下台。聰明的莫迪政府,為了轉嫁矛盾,穩定執政基礎,頻頻打出「中國牌」,甚至不顧國情和中方發生「洞朗沖突」,而印度網民由於生活在資訊蠶房的緣故,就只能任由官方胡說八道。

值得註意的是而正好在上個周末,馬爾地夫議會也開始舉行選舉,因此印度期望扶持反對派政黨贏得議會的多數席位。穆伊茲自上台後,首先對中國進行了國事存取,緊接著就正式啟動驅逐在馬爾地夫的印度駐軍事宜。馬爾地夫對外政策之所以出現這樣重大的轉變,與中國近10年來在該國的布局和對印度洋地區的經略密不可分。中方2014年歷史性地對馬爾地夫實作最高級別存取,自那以後,中國在「一帶一路」共建合作框架下,推動中馬關系飛速發展,最終推動該國政治氣候大變,穆伊茲領導的友華政黨成功上台,馬國親印度的黨派大權旁落。

在穆伊茲擔任總統之後,馬爾地夫議會也已經變天,根據公開的訊息,馬爾地夫在4月21日舉行了議會選舉,如今結果已經初步揭曉,親印派政黨馬爾地夫民主黨僅僅獲得了12個席位,而穆伊茲所在的馬爾地夫人民全國大會黨獲得了至少66個席位,從而成為了馬爾地夫議會的絕對多數政黨。馬爾地夫議會有93個席位,實際上作為反對黨的馬爾地夫民主黨之前擁有60多個席位,顯然如今穆伊茲已經完全掌控了局面,同時也是凸顯了馬爾地夫民眾對於印度的不滿。

馬爾地夫多次打臉印度後,印度的態度也是開始放軟,早在印度大選之前,印度就宣布繼續向馬爾地夫出口必需品,包括糖、小麥、大米和洋蔥。印度還強調,向馬爾地夫出口這些商品將不受任何現有的或未來的出口限制或禁令的約束。目前,印度總統大選來臨,印度開始緩和與馬爾地夫的關系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南亞霸主」,把周邊小國都當作是自己的後花園,如果這些小國越來越不聽話,那麽印度人對莫迪的信任也會產生動搖。

與此同時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近日釋出的采訪報道中表示,印度和中國應「抓緊解決」兩國曠日持久的邊界問題。路透社稱,莫迪在中印雙邊問題上的語氣明顯軟化。報道稱,莫迪在接受美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我認為,我們需要抓緊解決邊境上曠日持久的局勢,以便我們可以把雙邊互動中的不正常現象拋諸身後。莫迪還表示,「我希望並相信,透過外交和軍事層面積極和建設性的雙邊接觸,我們將能夠恢復和維持我們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有分析認為,這是印度在釋放緩和訊號,實則不然。很明顯,這是一句空洞的套話,這樣的話美國政客也經常說,比如中美應該加強對話,但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套。喊口號誰都會,如果真心想合作,就應該拿出具體的方案。同樣地,莫迪政府一邊在中印邊界問題上耍小動作,試圖幹擾中不邊界談判,一邊又道貌岸然地說客套話,這根本無異於解決矛盾,搞不好還會火上澆油。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套對於莫迪政府在印度國內的輿論宣傳肯定是有利的,展現「大國風度」的同時還能團結選民,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