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最會演情侶的搞笑女,板起臉演警察

2024-02-09娛樂

作者 | L

編輯 | 騰宇

題圖 |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以下簡稱「一喜」)播出後,演員史策的名字為更多人所知。她的生活改變很大,找她拍戲的人多了,面試也比以前更容易透過。

紛至沓來的好評,像是對史策講:「在演戲這條路上,好像你可以了。」

面對這些,史策不自滿,也不吃驚。她說,當時就希望那樣,機會變得更多,多演些戲。於她而言,做個好演員是她「整個人生中比較負責任的一環」。硬要說心態有什麽不同,史策覺得自己「包袱」重了,「害怕接一個戲,演得不好就一下子被打回原形,遭遇事業的‘滑鐵盧’」。

她知道,一部影視劇的表現往往受多方因素影響,她能把握住的,只是塑造角色的那個過程。

「一喜」剛結束那段日子,史策接觸到的劇本喜劇向偏多。在被喜劇掏空,感到「身上的幽默細胞所剩無幾」時,她轉而想嘗試參與正劇,為自己塑造新的角色和未來。

這時,她看到了【黑土無言】的劇本。這部劇講述了東北小城瀾河發生一起惡性犯罪案件,當地刑警隊隊長調查追兇的故事。

(圖/【黑土無言】)

頭一遍看,因為「寫得太細致了,連環境交代得都很清楚,比如,積雪有多厚、天空又是什麽樣的」,跟偏重展現對話的劇本比,史策的代入感稍弱一些。她又耐下心,每天讀上幾頁,這些描寫很快將她拉回了東北。

後來,史策得知劇集在她的家鄉牡丹江拍攝,更感興趣了:「演其他地域的人,可能會有點兒小慌張,害怕做不到位,但一說到東北,自己本身就是那裏的人,就沒有太大負擔。」

用另一種方式,重新抵達家鄉

史策12歲時離開牡丹江。從那往後,她只在過年時和演戲間的空檔期回鄉。她從沒想過,能回到老家拍戲。

在她印象裏,將牡丹江作為取景地的劇集並不多,像【黑土無言】這類以20世紀90年代為背景,講一個懸疑故事的題材就更少了。起初,史策覺得納悶,等劇組到周邊的縣城取景時,她立馬覺得「對味兒」了。

她借著戲劇和角色,回到了熟悉的童年,並借此機會重新打量了這片土地。她說:「因為太過熟悉,並沒有真正地感受家鄉,但這回坐在監視器前看小時候待過的地方,像人民公園拍出來就挺漂亮的,這得感謝鏡頭的藝術。」

在劇組的三個月,史策每天回家裏住。在外漂泊久了,她的父母和她達成了某種默契,「現場的事兒啥也不聊,頂多問一句‘詞兒你背下來了嗎?‘」史策笑嘻嘻地回答「沒有」,爸媽就明白,孩子心裏有底了。

【黑土無言】中,史策出演的是一位女刑警。此前,她演過一次警察,她在貴州都勻跟著警察體驗了一周的警察生活,借此觀察到警察身上的某些堅固的特質,比如情緒穩定、執行力強。

(圖/【黑土無言】)

這次回到東北,她再次與老警察的交談,對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知:「三四句話,他們就能把人說樂了,又絲毫不覺得自己在搞笑。」史策意識到,刻板印象之外的警察有更立體的面向,「如果在這份職業的榮譽感外增添一些幽默感,會讓人覺得角色特別有魅力。」

這是史策所擅長的領域。在原劇本略顯沈悶時,她主動和導演商量,能不能增添一些具有喜感的內容。於是,【黑土無言】中愛打岔、愛懟人,對工作又認真得近乎苛刻的周琪形象被塑造了出來。豆瓣網友對她的評價,是「史策這回演得有點兒直,有點兒虎」。

史策覺得女警終究是難以呈現的一類人,「尤其對劇裏周琪那樣的人來說,她身上會有光環,年紀輕輕已經是射擊冠軍,思維又很縝密,但我想表現出的是,她也有性格缺陷的那一面,這也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這個角色。」

除了自己悟門道,史策還會向「老戲骨」們學習。在劇裏,她和演員胡軍搭戲雖然不多,但在有限的幾場中都有很深的印象。其中一場是史策去胡軍那裏尋找兇器,拍的時候,胡軍叫停,指出她拿兇器的手勢不對。那讓史策明白,好演員就是要在細節上追求極致的準確。

更多時候,史策與陳建斌同框,後者扮演她的師父。這是兩人第二次合作,史策因此有「一種強大的安全感」,有疑惑或是不舒適的地方,她都能隨時向陳建斌提出:「我們這代人演戲更多靠直覺,透過不斷試錯,才能抵達某個目標,而這些前輩們觀察到的生活會更多,他們傳授的經驗,是年輕演員最寶貴的收獲。」

幽默感與分寸感,缺一不可

出道以來,史策的身上始終貼著「喜劇演員」的標簽。她在「一喜」中為人熟知,也一直受到這個背景的影響。

她認為喜感是一種重要的調劑品,因此一直嘗試為人物添上恰當的喜劇色彩,但她對此也有深切的擔憂:「因為搞笑沒有門檻,人人皆可參與,但如果有一天觀眾看到我的臉條件反射式地想笑,那我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圖/受訪者供圖)

史策最初接觸喜劇要追溯到音樂學院附中時期,但她覺得那不是一次好的嘗試,因為從頭到尾「觀眾的反應像一杯溫水」,全程沒有發出聲音。史策不滿足於此,她想擁有更多的互動與碰撞,直到某次演出時她找到了對的狀態和反饋,「讓觀眾笑出來」正是她理想中的狀態,而「大家笑的時候,我同樣會收獲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一直延續到後來的職業生涯。大學畢業後,史策演舞台劇,依然會在其中加些笑料。那陣子大家說她「挺好玩的」「挺有喜感」。史策感覺很好,她喜歡這種評價,比起別人直白地誇一位演員「真好」,「搞笑」算是史策給自己貼上的一個專有標簽。

史策說,讓觀眾得到喜悅以後,他們真的能夠記住你,這對演員非常重要。對她來說,演喜劇自然而然成了一個持續得到正反饋的舒適圈。那段日子,她先演幾個有喜感的人物,之後又去塑造正劇的角色。來回切換的歷練,也讓她對演技的掌控更加自如。

她也問過自己,這種幽默感從何而來。能肯定的是,有一部份是東北人天生的優勢,「爸爸媽媽都很幽默,他們習慣用玩笑化解情緒上的一些問題,這對我影響很大。」

(圖/微博@史策)

除了地域和原生家庭的原因,她的經歷也給了幽默以養分。12歲時,史策只身一人離家到北京上學。跟外人說話時,她怕得罪人,「有時不小心講錯了話,對方就不跟我玩了,所以會選擇用一種柔軟的方式去和人交流。」她漸漸懂得要將分寸感與幽默感結合,「二者缺一,就會適得其反」。

提到分寸感時,史策又講起她最近上線的新劇【狗剩快跑】——同樣是「一喜」後她接觸到的正劇。她飾演的宋玉桃有點兒「作」,起初她最開始不太喜歡這個角色,但又想挑戰一下年代戲,於是開始考慮如何演才能不讓觀眾產生厭煩心理。

思來想去,史策的解決方案依然是給角色加點兒搞笑元素,「把她往淘氣了去想,讓她顯得更古靈精怪……讓她變成那種不記仇的女孩,拿兩杯水舉例,別人都是從0攝氏度開始升溫,她一上來就是100攝氏度。我覺得生活中會有這樣的人存在。」

即使在角色比較固定、發揮空間不大的情況下,史策還是願意思考如何更飽滿地呈現這些人物,用自己的幽默感去填充正劇角色單薄的設定,控制人物表達的分寸感。她說:「但我現在能力不夠,閱歷也就這樣,所以只能盡力去演,對於最終的成果還是有些擔心,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拿捏好了這個分寸。」

不滿足於喜劇的底色

接觸影視劇前,史策演過許多場舞台劇。直到現在,「有時候做夢還夢到舞台事故,突然忘詞了之類的」。

高考那年,誌在做演員的她本打算報考表演專業。但陰差陽錯,她進了北京舞蹈學院的音樂劇專業舞台劇方向。和同齡人相比,她的運氣足夠好。畢業時,大家一般接不到什麽工作,但史策參與的戲「一台接一台地演,甚至有時候白天排練一個戲,晚上演出另外一個」。

兩三年過去,她積累了20多部舞台劇的演出經歷。她從一開始總感覺「要嚇尿了」也逐漸轉到後來的「一點都沒有緊張感覺」。對一個「連過山車都坐不了的人」來說,這是種極為有效的鍛煉。

(圖/受訪者供圖)

史策說,上大一時,她懷疑過自己的選擇,「唱、跳、演,啥都得會」,似乎沒有聚焦到演員道路上。但後來恰好也是這些基本功,讓她後來愈加堅定自己能演戲的想法,「那些技能是演員需要的,包括在形體上,舞蹈學院的那幾年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經驗變得豐富,史策在話劇領域找不到太多新鮮感。差不多在那時,她認識了一些拍戲的演員。那群人常把「演舞台劇的人拍不了戲」的話掛在嘴邊。史策不信:「明明都是表演,怎麽會有那麽大的差別。」

於是,史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面試了幾個劇組,大多再無音訊。她分析失敗原因,覺得作為影視演員,可能自己有點兒胖,於是她便開始瘦身,結束後接著去試戲,結果卻與此前近乎沒有區別。

前兩年,史策偶爾還能進入劇組,演個沒那麽重要的角色。後來,她也弄不清楚,為什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了。她說:「幸好有演話劇的那兩年打底,那時候很多人覺得我演得還行,這個動力支撐著我往前走。」

她一邊反復跟自己作這樣的對話,另一邊也試著轉戰節目賽道,比如在【今夜百樂門】等綜藝上露一把臉。錄節目是為了讓生活維系下去,面對「無限度的不成功」,她依舊不願放棄做演員。

在自己「不行」的那段日子,她有過掙紮,狀態不好時,她及時告訴經紀人,希望調整之後再去試戲。「停一陣兒,過段時間再像打了雞血一樣去面試,成了常態。」除此之外,她給自己做「話療」,靠說「我得自信」之類的話療愈內心。她說,那會兒對工作話題帶著排斥情緒,「誰也別問我,問的話,咱就嘮點別的」。

(圖/受訪者供圖)

2021年,史策參加「一喜」,後來的故事人們就很熟悉了,她從這檔喜劇節目橫空出世,成為被人看見的影視新星。她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機會,以及挑戰。

喜劇是她的底色,但她不滿足於此。她現在還時常做功課,自我審視。她在閑暇時常會回看經典影片:「有些表演已經不太符合現在的環境,我們也許並不能從中吸納太多東西,但透過它們,我可以去悟、去思考。」時不時拿出自己以前的作品再看,重新分析得失:「很多演員不愛這樣做,看自己演的東西難受,覺得有遺憾。」

在史策眼裏,唯有如此才能看到能力進步與自我蛻變,才不會困在一個固定的標簽裏阻礙自己的成長:「它們能反映出你是越演越差,還是停滯不前,透過它們,我才願意相信,我能越來越好,更何況,這所有的一切,本就是遺憾的藝術。我對此並不畏懼。」

校對:楊潮,營運:嘻嘻,排版:蔣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