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解密】原著:最悲涼的一幕,卻被陳思誠顛覆了!麥家竟沒意見?

2024-08-05電影

看完電影【解密】,寫完觀後感 【 陳思誠【解密】:「點睛之語」未能完美詮釋,好在結尾翻盤了 】 ,又重溫了一遍原著,發現那個充滿人性溫暖的結尾,在原著中卻是最悲涼的所在。

數學天才容金珍,進入隱秘戰線參與破解密碼,憑一己之力破解了敵國的頂級密碼,將自己獻祭給了這項偉大的事業。

電影中的金珍破解了黑密,對工作有交代;隱瞞自己是真正的解密者,對老師希伊斯有交待;在房間中布滿鮮花蠟燭和「我愛你」,是對妻子有回應,然後他油盡燈枯,最後的鏡頭處理的很溫暖,讓人釋然。

可原著完全相反,丟掉筆記本的容金珍瘋掉了,並未解開黑密;而希伊斯導師,根本不是那個惺惺相惜亦師亦友的對手,卻是故布迷魂陣的黑暗推手。

電影的主題是: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密碼,這一生就是解密的過程。

原著的密碼是: 世上沒有秘密,時間會告訴你所有的秘密。

電影與原著唯一的共同點: 破譯是一位天才揣摩另一位天才的心,是最殘酷的廝殺和搏鬥。

下面,我們慢慢「解密」:

一、希伊斯之謎

希伊斯裝成自己也在破譯紫密,多次冒著「殺身之禍」給金珍(其實是701專家假扮的金珍)提供「紫密」的破譯方法。

701組建了破譯小組,金珍並未被招募,他根本不知道希伊斯給他的信,他只是破譯「紫密」的誘餌。

其實,希伊斯提供的破譯思路,完全在誤導,幸好破譯小組把金珍排斥在外,否則他可能會受到幹擾,就無緣破譯紫密了。——在這件事上,上帝站在金珍這邊。

當鄭局把希伊斯設定的迷魂陣告訴金珍時,金珍說: 叫他見鬼去吧,這個科學聖殿裏的魔鬼。

作者「我」最後見到了希伊斯的中國妻子,她的回答讓人震撼:

1)希伊斯不是破譯家,而是密碼的制造者;

2)紫密就是他制造的,當年為救我父親(她父親曾與日本人關系曖昧,解放後被鎮壓)他拿紫密跟X國做了交易:用我父親換回了兩名被X國嚴禁回國的科學家;

3)希伊斯認為金珍遲早要破掉「紫密」,所以又參與研制了「黑密」;

4)他深知金珍的天資,就把黑密改得很荒唐——好像一個外表穿著很考究的人,裏面沒穿褲衩;

5)他說過,金珍這種人只有自己才能毀掉自己。「其實我們都被命運毀掉了。」

二、意外的遺失

開完秘密會議的返程火車上,金珍把筆記本放在皮夾裏,皮夾子掛在板壁掛勾上,並未放入裝有鏈條鎖的保險箱中。

淩晨,金珍發現皮夾子不翼而飛!同車的一位教授說,在廁所看見一個小夥子手中有這個皮夾子——真是見縫插針!

恍恍惚惚的容金珍走下火車,一行人逼來,為首的是局長:「為什麽不把密件都放在保險箱裏!」

容金珍眼睛閃了一下,就像燒掉的鎢絲,然後就直挺挺倒在了地上。

醒來的他,如同行屍走肉般去尋找那個絕密的藍色筆記本,失蹤,翻垃圾堆。下雨了,他徹底絕望:即便找到,雨水已經將他的思想的容器沖刷幹凈……

列車、小偷、皮夾、雨水……這不公平!

「讓這些意外災難把你打倒,你覺得公正嗎?」

「不——」

他嚎叫著撲門而出,沖入大雨中,對著黑暗疾呼:「天啊,只有黑密把我打敗才是公正的!」

他瘋了。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無限拉長了,拉得細長細長,遊絲一般,呈透明之狀,經不起磕碰。

金珍正是被一本小小的筆記本磕碰了,遊絲一般的神經終於繃斷了!

而在他失蹤的時候,筆記本,奇跡般找到了,在一只郵筒裏。

三、謎之破解

「黑密」的最終破譯者,叫嚴實。

他拿到了失而復得的金珍的筆記本,筆記本告訴他,在破譯「黑密」的征途上 ,容金珍已經走了99步,只剩下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那步:尋找金鑰。

他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麽一個沒有被高級密碼打倒的人,卻被一個小偷無意間輕輕一擊就倒了?

按說,金珍應該把筆記本鎖到保險箱中,但反過來想,如果小偷是特工,他一定很難想象,這麽重要的筆記本會放在毫無安保的皮夾裏。

——所以,這等於是金珍無意間給特工設定的迷魂陣,但對一個普通小偷,這個迷魂陣是無效的。

那麽,黑密呢?制造者會不會也把寶貴的密鎖放在皮夾裏,以超級簡單來迷惑人?

——結果就是這麽荒唐,「黑密」根本沒有金鑰!嚴實就這樣破譯了黑密。

他說:

「只有魔鬼才有這種荒唐而惡毒的智慧!

魔鬼避開了天才金珍的攻擊,卻遭到了我這個蠻師的痛擊。但我知道,一切都是容處長創造的!

世上所有密碼都是在有意無意間破譯的!」

寫在最後

從希伊斯之謎,到金珍之瘋,再到嚴實解密,天才悲劇命運真切展示,故事結束。

【解密】裏的金珍,【暗算】裏的瞎子阿炳、還有黃依依,結局都不太好,也許,這就是天才的命運。

可電影沒有這麽處理,以至於悲劇性大大減弱,也許,陳思誠是基於商業化的考量?麥家是怎麽想的呢?宣發時當然是極盡贊美,但真實的內心呢?不知道時間會不會「解密」?

破譯紫密的過程應該會曲折離奇,精彩紛呈,其實原著寥寥幾筆帶過,人物、事件都不飽滿,這也許是陳思誠特意找到「夢境」這種表達方式來將這個過程具象化的原因。

——但遺憾的是,我仍然覺得「夢境」炫技的因素居多,邏輯聯系不緊密,冗長,且對情節和人物塑造的作用不大。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