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人世間】後又見時代史詩,周冬雨、張藝興們這次真撿到王炸了?

2024-07-28電影

當紀錄片【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在鏡頭下呈現出20世紀50年代的東北地區的時候,畫卷呈現出了一片壯觀的景象。如今,黑龍江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大糧倉",每年的糧食產量達到了全國總產量的11.5%,尤其是五常大米更是供不應求。

然而,在70年前,也就是史書中所描述的「蠻荒之地,荊莽叢生,沼澤密布,風雪肆虐,野獸橫行」的北大荒。

1950年代末,國家號召下,數萬名解放軍復員官兵、知識青年和幹部挺身而出,深入這片荒原。他們只有一個使命:開荒。想象一下,這群年輕人第一次踏上這片未知的土地時,內心會是怎樣的激動與忐忑。

他們的裝備簡陋得令人心酸——僅有鐵鍬和鋤頭,交通工具也只能依靠自己的雙腿。

作家聶紺弩用詩句生動描繪了當時的艱苦環境:"天蒼蒼,地茫茫......何物空中飛?蚊蟲蒼蠅,蠛蠓牛虻","何物水邊爬?四腳蛇,蛤士蟆,肉螞蟥......"這些文字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到了當時環境的惡劣。

在【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中,我們期待看到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如何被重新詮釋,同時也期待看到那些為國家發展無私奉獻的年輕面孔將如何打動我們的心靈。

他們的故事,無疑將成為這部時代史詩中最動人的篇章之一。

隨著【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時間線逐漸來到新世紀初,我們的視角逐漸轉向了西部大開發的時代。這個涉及面廣泛的計劃涵蓋了西南、西北的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3個非西部地區的單列地級行政區,總占地面積高達685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總面積的71.4%,而這其中,人口占全國的25%。

在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下,電影主要關註的是一個特殊而又意義深遠的群體——那些前往西部進行支教的年輕人。

在【人世間】這部電視劇中,周蓉在貴州支教的場景生動地展現了當時西部教育的艱苦條件。那裏的孩子們的"學校"只有幾張簡陋的桌椅和一個天然溶洞。

這樣的畫面在西部地區並不罕見。

在這樣的背景下,支教成為了連線東西部、改變教育現狀的重要途徑。就像電影【美麗的大腳】中倪萍飾演的老師所說:"你們只有好生學習,將來才不用再種洋芋了。

"這句話深刻地闡述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真諦,也表達了支教老師們的心聲。

令人欣慰的是,2000年代初那些在支教老師悉心教導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如今已成為推動西部發展的中堅力量。貴州大山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大數據基地,而重慶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汽車和電腦生產基地。

這一切都表明教育的力量。

【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最後聚焦到了當代。這時,我們不禁會思考,這個新時代的青年的使命是什麽?我們也授權以從前兩個時代的青年的奮鬥歷程中找到答案。

對於當代中國青年而言,這個目標同樣適用。他們唯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繼續拓展這個民族前進的邊界。盡管他們可能無需像父輩那樣開荒拓土,但他們肩負著將中國帶向更輝煌未來的重任。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青年們需要在繼承前人智慧的基礎上,以新的思維和創新方式去應對未來的挑戰。他們應該在科技創新、文化傳承、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有所貢獻。

在【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這部作品中,我們期待看到新時代年輕人如何詮釋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何以實際行動書寫屬於他們自己的青春年華。

他們的故事將為這部宏大的時代史詩畫上完美的句號,展現出中國青年在不同歷史時期始終如一的奮鬥精神和對國家發展的無私奉獻。

將電視劇【人世間】和紀錄片【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它們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有各自的特色,共同構成了銀幕上的時代對映。

【人世間】以家庭為切入點,透過講述周秉昆一家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半個世紀的滄桑巨變。它使我們看到了普通民眾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守、掙紮、成長。

歷經五十年,橫跨三代人,【人世間】以史詩般的方式將宏大的時代與個人命運精準地錨定,讓觀眾透過周秉昆的視角,一睹了中國半個世紀的人間風貌。

雖然影片涵蓋了三個看似遙遠的時代,但它們的緊密聯系使得這些故事與當下緊密相連。因此,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顧,也是對我們現在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這個豪華陣容中的每位演員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和魅力。周冬雨以她細膩的演技著稱,張藝興則展現出獨特的少年感,而王一博更是當今年輕人的偶像。

讓人不禁遐想,他們將如何詮釋不同時代的青年形象?是否具有超越以往的表演實力,為觀眾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