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同為塑造張桂梅!【山花爛漫時】強在哪?

2024-09-26電影
視訊載入中...

【我本是高山】,本打算借著現實題材的熱度火一把,結果卻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它就像是那個試圖用美顏相機修圖的攝影師,結果用力過猛,把英雄人物的輪廓都給磨平了。

相比之下,【山花爛漫時】的總編劇袁子彈,那才叫一個清醒脫俗,他老人家說了:「咱不能用普通人的小鞋,去量英雄的大腳。 」這創作思路,總結起來就是九個字——「非常人、非常事、非常情」,簡單粗暴,直擊靈魂。

提到現實人物,就不得不說說那位在雲南大山深處綻放的「鏗鏘玫瑰」——張桂梅校長。這位傳奇校長,四十余年如一日,在貧瘠的土地上播撒知識的種子,楞是建起了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兩千多名貧困女孩因此得以插上夢想的翅膀,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這背後,是張桂梅校長對教育的無限熱愛,更是對女性命運的深切關懷。

可惜啊,【我本是高山】楞是沒把握住這股子深情厚誼,楞是把張桂梅校長那高山仰止的理想,給矮化成了小情小愛的狗血劇情。你說這編劇,是不是得回去重新修煉一下「人間煙火」這門課?

反觀【山花爛漫時】,人家劇組那是下了血本的,三年時間,風裏雨裏,走遍了張桂梅校長走過的每一條路,訪談了每一個與她相關的人。這哪是拍劇啊,簡直是進行了一場深度的社會調研。 結果,人家楞是把張桂梅校長那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還有她那旺盛到讓人心疼的鬥誌和執行力,給原原本本地搬到了熒幕上。

咱們來看看張桂梅校長建立華坪女高的那些日子,那叫一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面對資金短缺、師資匱乏、社會偏見……一樁樁一件件,換做是咱普通人,估計早就打退堂鼓了。 但張桂梅校長,楞是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硬是把這塊硬骨頭給啃了下來。劇裏那些細節,看得人是又心疼又敬佩,直呼過癮。

再來說說【我本是高山】犯的另一個大忌——瞎改人物設定。原型中那個酗酒的父親,到了劇裏搖身一變成了母親,這一改,不僅扭曲了事實,更是對女性形象的又一次誤讀和傷害。 相比之下,【山花爛漫時】就沒那麽多彎彎繞繞,它直接揭開了大山深處重男輕女的遮羞布,讓觀眾直面那些被忽視的女性困境。這種勇氣,值得點贊。

張桂梅校長做的,可不僅僅是讓女孩們有學上那麽簡單,她是在為她們鋪設一條通往自我實作和社會平等的道路。 她希望這些女孩們能夠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公民,不再依附於任何人,而是能夠堂堂正正地站在這個世界上,和男性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而【山花爛漫時】這部劇,還巧妙地融入了女性互助的精神。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女孩們之間的相互扶持、共同進步,這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讓人動容。 反觀【我本是高山】,哎,不提也罷,那裏面設計的惡毒女教師人設,簡直就是在給女性群體抹黑。

得說說【山花爛漫時】劇組的誠意。他們不僅僅是在拍一部劇,更是在向張桂梅校長致敬,向所有為女性權益奮鬥的人致敬。 他們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更多人看到張桂梅校長的偉大,感受到那份來自大山深處的堅韌與希望。

這兩部劇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藝術創作中的是與非、真與假。咱們追劇的時候,也得帶著點批判性思維,別被那些魔改劇情給帶偏了。畢竟,好劇不多,且看且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