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想當年|【墓道】傳奇③:不到300萬元投資,何以成為經典

2024-05-05電影

編者按:這裏是一個懷舊劇場。

「劇本原定20集,最後拍成了26集,連帶後期制作費,滿打滿算不到300萬元人民幣。那個年代演員的片酬遠沒有現在這麽駭人聽聞,曲國強、楊新鳴、姚星彤三位主演,各自的酬金也就十萬塊錢封頂,這同攝影師、美術師等工作人員的酬金相比,沒有那麽大分化,所以大家心態平胡,創作氛圍好。」既抓劇本又當導演,王明軍導演的片酬也不過15萬,已是全組最高的。「前期準備加上拍攝和做後期,我前前後後用了一年的時間夯在【墓道】上。」

【墓道】海報

取景太史公故裏,「地下有文物,地上有建築」

前文提到關中地區位於陜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鹹陽、渭南、銅川、楊淩五市一區。為什麽【墓道】選在渭南的韓城取景拍攝?王明軍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韓城作為渭南的一個縣級市,在整個關中地區來說,這個縣城的古建築風貌保存得最好。太史公司馬遷的墓祠就在韓城。」

「改革開放後,1980年代的韓城縣委書記很有遠見,是在塬上重新建了新城,而老城的民居、街道則一直保留了下來,正是地上保留了歷史的風貌,令韓城在陜西有‘小北京’之稱。而且這裏地處黃河岸邊,是陜西、山西間的交通要道,隨著明清兩代晉商的起勢,韓城的商貿也很繁榮,保存下來的古村落、古建築也有看頭。拍【墓道】,我希望要營造出一種氛圍感,就是‘地下有文物,地上有建築’,要都是現代建築那就不搭調了。」

【墓道】截圖

【墓道】劇本中涉及的大案都有原型,因此下墓戲份的展現就是重中之重。為此,王明軍帶人下過不少真實的墓穴,「包括高麗仕的墓、永泰公主墓等,基本都是采用一一對應的實地繪圖,然後再搭景拍攝。昭陵燕妃墓的壁畫是買來畫冊,找畫師重新畫的。只有在第五集中,穿山甲(黃飛飾)盜楊珣墓一節,當年人家縣裏還沒有開發,特批我們劇組在做好充分保證後,下墓實景拍攝。」

【墓道】截圖

網上有傳,【墓道】拍攝期間曾受到當地盜墓賊的威脅,導演王明軍和編劇李廣漢都對此說表示了否定,「那個年代不可能有這種事情,我們倒是接觸了很多考古學家,也去考古研究所、文管所咨詢,其實考古學家也會用洛陽鏟,是手把手地教我們演員。」

戲裏穿山甲拉上文偵隊長秦安平的兒子秦小禾去探墓,先挖出五花夯土,再以這個探洞為圓心,分別向四個方向下桿子,每隔半步下一桿子,每桿子要看到五花夯土,才能下下一桿子,一直到見不到五花夯土的「操作」流程看似細致,其實並不全做得真,而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要是照著電視劇依葫蘆畫瓢,只能空手而歸。」

劇中的大學教授費清是一個監守自盜的典型。楊秀以小保姆的身份潛入他的家中,不僅盜走了武德皇後墓的研究資料,還發現這位教授把本該上交博物館的西周提梁卣真品藏在自己家裏。李廣漢介紹說這也有原型出典,「寶雞博物館的某研究員,咱們就不說是誰了,他搞了一輩子文物,薪資又很低,心理失衡發展到找制造贗品的商人,花錢買下偽造的文物後,在去庫房時,把贗品與文物替換。直到後來真品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境外的拍賣會上,這才東窗事發,他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墓道】截圖

「體驗生活,琢磨細節」,劇組凝聚力強

飾演費清教授的是西影廠的老演員徐學政,1994年時曾在黃建新執導電影【背靠背,臉對臉】中飾演卷入辦公室政治,被迫選邊站隊的老羅一角。「徐老師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除了當演員也在西安藝校帶台詞課。當時,劇組裏只有姚星彤不是陜西人,她在戲裏和徐老師演師生,戲外也是‘師生’。因為我的要求是,演員都要提前一個月體驗生活,提前三個月就開始對台詞,還要讓他們談搭戲的細節。姚星彤在戲外就把徐學政當台詞老師,一句一句地教,一句一句地摳。」

「其他演員(在認真程度上)也是如此。‘體驗生活,琢磨細節’是老西影廠的風格,排程怎麽走?哪句台詞更能生活點?不打出提前量,介入進來體驗生活、對台詞,到了片場現抓肯定是不行的。拍戲一定要有生活的真實,為什麽早期第五代導演的電影是在西影廠起步?就是因為真實。從吳天明到張藝謀到周友朝再到我,幾代人就這麽一代代傳下來。」在王明軍看來,如果一個劇組沒有這樣的風氣和規矩,拍戲就不可能講究,「這種嚴謹和細致,是今天的年輕人應該學習的。」

【墓道】截圖

【墓道】從2006年11月20日開機,一直拍到了2007年2月14日前後。王明軍回憶說,冬季天短,拍攝必須爭分奪秒。「早上九點半,塬上的霧氣還沒有散去。下午四點半太陽西斜,日間戲就拍不成了。當時是單機單組拍攝,不像現在雙機雙組是標配。拍攝手法上也就是推拉搖移,有幾節軌域就開始拍了。燈光、攝影器材都很簡單,沒有那麽多高檔器材。資方給了90天的拍攝周期,實際上超期了17天。那年過年也晚,直到大年三十才關機,可所有演員都沒有要求加薪。就是拿時間熬,動不動一拍就是近20個小時。」

王明軍認為【墓道】之所以後來被人奉為經典,關鍵還是在於劇本好、人物好。「長期擔任副導演的業緣,讓我和這些演員都很熟悉,攝制團隊大多都是西影的人,不少人正是在【墓道】裏由副職升成了正職,所以大家的凝聚力很強。演員沒自己的戲份也在現場陪著,老演員還會幫著年輕演員調整台詞。」

【墓道】截圖

「實際上這個戲有些地方拍得很糙。後來網上的聲音我都關註到了,喜歡的大有人在,但也有觀眾指出,服化道比較簡單,有些演員全劇出場就兩身衣服,應該說這也是中肯的意見。」在王明軍看來,限於拍攝成本,【墓道】的鏡頭語言談不到完整的美學,「我比較喜歡伊朗導演阿巴斯,這次在運鏡上對他的【櫻桃的滋味】有所借鑒。比如大家如果細看【墓道】,除了全景,中景用得非常少,跳到近景基本上都是‘卡頭’,就是卡在演員的額頭上部,以此強化人物的表演和情緒。放在今天,用手機和電腦看可能還看不出來,但在電視上看,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構圖是有問題的,好在過去電視的螢幕多是四方塊,還不是很明顯。當時主要就是在想怎麽拍得和別人不一樣,談不到有明確的邏輯和美學追求。」

據李廣漢和王明軍共同回憶,電視劇【墓道】在2007年時最先登上陜西二套首播,隨後在三十多個地方台都播出過,但只在2009年時上了重慶衛視。「當時有檔精神,不允許涉案劇上星——一部電視劇上到了星級衛視,其實也是為這部電視劇的品質背書。那幾年的熱播劇基本都上了星級衛視,【墓道】沒有上星,影響力自然就小了很多。」

【墓道】截圖

澎湃新聞記者在整理資料時發現,新世紀初涉案劇爆發式湧現,難免就會泥沙俱下。而為了博眼球和收視率,許多電視劇走上了展示低俗、血腥、暴力的制作道路,甚至傳遞錯誤的價值觀,加上對犯罪細節的大量呈現,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2004年4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發了【關於加強涉案劇審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涉案題材電視劇延遲到每天23時以後播放;2007年,國家廣電總局開展涉案劇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收緊了涉案題材的制播要求;2008年年初,「當代涉案」題材電視劇明確需上報總局終審,並由總局核發國產電視劇發行授權證。

在一系列的政策管制和收緊下,2007年播出的【墓道】的確顯得有些生不逢時。盡管這部戲和兇殺、色情等等而下之的標簽毫無關系,並且在盜墓情節展現上也做了技術化的處理,但在大勢面前,難免受到阻力。【墓道】之後,王明軍和李廣漢還合作過民國題材的40集電視劇【落陽】,種種原因沒有拍成。之後,他們再沒有接觸過盜墓題材的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