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上音學生姚蘇栩獲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首獎:一個又高又陡的新起點

2024-03-28娛樂

姚蘇栩

近日,由齊爾品協會主辦的2024亞歷山大·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結果揭曉,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2021級學生姚蘇栩為竹笛與鋼琴而作的【粼】獲得一等獎。4月12日至13日,作品將於美國紐約迪梅納古典音樂中心舉行的「齊爾品藝術節」上演,姚蘇栩也將赴現場領獎。
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與上音的特殊緣分

亞歷山大·齊爾品

亞歷山大·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與上海音樂學院有著特殊的緣分。
1934年,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齊爾品首次來到中國。他留意到當時中國的年輕作曲家只是模仿歐洲風格進行創作,而不是將中國本土的民族音樂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齊爾品寫信給國立音專(今上海音樂學院)校長蕭友梅,希望透過舉辦「以創作中國民族音樂為目標」的鋼琴作品比賽,促進中國的年輕創作者投入到中國音樂的創作中。首屆亞歷山大·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中,年輕的作曲家賀綠汀以【牧童短笛】和【搖籃曲】分別獲得一等獎和名譽二等獎。此後,【牧童短笛】成為中國鋼琴作品的經典之作。 1982年,第二屆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的一等獎獲得者是時年21歲,後來的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許舒亞。同為一等獎獲得者的還有時年27歲的葉小鋼。
今年,距首屆齊爾品作曲比賽舉辦已整整90年。據悉,本次大賽以1934年第一屆比賽精神和比賽規則為藍本建立。在繼續征集鋼琴作品的同時,還專門征集鋼琴與中國民族器樂獨奏作品。最終,來自上海音樂學院本科生姚蘇栩獲得一等獎。
靈感來源於波光
姚蘇栩介紹,作品【粼】的靈感來源於去年3月的一個下午,「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湖面波光粼粼,好似光被打散了,成為了一個個小的個體。」她想到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想寫一部關於光的作品。
姚蘇栩一直很喜歡民族器樂,於是想到了竹笛,「竹笛的音色比較細碎、靈動。」 竹笛和鋼琴,兩件樂器一中一西。「我用這兩件樂器進行對話,它們如同兩個角色一般,一個表現隨波逐流,一個表現特立獨行。最初,它們目標一致,在音樂上能聽出兩件樂器在嬉戲打鬧。之後它們逐漸出現分歧,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作品的結尾是開放性的,它們會怎樣,是重組還是分道揚鑣,聽者可以自行想象。」姚蘇栩說道。
去年11月,上音作曲指揮系釋出了亞歷山大·齊爾品國際作曲比賽的訊息,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賽。「我的老師也鼓勵我參加比賽,剛好比賽編制是一件中國樂器和鋼琴,我就投稿了這部作品。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過會獲獎。」
今年3月,收到來自組委會的獲獎通知,姚蘇栩既興奮又緊張,「很榮幸能參與如此具有歷史意義的作曲比賽。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個又高又陡的起點。作為一位作曲學生,我也要肩負起責任和使命感,創作屬於這個時代的新聲。」姚蘇栩也很感謝老師李博禪的悉心指導及作曲指揮系老師們的幫助,並感謝首演【粼】的兩位同學——竹笛演奏吳依諾、鋼琴演奏顧盼。
展現上音的薪火相傳
作為一位00後的作曲學子,姚蘇栩對民族器樂展現出強烈的創作欲望,「從小我的媽媽就喜歡唱民歌,在她的影響下,我也對民歌的旋律產生極大的興趣。」在學習作曲後,姚蘇栩在創作時,會一邊寫一邊唱,「我希望透過演唱找到旋律感,也能保證音樂是能觸動我的。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有望給別人帶來好的聽覺體驗。」
在姚蘇栩的老師李博禪眼中,姚蘇栩格外勤奮,「她對自己的作品有很高的要求,也很努力,產出了很多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如果不滿意,她敢於推翻自己,一切重新開始。每年她能完成兩三部,甚至四部作品,在學生中屬於高產的創作者。」同時,在學習作曲之外,姚蘇栩還在學習指揮,以指揮的視角審視自己的作品。李博禪表示:「姚蘇栩的獲獎,讓我們看到了上海音樂學院在教學和創作上的薪火相傳。上音重視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堅持傳承並行揚中國風格音樂。同時,上音對青年教師也給予莫大的支持和幫助,讓我有機會和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紀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