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法國政壇「三足鼎立」,歐洲亂上加亂,美國目的達成了?

2024-07-10國際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歐美各國紛紛進入了自己的大選期,美國選戰目前正如火如荼。

英國選舉則已經落幕,工黨時隔13年再度上台。

作為歐洲大國的法國,當前也同樣忙於選舉的馬克龍總統,也收獲了他最近幾個月以來最壞的一個訊息。

據法國媒體報道稱,在當地時間8號,法國內政部正式公布國民議會選舉結果,在577個議會席位當中,由左翼政黨組成的聯盟「新人民陣線」大獲全勝,獲得了182個席位,馬克龍所率領的執政黨與中間派聯盟獲得163席,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則緊隨其後,獲得143席。

這一結果對於外界而言是相當意外的,因為就在此前的第一輪投票中,極右翼政黨獲得了最高的得票率,歐洲媒體紛紛猜測法國今後會「向右轉」。

然而如今局勢卻完全逆轉,左翼聯盟反而收獲了更多的選票,並且一舉成為國民議會中的最大黨。馬克龍的執政黨與中間派聯盟此次雖然仍然保留了163個席位,但與左翼跟右翼政黨的差距非常小,處於被夾在中間的尷尬局面。

與此同時,由於此前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的慘敗,法國民眾對執政黨的信心降至冰點,這次能夠保留這麽多席位,實際上不少選民都是沖著「阻止右翼政黨上台」的目的給執政黨投票,而非支持馬克龍與中間派聯盟。

隨著左翼聯盟取得國民議會選戰的勝利,法國政壇的未來變得撲朔迷離,且有向著混亂政局演變的風險。

法國的政體比較特殊,作為重要的行政機構,國民議會掌握了大部份的立法權,如今左中右三黨均在國民議會中取得大量席位,三方幾乎勢均力敵,誰也沒有取得超過一半的席位,並且三黨之間互相敵對,左翼政黨呼籲打壓右翼政黨,右翼政黨則指責左翼政黨,中間派更是被左右雙方「厭惡」。

在分歧嚴重的情況下,法國政府未來將會難以組建執政聯盟,一個不穩定的政府,也勢必會導致法國的內外政策朝令夕改,甚至難以落實。

以對外政策為例,目前法國是世界局勢的重要參與國。

在俄烏沖突中,法國既沒有完全切斷與俄羅斯之間的聯系,也同樣是援烏大國之一,這決定了法國必然會在今後的俄烏局勢中占據重要地位,甚至推動和談都需要法國支持。

在巴以沖突中,法國則是美英等國的天然盟友,並且還是除英國以外唯一一個有能力向海外部署軍事力量的歐洲國家。

然而如今法國政局「三足鼎立」,左翼聯盟主張務實外交,並將目光放在國內事務上,如提高月薪資,降低退休年齡以及凍結必需品價格,阻止通貨膨脹等方面。

同時,左翼領袖梅朗雄在巴以沖突中持堅定反以立場,拒絕將哈馬斯稱為「恐怖組織」,並且強烈譴責以色列在加薩地區的軍事行動是「種族滅絕」。

法國的右翼政黨,則主張削弱歐盟影響,並且對俄烏沖突持消極態度,「國民聯盟」領袖勒龐在去年更是發表驚人言論,公開支持凱瑞米亞半島歸屬俄羅斯。

左中右三方對外政策都有明顯分歧與不同,如果未來讓這樣的共治政府制定政策,必然會存在相互矛盾的情況,馬克龍雖然仍為總統,但卻缺乏支持與權威來推行自己的政策。

法國今後或許在俄烏沖突中扮演的角色會愈發透明,甚至結束援烏行列,無論會怎麽樣,法國都會失去在俄烏沖突中的主導權。

至於馬克龍最近幾個月以來推動的歐洲防務自主化,也大機率會在日後被無情推翻,右翼政黨對歐盟有天然的敵意,勒龐已多次主張要審查歐盟各機構的特有權力,左翼政黨也對歐盟沒有什麽好感,其高額公共支出的金融主張已經讓歐盟金融市場感到「恐慌」。

失去歐盟這個平台,法國想引導歐洲國家防務自主化,並在俄烏沖突中剝離美國影響,成為主導歐洲局勢國家的想法就會完全泡湯。

總體而言,法國目前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各方政治勢力的爭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會引發「政壇地震」。

與此同時,政壇的持續不穩定,也將導致法國未來在對外政策與合作中畏首畏尾與朝令夕改,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會就此衰落,如果未來無法解決政壇混亂的問題,那麽法國很可能會跟英國一樣,徹底衰落為一個二流強國,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毫無反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