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耶倫前腳剛走,朔爾茨後腳就來,中德新一輪對話,兩個問題很關鍵

2024-04-10國際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前腳離開中國,德國總理朔爾茨後腳就將率領代表團訪華,在中歐關系面臨兩大負面因素沖擊的背景下,德國方面籌劃了破紀錄的存取。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已經結束了對中國的存取,在訪華期間耶倫重點談了中方產能過剩以及中俄合作的問題,華盛頓方面顯然是想在這兩個方向對中方施壓,只不過耶倫並沒有取得什麽顯著的成果。但耶倫前腳剛剛離開北京,德國總理朔爾茨緊接著便公布了存取中國的計劃。德國政府發言人赫貝斯特雷特證實,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4月13日開啟訪華行程,期間將前往重慶、上海以及北京,有三名德國內閣部長和一個德國工業代表團陪同前往。對於中德雙方來說,朔爾茨選擇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點存取中國,無疑讓各方都格外的關註和期待,也讓他的此次訪華行程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因為如今的中歐關系正在遭受兩大負面因素的沖擊。

首先,中歐之間的經貿摩擦愈演愈烈,歐洲內部醞釀泛濫的對華「去風險化」情緒,以及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的敵視,讓中歐這對合作夥伴之間在經貿領域出現重大分歧。德國作為歐洲經濟和產業的領頭羊,在貿易領域和中國的聯系十分緊密,朔爾茨雖然多次強調不會和中方「脫鉤」,但德國政府確實在研究所謂的「去風險化」,這讓中德乃至中歐經貿合作出現疏遠跡象。至於中國新能源產品的出口問題,歐盟去年10月已經發起了對中國新能源車的反補貼調查,如今對中方電動車產品仍是虎視眈眈,不排除歐洲接下來還會對中國新能源產品采取進一步措施的可能性。不得不承認,中歐在經貿問題上的分歧已顯著影響到雙邊關系的發展,中歐之間就經貿問題展開對話很有必要,但可以預料這類對話肯定不會非常輕松。

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正成為中歐關系的重大負面因素,那就是俄烏沖突以及相關的問題。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關系徹底宣告破裂,而歐洲國家一直希望中方能夠配合西方陣營,共同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或者至少能夠削減和俄羅斯之間的經濟聯系。但中方的態度一直非常堅定,那就是中俄關系不針對第三方,中俄合作是兩國之間的事,第三方無權說三道四。由於中歐的立場不同以及在對俄問題上的政策分歧,加上一些西方輿論的刻意煽動,歐洲內部仇視俄羅斯的情緒部份被轉移到了中方身上,這間接地影響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正常關系,尤其增加了歐洲內部對中國不太友好甚至是敵視的情緒。

可以說,上述兩大因素對中歐關系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無法忽視,中歐急需透過更多交流來處理這些問題,如果放任不管,中歐之間的分歧可能會擴大到嚴重影響雙邊關系的程度。而朔爾茨此次訪華的重點,大機率是要和中方討論中歐經貿問題以及俄烏沖突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柏林當局對於此次訪華行程是非常重視的,因為朔爾茨此次的訪華安排,堪稱是打破了以往的歷史記錄。按照德國方面公布的計劃,這回朔爾茨要在中國待上三天,連續走三個城市。而在過去,朔爾茨從來沒有對任何一個國家進行這麽長時間的存取。之前他最長的對外存取,就是對加拿大的就職存取,當時也存取了三個城市,但總共逗留了兩天時間。對於朔爾茨這種「破紀錄」的訪華安排,華東德國商會總經理布特克就評論稱,德國總理訪華時間這麽長,這是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強烈訊號。

不過,雖然朔爾茨在中國停留的時間較長,但對於接下來中德雙方的對話進展,我們還是要保持謹慎的態度。朔爾茨停留的時間長,與其說是表明中德關系已恢復正常,不如說是因為對話的難度較高,才需要安排較長的停留時間。目前中歐雙方最大的兩個分歧,其實都是結構性的矛盾,在對俄問題上,估計雙方很難談出讓對方滿意的進展。而在經貿領域,歐洲對中方可謂虎視眈眈,如果德國和歐洲不主動調整自己的對華經貿政策,那麽他們就很難指望從中方這邊獲得太多滿意而實質的讓步空間。但還是那句話,無論雙邊的分歧有多大,中歐都不應該放棄與對方的合作,雙方在經貿等領域保持良好合作對彼此都至關重要。但願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即將展開的訪華行程中展示出積極的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拉近中德乃至中歐關系,盡可能減少既有的分歧對中歐關系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