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道稱,俄羅斯在戰場上的表現相當出色,在短短三天內連連攻占了多個城鎮,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戰略位置。
最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立場有所軟化,因此這場戰爭似乎開始顯露出曙光,和平的希望似乎在前方若隱若現。
然而,在俄烏戰爭中,最大的失敗者已經逐漸浮出水面。既不是俄羅斯,也不是美國,更不是烏克蘭。
種種跡象顯示,曾被稱為「歐洲鐵娘子」的梅克爾所做的預言,正逐漸變為現實,一步步清晰顯現。
梅克爾究竟表達了什麽?誰是這場戰爭的最大受害者?這一切還得追溯到2022年。
2022年2月,正當北京冬奧會結束、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尚未開始之際,俄羅斯突然向烏克蘭發起了軍事攻擊。
在俄羅斯迅速行動,軍隊直逼烏克蘭首都基輔時,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卻突然做出了預測:
如果這場戰爭持續下去,德國將會受到影響。
德國既不與俄羅斯接壤,也與烏克蘭無鄰,在這場戰爭中幾乎無關,仿佛完全不牽涉其中,似乎八竿子打不到一塊。
說他會受到懲罰,或許沒有人會信服。
然而,隨著戰爭陷入膠著狀態,德國的制造訂單逐漸減少,其工業強國的地位已不復存在。
此外,隨著對烏克蘭持續提供支持,德國的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兩千億美元。
這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德國人為了迎合美國,放棄了自身「三駕馬車」中的兩項。
二戰後,德國幾乎是在廢墟上重新開始建設國家。
當時的他們,分成了東部和西部,分別受到美蘇兩國的控制。
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的制造業逐漸嶄露頭角。
東德雖然得到蘇聯的支持,但因受限於歐洲整體經濟實力,其發展並不順利。
1991年,蘇聯解散,東歐發生劇烈變革,柏林墻也隨之崩潰,東西德再次統一。
東德居民及部份東歐人士,陸續湧向德國尋找就業機會。
德國擁有成熟的工業技術,東德和東歐地區則具有人力成本的優勢。
兩者互為補充,促使德國的加工業迅速崛起。
不久後,俄羅斯開始大規模出售其自然資源。
作為俄羅斯的鄰國,德國自然可以享受到不少便宜的資源。
因此,工業技術、低成本勞動力以及折扣石油和天然氣,成為了德國發展的「三大驅動力」。
保護他們從戰敗國迅速崛起,直接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梅克爾是德國歷史上首位有東德背景的總理,這一獨特身份突顯了她在政治領域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在她的任期內,德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始終保持良好,這讓德國長時間享受了能源紅利。
因此,她十分明白俄羅斯與德國的關系,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然而,2021年梅克爾辭職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都是極端的「親美派」代表。他們在多個事務中的立場和行動,清楚體現了這一傾向。
自他們進入政治舞台以來,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逐漸出現裂痕。
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德國隨即站在美國一邊,對俄羅斯施加了幾乎瘋狂的制裁。
然而,當時的德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表示希望制裁不包括能源領域。
然而,隨著戰事的推進,他們的期望逐漸變得渺茫。
2022年9月,「北溪」一號和二號管道相繼發生爆炸,導致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聯系完全中斷,雙方的能源交流由此停止。
從那時起,他們與俄羅斯關系徹底破裂,停止了與俄方所有的貿易往來,包括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實際上,德國的發展是與石油和天然氣息息相關的。
自那時起,德國只能被迫購買由美國和印度提供的「加價」能源。
當時,僅有一艘來自美國的天然氣運輸船在歐洲,就能獲得高達一億美元的巨額利潤。
印度依靠成為俄羅斯能源的中轉站,成功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然而,德國不得不為獲取能源,支付更高的費用。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德國的工業產品,曾是俄羅斯最為依賴的資源。
俄羅斯的燃油系統和軍艦所依賴的燃氣輪機,均來源於德國制造。
德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上同樣備受歡迎。
在「禁運」政策實施後,德國的許多商品失去了俄羅斯市場,隨之陷入滯銷。
生產成本顯著上升,產品卻無法銷售。
這一進出,讓眾多德國公司都受到嚴重打擊。
在車間中,機器空轉和停轉的現象頻繁出現。
偏偏這樣的德國,仍然需要每天提供大量武器,以支援烏克蘭。
武器的花費相當高,這方面的支出可謂如同流水般不斷。
發展停滯與缺乏原則的援助,直接導致德國經濟出現負增長。
為了生存,德國公司被迫大規模裁員。
隨著戰爭的逐漸膠著,德國的能源危機開始蔓延,民間水電費用持續飆升。
原本失業的德國人,開始難以承擔生活費用。
人們心中充滿了不滿,紛紛成群結隊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的所作所為。
為了解決經濟難題,德國人想出了許多方法。
有人建議,既然全球都在進行能源轉型,不如加強對「清潔能源」的開發。
提到清潔能源,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獨占鰲頭。
與中國建立深入合作關系,德國工業依然有復興的可能。
然而,朔爾茨和馮德萊恩在美國的影響下,主導歐盟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向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征收高額關稅。
他們的做法顯然是切斷了自己發展的另一條途徑。
開源無望,唯有節省。
在2023年11月,德國的選擇黨提出了一項計劃,旨在大規模遣返外籍移民。
當初德國在需要外籍廉價勞動力時推出政策吸引,如今一旦經濟下滑便立即驅逐。
這種做法自然會被視為「卸磨殺驢」。
因此在2024年1月,超過一百萬的德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這種呼聲以及政府的無所作為。
面對這樣的困境,朔爾茨召開了多次會議討論應對策略,但始終無法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目前,抗議和罷工在德國已成為一種常態。
盡管德國政府已經進行了多項調整,但目前來看,它們距離經濟復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部份德國人甚至表示,希望能夠效仿英國和美國,采取「去工業化」的路線,重點發展金融領域。
然而,美國和英國因過度的「去工業化」而引發了工業的「空心化」現象。
目前,這種「空心化」正在導致越來越多的負面影響。
若德國真的選擇這條道路,恐怕將會陷入無可挽回的境地。
國家財富逐漸流失,企業發展停滯不前,公眾反抗情緒愈發強烈,依然未能找到前進的方向。
德國可能從未預料到,俄烏沖突這一貌似與自身無關的戰爭,竟會使其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實際上,大家都清楚德國目前的問題所在,只是出於各種原因選擇了回避。
德國的崛起得益於和平的環境以及穩定的能源供應。
只需重新尋回這兩點,德國就能擺脫困境。
然而,在戰爭的陰影籠罩下,美國不斷施加壓力,德國不得不在即將落幕之際,仍需作出艱難的抉擇。
如果戰爭能夠迅速結束,或者美國的影響力從歐洲撤回,而德國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那麽他們仍然有可能性。
然而問題在於,這真的有可能嗎?
如今的歐洲,在馮德萊恩的推動下,完全被美國牽引於戰場之中。
德國在朔爾茨的影響下也走上了類似的軌跡。
只要這兩位依舊執掌權力,德國的復蘇希望就會大大渺茫。
如今的德國,確實亟需一位像梅克爾那樣,既具備洞察力又敢於采取行動的領導者。
否則,就只能靜待他人來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