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莫迪放棄參加上合峰會,上合十大成員國,有沒有印度都一樣

2024-07-09國際

本周在哈薩克舉行的上合峰會,只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沒有參加——印度總理莫迪。

莫迪的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問題,大選結束後,印度國內也沒有什麽非處理不可的大事。下周莫迪就要存取俄羅斯,可能還會參加北約峰會。

【印度總理莫迪缺席上合峰會】

對此,不久前有日本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稱,莫迪的缺席,代表印度正在失去對上合組織的興趣,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中國在上合組織的「主導地位」讓印度日趨感到焦慮。長達4年的邊境沖突讓中印關系長期處於對立狀態,而與此同時,上合組織的其他成員國均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國,與印度存在巨大的利益鴻溝。

【日媒:莫迪的缺席,代表印度正在失去對上合組織的興趣】

另一方面,上合組織的「反西方傾向」與印度的外交政策愈發「背道而馳」,印度認為,自己在其中已經無利可圖。2017年,為了打消非西方國家對印度「倒向西方」的懷疑,並加強與中亞國家之間的關系,印度加入了上合組織,以「搖擺國」的身份進一步實作了本國的外交平衡。

但如今印度發現,上合組織諸多成員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矛盾,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本國的地緣利益,象征性的外交平衡並沒有為印度帶來多少實際的好處。全球地緣政治愈演愈烈的「陣營化」趨勢,讓印度開始逐漸從「搖擺」轉向「選邊站隊」。

不過,盡管目前印度正在逐漸靠近西方,但新德裏仍在努力維持一種「左右逢源」的狀態。印度將自己定位成「全球南方」的領袖,在烏克蘭、加薩等問題上保持中立的態度。與此同時,印度還積極參與西方主導的多邊議程,比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機制」,七大工業國組織(G7)以及北約。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機制」峰會】

正如文章所言,在莫迪政府的領導下,印度現在的外交政策總結起來就4個字:利益至上,而且是六親不認的那種。2017年,在俄羅斯的推動下,印度加入上合組織。而7年後,印度就由於利益不合,逐漸失去了對上合組織的興趣。

上合組織主張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等價值觀,印度是不感興趣的。他們感興趣的,似乎只有如何在這些組織內拉幫結夥,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近年來印度在上合、金磚內部的種種舉動,就不難看出,印度政府的目的不純:他們想跟中國爭奪國際影響力,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話事人。

【2017年,在俄羅斯的推動下,印度加入上合組織】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全球南方」大致包括非洲、拉丁美洲、亞洲不包括日本、南韓和以色列,以及大洋洲但不包括澳洲和紐西蘭。在通常情況下,全球南方往往等同於「開發中國家」或者「第三世界國家」。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在提到「全球南方」這一概念時,往往會刻意將中國排除在外,同時將印度定義為「全球南方國家」的話事人,讓印度成為開發中國家的「代言人」。

印度想透過領導「全球南方國家」的議程,來展現本國的國際影響力;西方則希望把中國從「全球南方國家」排除出去,結合中國「新殖民主義」「債務陷阱」等虛假敘事,挑起一場對中國的認知戰,擠壓中國的話語權。

兩者一拍即合,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在美國的幫助下,印度開始在上合、金磚之外「另起爐竈」,利用自己二十國集團(G20)東道主的身份,於去年1月和12月舉行了兩屆「全球南方之聲」線上峰會:兩次線上峰會分別邀請了120和12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但都沒有邀請中國參加。

【印度去年1月和12月舉行了兩屆「全球南方之聲」線上峰會】

印度一邊對金磚、上合的擴員持消極態度,另一邊卻在金磚、上合之外另起爐竈,把中國拒之門外,自己要搞一個小圈子。莫迪政府的小算盤,可以說暴露得非常明顯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擔任七大工業國組織輪值國的日本,也搞了一個所謂「G7+全球南方」活動:峰會邀請了印度總理莫迪、巴西總統盧拉和印尼總統佐科等8個非G7國家領導人,整個G7峰會搞得像G20峰會。

但還是那句話,既然印度要講現實主義,那麽我們也不是不能奉陪。印度另起爐竈,自己要當「全球南方國家」的老大,那是他們的自由。但與此同時,印度也必須要為此付出名為「競爭」的代價:在全球地緣和經濟格局震蕩的當下,誰能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更多的經濟、社會現代化資源,誰才有可能成為這場賽局的最終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