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前,請您點選‘關註’,以便於參與討論和分享。為了感謝您的支持,我將每天更新優質內容,期待與您共同交流和學習。
文|諸葛點兵
編輯|諸葛點兵
老美真的不行了嗎?其實啊,說老美不行了,那簡直是天大的謊言。 人家美國現在還是絕對領先,只不過因為我們待在國內,看誰都覺得不咋地。 如果你不是在中國出生,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發現,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有多厲害。
可能有人會反駁:「你這是崇洋媚外吧?」 其實不然,筆者只是想帶大家從經濟、軍事、技術三個角度,客觀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畢竟,身在中國,我們看誰都覺得不咋滴,但如果你出生在其他國家,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經濟角度的分析
首先,我們來聊聊經濟,GDP數據的誤區:現在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經濟發展是理所當然的事,所有國家都在進步。 但事實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增長並不是普遍現象。很多國家的經濟其實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比如說全球真正保持高速發展的國家,其實屈指可數。發展勢頭最強勁的,毫無疑問是我們。緊隨其後的是印度,這個人口大國也在奮力追趕。然後是南韓,一個新晉的已開發國家。 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麽是南韓?其實,南韓的大型財閥背後,有很多老美資本的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南韓的發展也有西方的影子。
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在20世紀70年代,G7國家的GDP總和占全球的約60%。到了2020年,這個數位下降到了40%左右。看起來,西方列強的經濟占比確實在下降。但問題是,這減少的20%去了哪裏?
圖片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答案很明確,其中的大部份被我們所吸收。 中國的GDP在這幾十年裏飛速增長,從全球經濟總量的邊緣,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印度和南韓也分走了一部份。但除了這幾個國家,其他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是微乎其微,甚至還有倒退的。
所以,從全球的角度來看,西方列強的經濟實力並沒有衰退,而是被我們的崛起所相對弱化。 如果沒有我們的快速發展,西方的經濟占比依然會保持在高位。對於很多國家來說,西方列強依然是他們無法企及的存在。
圖片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軍事角度的分析
接下來我們聊聊軍事,比如老美的全球軍事布局,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大家可能聽說過老美的七大艦隊,它們遍布全球,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 第二艦隊:負責大西洋北部地區,主要防範俄羅斯在北大西洋的活動。
- 第三艦隊:駐紮在太平洋東部,負責美洲西海岸的防禦。
- 第四艦隊:負責加勒比海、中南美洲地區的海上安全。
- 第五艦隊:駐紮在中東的巴林,負責波斯灣、紅海、阿拉伯海等戰略要地。
- 第六艦隊:駐紮在地中海地區,主要任務是威懾俄羅斯,維護歐洲的安全。
- 第七艦隊:駐紮在日本橫須賀,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海上力量,對抗亞太地區的潛在威脅。
-第十艦隊:全球網路公域,駐地老美馬里蘭,該艦隊不設有常規作戰艦艇,主要負責美海軍資訊作戰、確保網路感知、網路安全,加強網路控制,屬於新型作戰部隊。
還有老美目前擁有全球最多的航母戰鬥群,現役11艘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每一艘都是一個龐大的海上移動軍事基地。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面對一個航母戰鬥群就已經是巨大壓力,更別提美國還有11個。
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
然而,中國的軍事力量在過去的二十年裏取得了飛速發展。
- 2001年,中國海軍的總噸位約為32萬噸,和美國相比,差距巨大。
- 2010年,總噸位突破50萬噸。這時候,周邊一些國家開始註意到中國海軍的增長。
- 2015年,總噸位突破100萬噸,增長速度令人矚目。南海周邊一些國家開始表達擔憂,認為這影響了地區局勢。
- 2019年,總噸位突破200萬噸。這一數位引起了全球的關註,歐洲一些國家開始重新評估中國海軍的實力。
- 2023年,中國海軍的總噸位已經接近300萬噸,拉近了與老美的距離。
這種增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如今即使老美把所有的航母戰鬥群都調集過來,也無法確保在亞太地區的絕對優勢。
圖片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其他列強的軍事行動與影響
再看看其他西方列強的表現,比如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 2014年,凱瑞米亞事件爆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急轉直下。老美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透過提供軍事援助、情報支持等方式,幫助烏克蘭牽制住了俄羅斯的精力。 俄羅斯雖然是軍事大國,但在經濟制裁和國際壓力下,陷入了困境。
還有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 很多人可能對法國的軍事能力有所低估。事實上,法國在非洲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2011年,以法國、美國、英國等國為首的北約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幹預,推翻了格達費政權。 近年來,在西非的馬利、尼日等國,法國也頻頻進行軍事幹預,打擊極端組織。
還有英國的遠端作戰能力: 1982年的馬島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英國與阿根廷為爭奪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爆發沖突。英國遠渡重洋,跨越13000公裏,派遣海陸空軍力,最終成功奪回群島。這場戰爭展示了英國的遠端投送和作戰能力。
所以說雖然的軍事實力增長迅猛,但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西方列強的軍事力量依然是無法撼動的存在。 很多國家甚至連自主防禦的能力都有限,更別提與這些軍事強國抗衡。
技術角度的分析
最後,我們來談談技術,比如食品工業的差距: 再非洲的一些國家,連泡麵的生產線都沒有。對於我們來說,泡麵可能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但對於一些非洲國家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生中難得的美味。
更令人震驚的是, 全球有80%的國家可能連子彈都無法自主生產。 子彈,這個現代戰爭中最基礎的消耗品,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需要依賴進口。一旦供應被切斷,他們的軍事能力將大打折扣。
軍事技術的依賴性
比如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軍事力量也不可小覷。但他們的武器裝備,大部份都是進口的,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國家。所以每次閱兵,印度的裝備就像是一個萬國牌的展覽。他們缺乏自主研發的能力,對外依賴性很強。
還有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擁有一定的軍事工業基礎。但在很多高端裝備上,依然需要依賴進口。 比如他們的主力戰鬥機F - 16,就是從美國引進的。
高端技術的壟斷
目前,全球只有四個主要的衛星導航系統:
- 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最早投入使用,覆蓋全球。
- 中國的北鬥:經過多年發展,已實作全球覆蓋,效能與GPS相當。
- 俄羅斯的GLONASS:俄羅斯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覆蓋全球,但精度稍遜。
- 歐洲的伽利略:歐盟的導航系統,近年來逐步完善。
其他國家沒有獨立的全球導航系統,只能依賴上述系統。一旦這些系統對某些國家關閉,他們的飛彈、飛機、艦船的定位和導航都會出現問題。
還有高端制造業: 在發動機、光刻機、盾構機、大型客機制造等領域,西方列強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比如,荷蘭的ASML公司,幾乎壟斷了高端光刻機的生產。這些裝置是制造先進芯片的關鍵,沒有它們,就無法生產高效能的電子產品。
但咱們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技術壁壘依然高不可攀。 西方列強在技術上的領先,使得他們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所以我覺得首先,咱們的崛起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經濟、軍事和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確實令人矚目。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老美或其他西方列強就此衰落。世界格局的變化更多體現為力量的重新分配,而非簡單的此消彼長。
比如說咱們從全球視角來看,老美和西方國家在許多方面仍然保持著領先地位。 老美的創新能力、高等教育水平胡全球影響力依舊強大。歐洲國家在科技、人文和經濟領域也有深厚的積累。我們不能因為自身的快速發展而忽視他人的實力。
另外,國際關系和全球競爭是復雜的,不僅僅取決於經濟總量或軍事噸位。軟實力、文化影響力、外交關系和制度優勢都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咱們在這些方面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空間。
還有筆者認為,保持謙遜和理性的態度非常重要,過分高估自己或低估他人,都可能帶來視角上誤判,所以要理性看待和分析問題!
筆者總結
最後你還真以為老美不行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老美,乃至整個西方列強,依然在經濟、軍事、技術等各個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只是因為我們的快速崛起,我們身在其中,感受到了與西方的差距縮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實作了超越。但這並不意味著西方就此衰落。
對於全球大多數國家來說,西方列強依然是他們無法企及的存在,經濟上,他們的GDP總量依然龐大;軍事上,他們的全球投送和作戰能力無人匹敵;技術上,他們掌握著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
我們的崛起,確實改變了全球的格局,帶來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這只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需要繼續努力,鞏固已有的成果,拓展新的領域。
最後,我想說,了解真實的世界,需要我們跳出固有的視角,多看看外面的情況,西方列強並非不行了,而是我們變強了。
的確,老美靠著靠著航空母艦,威脅咱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為什麽這麽說?六個字「東風、東風、東風」,為什麽要說三遍呢?因為目前咱們家的東風飛彈系列,已經覆蓋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從這個角度看的話,老美的威懾力確實沒有過往壓倒性的優勢了,但只是對咱們而已!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於網路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和觀點,一起來探討吧!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情節和觀點可根據實際情況迸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