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大唐狄公案】英國編劇能否講好唐朝故事,歷史與視覺誰更重要

2024-02-13電影

用32集講述6個故事,平均每一個故事只有5集約200分鐘的時間。

從目前已經結案的【鳳印案】【屏風案】以及馬上便要水落石出的【黃金奇案】來看,這些用唐朝與狄仁傑包裝起來的故事不可謂不精彩。

可這些故事真就與唐朝和狄仁傑有直接關聯嗎?又或者不過是借此為噱頭販賣博眼球呢?

當一個接一個與歷史並不太契合的內容出現後,這樣的【大唐狄公案】或許真就如宣傳中所講,只不過是在服化道等視覺上追求沈浸與視覺感的刑偵劇而已。

至於唐朝、狄仁傑等耳熟能詳的名詞,或許將其替換成任何一個朝代與當時著名人物,都會是一部精彩紛呈的電視劇。

如此一來,這倒是讓筆者多少有些不那麽期待接下來的表現了,畢竟跳脫歷史的狄仁傑看太多了。

歷史上的狄仁傑生於唐太宗貞觀四年逝於武周長安四年,以那個年代的平均壽命來看算得上是長壽。

【大唐狄公案】從狄仁傑剛剛走入仕途講起,雖然頗為貼合歷史的講述了狄仁傑是透過了明經考試,卻戲劇化的將本該及第的他,變成了一個借由皇後親點的「小人」。

並且沒有讓其按真實歷史留任汴州佐判,而是直接以縣令身份跑去蓬萊縣走馬上任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引出【屏風案】與【黃金奇案】的蓬萊縣,卻是在歷史上狄仁傑過世之後才由鎮升格為縣的。

雖然如今的山東半島早已沒有了蓬萊市或縣這樣的行政區劃,可在唐太宗貞觀八年(也就是狄仁傑出生四年後),朝廷才正式設定蓬萊鎮,並在神龍三年(也就是狄仁傑死後三年)才由鎮升格為縣正式有了蓬萊縣。

也許是為了突出劉中使席間揶揄狄仁傑不過是小小縣令的效果,也許是為了向我們展現狄仁傑的官小後台硬,總而言之這與整體視覺上的復古多少有些不搭。

相比起蓬萊是縣還是鎮不談,當一眾人馬航行於大海之上時,當狄仁傑搬出牽星板後,之前那一番換張皮同樣好看的言論徹底被證實。

所謂的牽星板,無論從外觀或使用方法,都像極了直到明朝才有文字紀錄和使用方法介紹的「過洋牽星術」。

雖說船只在海上透過觀星來導航的技術早在漢代便已有之,可將這種觀星辨位之法真正發展出定量測量的,則是明朝的過洋牽星術,也就是【大唐狄公案】中所展示的牽星板。

更誇張的是,皇後親自差遣來傳達密旨的劉中使,居然還是一個對航海術頗為熟悉之人。

而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這位劉中使與那些在明朝專職在海上進行各種行動之人頗為相似。

所以說,無論是牽星板還是劉中使這樣一個人物設定,都像是編劇誤將明朝之事塞進了唐朝故事。

不可否認,唐朝不僅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執世界之牛耳,更是在造航與航海技術方面遠遠領先世界各國,可像牽星板這種物化與量化的工縣確實是沒有的。

首先唐朝的海上航行主要以文字式的「航路指南」為主,透過對航期、航線、地文、水文等諸多內容的詳細描述,以達到船只定時、定期的安全航行。

另外還有一種類似數學上勾股定理的「重差法」,這種類似於牽星術的技術則是在李淳風的【海島算經】中有詳細記載。

除了詳實的文字記載,唐朝確有借由天文星象導航的技術與方法,可這種方法在實際套用中顯得較為模糊與不太準確,而且大多使用在離岸較近的航行中。

雖說也有從隋朝便流傳下來的「唐小尺」用以觀星測量,可實際上這種尺子大多只套用在民間航海,而且所得之數大多只能粗略估算出一個大致的經緯度。

除此之外便是如劇中所說,多有借助季風、洋流與潮汐進行航海活動的紀錄,只可惜【大唐狄公案】將這些描繪了成一眾人的誤打誤撞。

從故事性的角度來說,【大唐狄公案】無論是在科學性還是歷史人文與風貌的還原上,都做到了極為精致與精美。

甚至我們還能從狄仁傑的斷案過程中,發現很多現代刑偵技術才有或者被證實的方法與技巧。

而這也是一眾英國編劇厲害之處,因為他們將些現代化的內容,透過巧妙的解釋與處理完美融入了唐朝這樣一個歷史朝代。

可如此一來,所謂的【大唐狄公案】就變得不那麽純粹與真實了。

或授權以換種說法:英國編劇能將編出一個完美的福爾摩斯,卻未見得能將上下五千年融會貫通。

【大唐狄公案】能營造出一個異彩紛呈的盛世唐朝,卻未見得能將骨血註入這風姿綽約的鼎盛皮囊。

雖說在五位英國編劇之後還有責編托底,可終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並非唐朝的故事。

關於【大唐狄公案】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裏,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註哦,圖片來自網路。

往期精彩:【大唐狄公案】周一圍和李晨攜手破黃金大案?誰才是最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