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擦邊的【某種物質】,幸虧是女性導演拍的

2024-10-13電影

在政治正確泛濫的當下,幸虧【某種物質】是女性導演拍的。

不然單憑男凝視角這一點就能被噴的體無完膚,即便如此,該片還是沒能逃脫這樣的審視。

以恐怖片的角度看,【某種物質】是反凝視的,別為了他人的評價標準透支生命,最後淪落到人不人鬼不鬼的下場,自然老去,健康活著,比什麽都重要。

為了起到警示作用,本可以拍成藝術片,但導演還是選擇了B級片的底子極盡邪典,血漿、肉塊,又驚悚又惡心,盡其所有勸退因容貌焦慮而甘願冒險的所有人。

以剝削電影的角度看,【某種物質】又是無下限的剝削女性,利用身體奇觀來制造噱頭,恨不得每一秒都把鏡頭對準女性的三點,甚至還有逐幀分析的片段。

雖然結尾以【日落大道】的方式嘲諷,怪物把血噴濺到每一處,寓意兇手是熒幕前後的每一個人,是他們親手造就了怪物的誕生與悲劇,而後怪物以殘軀爬到開頭留下名字的好萊塢大道,瘋癲收場,依然無人記起,名利場是一場空。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解構的載體仍舊是女性的身體與競爭,簡單粗暴的赤身裸體,全方位展現身材的早間跳操節目,以及伊莉莎白和蘇之間的你死我活,誓要掏空對方滿足自己的欲望,以至於讓第三「人」怪物出現,這些情節都以摧毀女性為代價的。

不過,拋開性別立場,以技法、內容、思想來看電影的話,【某種物質】確實擔得起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的名頭。

導演在片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現自己嫻熟的視聽語言和高超的剪輯技巧,如伊莉莎白為何要註射「某種物質」?因為她太在意外界的聲音。

所以當她未復制出蘇之前,周圍的咀嚼聲、喝酒聲,導演不僅特意放大還專門給奇怪角度的特寫,以此來反應她內心的真實想法。

與之搭配的剪輯突出一個幹凈利落,畫面的銜接,段落的跳轉都十分流暢,沒有半點卡殼之嫌,再加大色塊的變化,讓人沈浸在快節奏中的同時又來一波視覺沖擊。

借助電影技巧所營造的氛圍感始終讓觀眾的註意力在女主身上,觀影過程中頂著一口氣呼不出去,直到結局也沒能釋放,強烈的壓抑感讓思考不請自來。

劇本也是這種壓抑感的推手之一,其實,【某種物質】的故事並不新鮮,也非高概念,類似劇情在過去的科幻片中經常出現。

人類研究出人工智慧,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有了自我意識,開始計劃取而代之,兩方爭鬥,要麽人類和機器人各勝一次,地球只有一個主人,要麽二者合二為一,衍生出第三類生物。

但【某種物質】的高明之處在於把所有角色都設定成了人,讓科幻落地成為現實,所探討的便不再是老套的技術焦慮,而是一體三心,伊莉莎白的不甘心,蘇的不稱心,怪物的不死心。

伊莉莎白不甘心容顏老去主動鋌而走險,最終仍被貪念所惑,釀成大禍。

蘇享受年輕貌美帶來的光環,但凡不稱心如意就將其淪陷,直至自己也被驅逐,怪物已然醜陋不堪仍不死心地走到春晚舞台露臉,末了化為血水與當初的自己融為一體。

這些誇張行徑背後所折射出對行業內幕、娛樂本質、女性困境與人性三毒、社會規則的揭露才影片的主旨。

伊莉莎白、蘇、怪物代表的是貪嗔癡,造成她們內心欲望無限放大的原因之一是她們自身的困境,陷於各種焦慮之中不斷折磨自己以求達到所謂的年輕與美。

被綁架、被限制、被消費,導致自身付出巨大代價,嚴重者影響健康、生活與工作,甚至讓部份行業都產生抵制行為,進而引發更大的性別分裂,掩蓋真正的病根。

其中之一就是「某種物質」所代表的醫美,極盡所能的釋放容貌焦慮、身材恐慌,強調返老還童,做醫美點亮美麗人生,讓你在行業更有競爭力,煽動女性消費沖動。

這樣一來就成了惡性迴圈,想要美做醫美,一旦掉進去將萬劫不復,一輩子與醫美牽絆直至香消玉殞,就像片中的女主一樣,美麗、名利吞噬自身,想擺脫都擺脫不了。

社會對審美的追求也逐漸演化成白瘦幼,這個閥門被開啟便如洪水猛獸,衣服得是小的,皮膚需是白的。

女性不會去怪衣服為什麽小,人為什麽要白,而是會反思自己怎麽穿不上,怎麽白不了,新潮衣服,各類化妝品趁虛而入。

久而久之,一種預設的社會規訓就形成了,哪怕掏空自己也要拼命去符合這種規訓,因為男性所主導的主流娛樂所喜歡的就是擦邊,身材不好擦不了邊。

人都是三俗產物,就算喜歡聽雨、觀雲、賞雪、尋幽等雅事也脫離不了低階趣味。

【某種物質】正是精準的踩在了這條線上才會被大眾傳播,屬於扛著女性主義反女性主義,遊走在模棱兩可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