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特稿|匠心琴心

2024-06-09娛樂
復興中路近汾陽路的梧桐濃蔭下,有一家不起眼的琴行。小小店鋪不過20多平方米,每天往來的人卻絡繹不絕,有音樂學院的師生,也有琴童和家長……大家總是先在視窗和店主王建華打個招呼,再從小區走進店裏。
圖說:王建華正在制琴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57歲的王建華來上海快40年了,琴行也已經開了20多年。第一次見面的人,要聽懂他那一口山東日照口音,有些困難。不過,如今這濃重的口音已經與他精湛的技藝、溫和的笑容一起,成為「建華提琴」的標識。
王建華是第一個獲得國際提琴制作大賽金獎的上海制琴師。上個月,他和徒弟王元峰一同參加在義大利舉辦的第二屆瓜達尼尼國際小提琴制作比賽,雙雙獲獎。
盡管功成名就,但王建華依然堅持每天制琴。每當夜闌人靜,他就鉆進店鋪旁一間更小的工作室裏埋頭工作:琴頭線條的刻畫、琴身弧度的調整、琴角不到1公釐的改動……在他看來,自己制作的不僅是一把琴,更是一件承載著生命與靈魂、可以讓音樂家表達情感與思想的藝術品。
在他身上,匠心和琴心,已融為一體。
圖說:王建華在第二屆義大利瓜達尼尼國際小提琴制作比賽上獲得小提琴組銀獎和仿古組銅獎 受訪者供圖
圖說:王元峰在第二屆義大利瓜達尼尼國際小提琴制作比賽上獲得大提琴銀獎 受訪者供圖
跟著泰鬥學制琴
王建華和制琴結緣是偶然。1986年,高中畢業的他跟著學琴的表哥從山東老家來上海玩。表哥帶他參觀了上海音樂學院,沒想到他一下子喜歡上了這裏。沒過多久,他就進入上音學習樂器制作,先學了一年多鋼琴制作,後來轉為學習提琴制作。
說起上音的提琴制作專業,一位泰鬥級人物——譚抒真——不得不提。1935年,28歲的譚抒真仿照義大利制琴師約瑟夫·瓜奈利1741的作品,制成了「中國第一把小提琴」。如今,這把琴被收藏在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裏。1949年,譚抒真出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後來又創辦了上音樂器工廠,還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提琴制作專業。
王建華起初是跟隨譚抒真的弟子朱象教學習制琴。因為有木工基礎,也有一定的天賦,王建華上手很快,朱象教也對他傾囊相授。學習期間,原本只要求學會制作標準的小提琴即可,王建華卻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都做了個遍,不僅如此,還把所有尺寸的琴也做了個遍。1989年結業後,他留在上音的器材裝置科工作,負責樂器修理。
1993年,王建華被調到上音樂器工廠工作。在這裏,他和負責樂器工廠的譚抒真成了忘年交。每周三下午是他和譚老的「二人時間」,他每次都帶著問題前往請教,譚老也總能幫他找到資料、給出解答。譚老還給他聽不同風格的名琴的演奏唱片,教他分辨斯特拉迪瓦裏的明亮、瓜奈利的渾厚寬廣、阿馬蒂的優美……
譚抒真是個「琴癡」。1994年,他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到一套25把瓜奈利小提琴正在展出,就用筆把這25把琴的輪廓、細節全都描畫下來,回上海後交給了王建華。這種對制琴的癡迷,不斷感染著王建華。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制琴,抓住一切機會學習。
1998年,上音樂器工廠改為樂器公司,王建華的崗位變動了,隨之萌發了扔掉鐵飯碗自己幹的念頭。征求譚抒真意見時,譚老替他分析:「在學校旱澇保收,出去要擔風險,不過只要認認真真做琴,飯總有得吃的。」王建華就此下定決心,譚抒真還特地為他題寫了「建華提琴廠」五個字。
圖說:王建華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磨礪與傳承
就這樣,王建華在音樂學院旁開出了自己的琴行。後來,他還在青浦開了工廠,最多時有70多名工人,提琴全部手工制作,每月產量300多把,不僅在國內很受歡迎,還遠銷法國、美國、新加坡。
2017年,因為所在區域產業轉型,王建華的工廠關閉了。雖然業務量小了,但他有了更多時間鉆研制琴技藝,並開始更多地參加國際比賽。這期間,他又拜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大國工匠」鄭荃為師。
王建華第一次參加的是2000年在美國舉辦的提琴制作大賽,那次雖有名次,卻沒得獎。賽後,他大著膽子找到評委詢問原因。評委告訴他:你的琴每個局部都做得很好,比如琴頭、肩紐、F孔……但整體風格不統一。王建華聽明白了,這就好比一個女子,五官都很漂亮,但組合在一起,卻不那麽協調,缺乏個性和風格,整體上就不那麽美。
除了求教於評委,王建華也虛心地向其他選手學習。他不斷鉆研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等各大制琴流派的特點,光是義大利學派就分杜林、克雷蒙納、皮亞琴察等不同風格……為此,他專程到義大利制琴博物館參觀。耳濡目染中,他漸漸讀懂了不同制琴學派背後的不同文化。
歲月的積澱,讓王建華的技藝逐漸達到爐火純青。2019年,他獲得馬爾他國際提琴制作比賽小提琴金獎和中提琴銅獎,這也是上海制琴師第一次在國際比賽中獲得金獎。去年,他參加義大利第一屆瓜達尼尼國際小提琴制作比賽,又獲得了中提琴組金獎。
圖說:王建華與王元峰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王建華從1993年起開始收徒,至今已帶出30多名徒弟。1996年拜師的王元峰是他的第3個徒弟,也是最出色的弟子。王建華對他十分嚴格,入門後先讓他磨了6個月的刀,之後鋸木板、做白琴,再到上油漆、裝配,最後調音、試音……每個環節都手把手地教。王建華經常對徒弟說:「制琴是一環套一環,第一環有一點誤差,後面誤差就會越來越大。失之毫厘,差之千裏。」王元峰深有體會:師父的字典裏,沒有「差不多」三個字。
經過6年學藝,王元峰於2002年出師。他先是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2012年又像師傅一樣,在汾陽路上開了一家小琴行。作為真傳弟子,他曾連續兩屆在義大利提琴制作大賽中獲獎。盡管如此,每做一件作品,從工藝處理到琴的風格,他依然會請王建華指導。這不僅是對師父的尊重,也是對制琴這門手藝的尊重。
解開琴弓之謎
王建華與很多音樂家、演奏家是好友。每當他們心愛的琴出了問題,只要找到王建華就安心了,因為總能手到「病」除。
去年,大提琴家王健回國任教,帶了一把阿馬蒂古琴找到王建華。阿馬蒂是17世紀的義大利制琴師、斯特拉迪瓦裏的老師,這把古琴的制作時間早於1650年,非常珍貴,價值千萬美元。王健此前讓人把琴調了一下,不料把琴的震動模式改變了,音色隨之發生了變化,這令他感到很不舒服。
那天,王建華花了半天時間,按照王健描述的這把琴在舞台上使用的音色要求,對有效弦長、琴馬、音柱等位置作了細微移動和調整。王建華邊調整,王健邊試拉,兩人反復偵錯,一同打磨,終於讓古琴達到了理想的音色。王健非常高興:「現在聲音對了!」
圖說:王建華在制作琴頭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音樂家們對藝術的嚴謹,一如王建華對技藝的追求。這種相互認可鑄就了最真摯的友誼。早在音樂學院工作時,鄭石生、俞麗拿、丁芷諾等教授就經常找到他:「小王,幫我的琴搞一下。」「小王」總是隨叫隨到,一絲不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一次,俞麗拿帶著一把琴弓來找王建華,說在國外演出時換了一副弓毛,特別好用。琴弓的弓毛是要定期更換的,她回國後找了好多師傅換,換上的弓毛都不理想,於是就來找王建華幫忙。
王建華琢磨了很久,也沒弄明白究竟是國內弓毛的材質不行,還是換弓毛的技術不行。後來俞麗拿再次出國演出,又在國外換了一副弓毛,這次她把這副弓毛帶回來交給了王建華。王建華研究後認為,相比之下,國產的弓毛並不差,安裝技術也沒有問題。最後,他索性把琴弓拆開,把弓毛取下來平鋪在桌上,一根根地數了起來。
弓毛是用馬尾做的,一根不到0.2公釐,和頭發絲差不多,最後數出來是150來根。他又把中國的琴弓拆開,也數了一下,發現要多出100多根。
謎底揭開了!就在弓毛的數量上。比如有名的「徒特」弓,一把只有55克重,弓毛要是裝得多,弓就變軟了,拉上去就重,聲音就悶,不夠明亮。王建華按150根這個數量換了一副弓毛,俞麗拿一拉,說特別好。之後,每當有演奏家來更換弓毛,王建華都按這個量來安裝,都很好用。
王建華並沒有就此滿足。在他看來,光靠數數是不行的,因為琴弓不同、弓毛不同、演奏家拉琴的習慣不同,裝多少弓毛都不一樣。幾年後,他在一個法國制琴師那裏看到一種自制的卡尺,大受啟發,於是想方設法買到了德國制造的專業卡尺用來更換弓毛,效率和精度都大大提升。
圖說:制琴工作室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不變的匠心
不少演奏家的第一把琴,都出自王建華之手。
2002年,著名導演陳凱歌拍攝電影【和你在一起】,講述了一個拉琴少年的故事。主人公的扮演者唐韻當時是上音附小的學生,現在已是知名青年小提琴家。拍電影時,小唐韻手中的那把琴就是王建華制作的。說起唐韻,王建華和他也有不少故事。
那是上世紀90年代,小唐韻在爸爸的陪同下,從老家安徽來上海報考上音附小。當時,唐韻的爸爸專程來到上音樂器工廠,想給孩子買一把琴。王建華就讓小唐韻先拉一段來聽聽。沒想到聽了小唐韻的演奏,惜才的王建華發現他拉得特別好,決定給他量身制作一把琴。
圖說:王建華制作的獲國際大獎的小提琴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半年後,王建華精心制作了一把1/2琴,借給小唐韻使用。唐韻不負所望,拉著這把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上音附小。後來,小唐韻個子長高了,王建華又先後給他做了一把3/4琴、一把7/8琴,最終在他五年級的時候,給他做了一把成人琴。唐韻拍攝【和你在一起】時,用的就是這把成人琴。
類似的故事有很多。上海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朱琳、上海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於翔、在紐約愛樂工作的小提琴手戈荃、姚珊珊等,都是從小就用王建華做的琴,現在用的還是他的琴。王建華的琴被他們在世界各地奏響,在國際音樂比賽中摘得獎牌。
或許是耳濡目染,王建華的一對兒女分別學了小提琴和大提琴。女兒把小提琴當作愛好,沒有走專業道路。兒子王昊6歲起學大提琴,從上音附小讀到上音附中,後來考上了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去年獲得了大提琴碩士學位。
王昊去美國讀書時,王建華擔心他在國外修琴不便,就給他帶去了兩把琴,一把是有100多年歷史的古琴,另一把是他自己做的新琴。王昊和美國老師交流時,分別用兩把琴演奏,老師聽了新琴的聲音,認為非常好,問王昊是出自誰手。王昊驕傲地說:「是我爸爸做的。」老師感嘆:「了不起!你應該多拉你爸爸做的琴!」
一把小提琴,光白琴制作就需要250個工時,還要刷漆,厚的刷15遍,薄的刷40遍,等45天才能風幹……沒有半年時間無法完工。隨著年齡增長,王建華做琴越來越慢了,但他並不滿足於重復自己,仍在不斷探索和創新。如今,王建華制琴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琴和他的人很像,不是棱角分明,而是比較圓潤,琴的音色兼顧亮度、力度和厚度。
從「小王」「王師傅」,到「王老師」「王大師」……38年來,人們對王建華的稱呼在改變,而光陰也改變了他的面貌,染白了他的頭發。不過,也有很多東西沒有變,比如他的工作場所,始終在上音周邊方圓兩百米;比如他熟悉的衡復風貌區,那一棟棟優美的建築;比如他那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
新民晚報記者 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