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深挖歷史回響提升情緒共鳴 【哈爾濱一九四四】反轉不斷後勁足

2024-05-08電影

高能暗鬥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正在愛奇藝、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同步熱播中,目前劇情進展已進入後半段,在立體鮮活的群像畫卷之中,越來越多暗埋的伏筆「勾點」被觀眾發現,而歷史背景在整個故事中越來越明晰的作用也增強著感知,帶來了更深更新鮮的共鳴與思考。

暗線懸念持續引爆期待

【哈爾濱一九四四】基於典型人物的典型刻畫,在諸多繁而不雜的故事線中讓諸多角色基於自身的立場和底層行為邏輯,交織延展出更多復雜繁密的人物關系,並不斷推動著劇情走向高潮。不僅如此,在觀眾口中「人均八百個心眼子」的各異角色,也提升了劇中鬥智賽局情節的可看度,在你來我往的斡旋較量中,體驗著前所未有的燒腦爽感。

隨著劇情的深入,【哈爾濱一九四四】中主創精心設定的勾點也被越來越多觀眾發現。潘越初見宋卓文時的一句「像電影明星浦克」,一句伏筆鋪設了11集之後,才在「松鼠」派來的特務口中得到呼應,並讓進了醫院開始休養生息的潘越最終確定宋卓文還有個雙胞胎兄弟在配合他完成任務。而從劇集開播就被觀眾討論不斷的宋卓文與關雪之間的賽局,也終於露出了真實的底色,無論是「松鼠密電」一而再再而三被宋卓文察覺,還是關雪在舞會上對宋卓文的試探,再到關雪直接告訴胡彬「他就是共產黨」,都清楚地昭示著關雪其實早就明白宋卓文的身份,只是宋卓文對於她平衡特務科的權力結構還有用處,因而一直隱忍不發;而宋卓文則很有可能非常清楚關雪對自己身份的「心知肚明」,他對關雪的數次試探和偽裝不僅是為了在表面上騙過關雪,更是在研究關雪其人的底線,以更好地為自己所用、獲取更多情報資訊。劇集將線索藏在了台詞、動作之中,需要抽絲剝繭地品、前後呼應著看,才能慢慢品出其中的深意,而真相一旦被串聯起來之後帶來的絲滑反轉,則將讓觀眾體會到賽局智鬥帶來的更為極致的驚險刺激。

在最新的劇情中,劇集埋得最深的一條暗線終於展開,宋卓武在向老錢示警情況有變之後自己卻未能逃脫,被已經做好埋伏的特務科和日本人抓住,被送進了以「防疫給水」為名的日軍第731部隊,在這裏,卓武與更多受害者一起遭到了嚴酷的折磨,甚至差點被日軍「集體處決」;同時,為了救自己的哥哥,宋卓文在調查「南部監獄」的時候染了病,在生死邊緣掙紮著撿了一條命。而關雪則一面對宋卓文說「活著就好」,另一邊又重新讓謝月回到宋卓文身邊監視、調查宋卓文的「可疑行徑」,面對潘越對宋卓文的「指證」不置可否,反而「提點」他不如當面鑼對面鼓地跟宋卓文幹,特務科眾人的賽局戰場進入了全新的狀態。

同時,劇情還有更多疑問待解:宋卓文簡單設了個局,就清楚了謝月是關雪實際上用來監視自己的人,他是否會跟關雪攤牌?胡彬手裏一直捏著關凱槍殺日本人的證據,他會以此要挾關雪做什麽?一直潛伏在山上抗聯隊伍裏的「松鼠」,又是否能被組織順利抓出?更多懸念亟待觀眾在後續劇集中找到答案。

歷史細節疊加厚重感

從某種程度上說,【哈爾濱一九四四】所想講述的並非只是一個簡單的鬥智鬥勇、暗處交鋒的故事,而是在故事中穿針引線地加入屬於歷史的更多真實細節,向觀眾呈現一個特殊時期之下發生在歷史罅隙中的某種可能,最終呈現屬於一個時代的氣質和精神面貌。

在給觀眾帶來深深震撼的日軍第731部隊相關的劇情中,劇集透過數個鏡頭即對其曾犯下的累累惡行有所描畫,畫家根據實驗結果繪制的血淋淋的人體結構圖,日軍輕描淡寫告訴石醫生明天會進行「兒童實驗」,只有編號沒有姓名的受害者,都在向觀眾訴說著侵華日軍曾犯下慘無人道、罄竹難書的罪行。銘記歷史、勿忘恥辱,對於【哈爾濱一九四四】來說,這絕非一句空話,而是透過影視的鏡頭對過往有所呈現的基礎上,能夠讓更多觀眾意識到,只有以史為鑒、不忘前恥,才能更好地走向屬於我們的光明未來。

同時,劇集還在細節處增加了對歷史細節的描繪,例如在老段口中「吃大米也分三六九等」的現實,對應著老錢磨玉米面、卓武吃黃面餃子、百姓餐桌上從沒有大米飯等種種細節,當時的普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無盡掙紮、艱難求生的狀態,幾乎不言而明。而對於關雪其人真實身份的描繪,對於她習慣了享樂揮霍、閑來無事便拿在手中把玩的翡翠煙嘴、居高臨下對謝月所說的「這是你的福氣也是對你的恩賜」等看似一帶而過、卻資訊量十足的細節刻畫,都透露著關雪所代表的落後腐朽的特權階級在做最後的掙紮。

1944年正是抗戰勝利的前夕,但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卻是黎明前最黑的夜,日軍意識到自己的窮途末路開始瘋狂反撲,敵特分子紛紛開始為自己謀求後路,而始終堅信光明和理想終將到來的革命先輩,則一如既往地堅持用信仰的火把照亮漆黑的暗夜……當那些與歷史上真實細節暗合的元素、線索被觀眾發現,屬於那個特殊年代的風貌和氣質變得無比鮮明,也就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心靈震顫,讓觀眾得以在叩問歷史的同時收獲更多思考與回響。【哈爾濱一九四四】在書寫宋卓文為代表的組織成員與敵特勢力的暗處交鋒的同時,更著力於刻畫革命先輩對信念的執著堅守和前赴後繼的大無畏精神,為觀眾帶來了強大細密的精神共鳴和持續綿長的精神力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