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塔希爾·阿萬:上合組織明確拒絕西方幹預,但它並不是封閉的

2024-10-19國際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塔希爾·阿萬】
10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在巴基史坦伊斯蘭瑪巴德召開。峰會領導人強調要加強經濟和貿易領域的夥伴關系,重申上海合作組織對地區穩定的承諾,特別強調了包括觀察員國在內的多邊倡議,突出了該組織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互聯互通方面日益重要的戰略地位。
上合組織的角色變遷
上海合作組織(SCO)在國際組織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與金磚國家、東協和七大工業國組織等其他國家組織主要強調經濟合作或區域一體化不同,上合組織將戰略安全、經濟發展和文化外交相結合,提供了一種促進歐亞地區穩定的綜合方法。
這種多領域的融合尤其值得註意,因為上合組織強調不幹涉內政,並抵制來自美國和北約等西方勢力的外部壓力。這種抵制態度,加上上合組織在外交和經濟方面的務實方法,使其成為塑造區域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合組織逐步從中亞國家邊界爭端解決的起點,發展為當前地緣政治賽局中的一支重要平衡力量。其成員,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等全球大國,利用這一平台促進區域安全合作,並推動民間交流,確保上合組織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政策框架上,還滲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中。透過強調區域團結而非外部幹涉,上合組織戰略性地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強大的多功能組織,兼具安全與經濟目標。
上海合作組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國」,該機制旨在解決中國、俄羅斯以及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等新獨立的中亞國家之間長期存在的邊界爭端。
上海五國在實作邊界協定方面的成功,例如1996年簽訂的【中哈邊界條約】和【中吉邊界協定】,為更廣泛的區域合作鋪平了道路。
到2001年,該組織已經超越了邊界安全的範疇,隨著烏茲別克的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組織的擴大反映了對區域協作的更高需求,特別是在9.11襲擊之後,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等復雜問題日益凸顯。上合組織被視為對抗美國在中亞軍事存在的一種平衡,尤其是在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的美軍基地。
上海合作組織從「上海五國」演變為一個多邊組織,不僅是對區域安全問題的回應,也是抵禦西方影響滲透的戰略舉措。在這一方面,2005年的上合組織峰會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成員國在會上聯合發表聲明,要求美國設定撤軍時間表。
這一聲明促使美國於2006年關閉了其在烏茲別克的軍事基地,隨後於2014年關閉了其在吉爾吉斯的軍事基地,彰顯了上合組織在區域安全事務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與金磚國家或東協不同,上合組織對西方的幹預表現出明顯的立場,但上合組織對西方幹涉的抵制並不意味著它是封閉的。相反,該組織致力於推動一個多極世界秩序,使區域大國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和影響力。
2024年7月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於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元首理事會會議。
戰略重點:安全與經濟合作
安全一直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首要關切,特別是鑒於其成員國周邊地區的動蕩局勢。上合組織在安全合作方面最為明顯的體現,就是始於2005年的「和平使命」系列聯合軍事演習。這些演習每兩年舉行一次,上合組織所有成員國的軍事單位都會參與其中,進行旨在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這「三股邪惡勢力」的演練。
2021年「和平使命」演習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在美國撤出阿富汗的背景下進行的。這次在俄羅斯奧倫堡舉行的演習匯集了超過5000名士兵,展示了上合組織在復雜軍事行動中的能力,並在西方勢力撤出後加強了區域穩定。
2004年在烏茲別克塔什幹成立的上合組織區域反恐怖機構(RATS),進一步制度化了該組織的安全架構。RATS致力於情報共享、執法協調及反恐行動,使成員國能夠共同應對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及各種地區性分裂運動的威脅。例如在2019年,RATS促成了在中亞地區逮捕500多名與恐怖活動有關的人員,這清楚表明了該組織在行動中的效率。
除了軍事和安全行動外,上合組織還日益關註經濟合作,尤其是在西方制裁針對俄羅斯和伊朗等主要成員國的背景下。為了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上合組織推動了在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的倡議,這對伊朗繞過美國制裁產生的影響尤為有利。
俄羅斯和中國率先推動以盧布和人民幣進行雙邊貿易,上合組織也成為了促進其他成員國達成類似協定的平台。例如,在2019年於比斯凱克召開的上合組織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了上合組織框架下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性,並同意加強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包括能源管道和交通網路。
然而,上合組織的經濟維度仍面臨重大挑戰,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成員國間經濟差異方面。雖然中國和俄羅斯是全球強國且擁有發達的經濟,但許多中亞成員國由於嚴重依賴資源開采以推動經濟增長,仍然處於欠發達狀態。這使得許多欠發達的成員國較為依賴中國的投資和發展援助,這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尤為明顯。盡管「一帶一路」並非上合組織的官方計畫,但其與上合組織在區域連通對接上密切相關。
文化外交的重要性被低估了
與上合組織在安全和經濟領域的角色相比,其文化外交往往被低估。然而,文化外交在促進成員國之間的相互理解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合組織的成員國覆蓋了廣闊的地理區域——從東歐到南亞,涵蓋了多樣的文化、語言和政治體系。這種多樣性既是上合組織的優勢,也是其挑戰之一。
雖然這種多樣性使上合組織能夠代表全球大量人口,但也增加了促進成員國間凝聚力和對彼此間文化熟悉的難度。
上合組織框架內的文化外交形式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計畫之一是上合組織電影節,首次於2018年在中國青島舉行。電影節展示了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影片,為電影制作者提供了一個分享他們故事和文化經驗的平台。來自哈薩克、巴基史坦和印度等國的電影參展,既展示了上合組織地區的多樣性,也促進了跨文化對話。該電影節是上合組織推動民間交流的重要成果,而民間交流也被視為建立成員國之間互信和理解的關鍵。
中國在推動上合組織內的文化交流方面尤為積極,通常透過孔子學院網路來實作。這些學院旨在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已在包括哈薩克、俄羅斯和巴基史坦在內的多個上合組織國家建立。然而,由於安全問題,巴基史坦關閉了部份孔子學院,對中巴文化交流行程造成了阻礙。盡管如此,孔子學院仍然在促進上合組織內文化聯系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學術合作也已成為上合組織文化外交的重要組成部份,成立於2009年的上合組織大學網路匯集了來自該地區的80多所大學。該網路促進了成員國之間的學生交流、聯合研究和學術合作,例如中國的清華大學和哈薩克的納紮爾巴耶夫大學在能源安全和區域發展等領域展開了合作研究。
巴基史坦在促進上合組織內部的學術交流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透過中巴經濟走廊(CPEC)大學聯盟等舉措,巴基史坦加深了與中國及其他成員國的學術聯系。CPEC大學聯盟促進了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安全和區域一體化等主題上的研究合作,幫助加強巴基史坦與中國之間的學術和經濟關系。
2018年10月10日,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孔子學院的學生在上漢語課。新華社
2024年在烏茲別克塔什幹舉行的上合組織青年論壇,進一步強調了學術合作的重要性。該論壇聚焦於技術進步和永續發展,匯集了來自上合組織地區的學生和年輕專業人士,共同分享觀點,協作解決各國面臨的挑戰。透過促進青年交流和創用CC,上合組織正在幫助培養致力於區域合作與和平的新一代領導者。
文化旅遊是上海合作組織促進區域一體化和人文交流的關鍵要素之一。旅遊不僅是成員國重要的經濟驅動力,還可以透過讓人們親身體驗彼此的文化,增進相互理解。
巴基史坦的佛教遺址,如塔克西拉的寺廟,越來越受到來自中國和中亞遊客的歡迎。這些遺址作為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一部份,象征著曾經連線上合組織地區的歷史紐帶,也為今天的文化外交提供了堅實基礎。
為了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上合組織采取了若幹措施,旨在改善成員國之間的交通環通度。2022年在烏茲別克召開的上合組織旅遊主管會議,重點討論了如何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並簡化簽證程式,以便讓遊客更方便地在該地區內旅行。
會議討論的一個重要計畫是透過喀喇昆侖公路將巴基史坦的瓜達爾港與吉爾吉斯連線起來。這個計畫是更廣泛的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一部份,被視為促進南亞與中亞之間貿易與旅遊的橋梁,同時也推動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另外,青島被指定為2024-2025年「上合組織旅遊與文化之都」標誌著上合組織促進文化旅遊的努力邁出了重要一步。對此,青島計劃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文化展覽、電影節和學術交流,以慶祝上合組織成員國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上海合作組織面臨的挑戰
盡管上海合作組織在促進安全、經濟合作和文化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該組織仍面臨幾項重大挑戰,這可能阻礙其充分發揮潛力。其中一個最緊迫的挑戰是成員國政治制度和經濟目標的多樣性。
上合組織包括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以及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後蘇聯共和國。這種多樣性在組織內部造成了部份緊張關系,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和區域優先事項方面。
印度和巴基史坦之間持續的緊張關系,可能是對上合組織內部凝聚力的最重大挑戰。盡管兩國同為該組織的成員,但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長期存在爭端,使得它們在上合組織活動中的參與變得復雜。雖然上合組織為兩國之間的對話提供了平台,但並未能夠完全調解其雙邊緊張關系,因此印巴沖突可能會繼續對區域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另一個挑戰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差距。雖然中國和俄羅斯是全球強國且擁有發達的經濟,但許多中亞成員國由於嚴重依賴資源開采以推動經濟增長,仍然處於欠發達狀態,這些差異使得上合組織很難推動統一的經濟議程。
上合組織的語言多樣性也給多邊合作帶來了挑戰。盡管俄語和漢語是上合組織的官方語言,但成員國的語言多樣性使促進相互理解與合作變得困難。這在文化外交等領域尤為明顯,缺乏共享的溝通平台會阻礙建立人際關系的努力。雖然英語在其他組織如金磚國家(BRICS)和東協(ASEAN)中作為工作語言使用,但上合組織對俄語和漢語的依賴可能限制了其與更廣泛全球社群的接觸。
此外,許多上合組織成員之間的旅遊和文化交流基礎設施仍顯不足。雖然中國在連線俄羅斯和中亞的交通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重大投資,但南亞與中亞之間的交通路線仍然有限。這一物流障礙減少了學生交流、旅遊和其他文化互動形式的潛力。此外,一些上合組織國家的簽證限制進一步約束了人員的自由流動,而這對於該組織文化外交倡議的成功至關重要。
最後,納高爾諾-卡拉巴哈戰爭等地區沖突以及阿富汗的安全問題,仍然是對上合組織在該地區促進和平與穩定能力的嚴重威脅。
上海合作組織的未來
上海合作組織不僅僅是一個地緣政治實體,還是一個促進安全、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海合作組織能夠將政治制度、經濟優先事項和歷史背景迥異的國家匯聚在一起,證明了其在全球格局中的重要性。
然而,組織面臨的挑戰——無論是源於內部成員國的緊張關系、經濟差距還是外部的威脅——都不容小覷。盡管面臨這些挑戰,上海合作組織仍在擴大其影響力和成員基礎。伊朗作為正式成員的加入,以及阿富汗和白俄羅斯等觀察國的參與,表明該組織準備在地區穩定和全球治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合作組織致力於創造一個和平繁榮的地區——一個不僅透過政治和經濟利益相連,而是透過共同的身份認同和相互信任相連的地區。能否成功做到這一點將取決於其在安全問題、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需求之間的平衡。
展望未來,上海合作組織必須繼續適應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格局,這不僅意味著解決其面臨的內部挑戰,還包括將自己定位為全球治理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