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歲月匆匆流逝,若楊父仍在世,他一定會為如今的楊麗娟感到欣慰。回到2007年,一場有關追星至極致而引發的悲劇曾引起社會的廣泛關註,故事的主角就是楊麗娟。她曾是癡迷追星的象征,因為對香港明星的執著追求而導致家庭破裂。然而,如今那段瘋狂的日子早已成為陳年往事。如果楊父能目睹當今的楊麗娟,必定會感到放心。
在她16歲時,楊麗娟做了一個夢,夢中見到了著名歌手劉德華。從此,她便心心念念想要與他相見。接下來的十多年,她和父母多次前往香港和北京。為了攢錢,楊父甚至將家中所有值錢的物品變賣,最終賣掉了房子,並借了大額貸款,甚至開玩笑說要出賣腎。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她的執念最終沒有實作,最多也只是留下一張合影。隨著家庭經濟困境的加劇,楊父在內心的痛苦中最終選擇跳海自殺,這一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楊麗娟認為,父親的離世不會白費,她仍希望能夠給劉德華施加道德壓力,期待與他對話。如今,經過17年的沈澱,她終於冷靜下來,漸漸理解了生活的真諦,把重心放在工作和過好自己的生活上。若楊父現在還能在世,看到女兒的改變,他一定會感到安慰。
這段故事可以追溯到1994年。那時,楊麗娟在蘭州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然而,1994年3月21晚上的一個夢,讓她與劉德華的迷戀之路悄然開始。之後的三年裏,她每天都重復著與劉德華的夢境,堅信這是命中註定的緣分。於是,她不再上學,沈迷於對偶像的崇拜,收集他的海報、照片,還不停給他寫信,渴望能與他親自見面,甚至幻想著劉德華能造訪她的家。
至1995年,楊麗娟為了追求夢中的偶像,幾乎完全封閉了自己。她的房間裏貼滿了劉德華的海報,整天播放他的歌曲。此時,父母看在眼裏十分擔憂,每當談論此事便引發爭吵,勸說無果,最終楊父決定默許女兒的追星行為。1997年9月,他借錢讓女兒跟團赴港尋偶,但仍未如願。隨著時間逐漸推移,楊麗娟的執著讓父親也開始相信這種「緣分」。
2004年,當劉德華在北京舉辦演唱會時,楊父再次借錢為女兒購票,然而她依然沒有接近偶像。無奈之下,楊父又從蘭州坐火車趕到北京為女兒買票。雖然楊母尚未完全陷入追星的漩渦,曾試圖阻止這種行為,最終因丈夫的沈迷而無奈妥協。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家的家庭理智逐漸崩塌。
鄰裏間也開始議論這家人的冷淡,十分少與外人交談。若有人質疑楊麗娟癡迷的事,楊父總顯得十分憤怒,堅信幫助女兒實作願望是自己應盡的責任。盡管家庭經濟並不富裕,楊父卻將女兒視為珍寶,甚至曾因女兒想喝飲料而去偷竊,最終被當場抓獲。
到了2005年,他甚至將房子賣掉,換取了三萬八千元。然而,楊一家仍未停止追尋偶像的步伐,借此機會再次前往香港,並加入了一個粉絲組織。2007年,他們再次湊錢前往香港,期待能夠與劉德華見面,卻只獲得了一張合照,未能傾訴心聲,這讓楊父失望至極。當天夜裏,他們只能在街邊的一間速食店過夜。第二天早上,當母女倆醒來時,發現楊父已經失蹤,桌上留有一封長達12頁的遺書。楊母連忙報警,最終在海面找到楊父的遺體,但一切已為時已晚。
在失去父親之後,楊麗娟的追星念頭並未消散,她堅定地表示必須替父親完成願望,和劉德華再見一次。她回憶與劉德華合影的那一瞬間,激動地告訴偶像自己是來自內地的粉絲,卻沒有機會與他多說幾句。楊麗娟的母親在丈夫去世後,認為他的犧牲沒有意義,但認為所有努力都是為女兒的快樂,並反對外界的指責,認為丈夫的犧牲不應白費,更為女兒的執著感到驕傲。
劉德華此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每天接到成百上千個粉絲威脅電話,聲稱若不能見到他將會自殺。為了防止悲劇再現,他的生活變得無比緊張,不得不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經過幾周的努力,他才逐漸平復心情。
時間流逝,楊父去世後的第五年,楊麗娟接到一家媒體公司的邀請,獲得了工作機會。在那裏,她過上了愉快的日子,主要負責檔整理和辦公室清掃,月薪3000元。與許多熱愛藝術的同事們共度時光,她的生活逐漸豐富起來。2013年,公司倒閉後,她開始在商場做導購員。
經過17年的時間,46歲的楊麗娟已經完成了蛻變。從曾經盲目追星的女孩,成長為一名務實的職場女性,她的經歷讓她明白了生活的意義。楊麗娟還成為了當地基督教教堂的唱詩班成員,因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投入被提拔為女低音部負責人。教堂的領導對她十分照顧,不僅教她樂譜的讀法,還幫她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
在反思過往中,雖然她曾因父親的過度寵愛心生不滿,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她逐漸理解了父愛的獨特表達。多年以來,除了同事之外,楊麗娟幾乎沒有其他朋友,日常生活簡單而規律,偶爾也會去商場挑選一些打折商品。盡管生活條件並不富足,她卻對現狀感到滿意,並開始回饋社會,用自己的經歷傳遞正能量,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楊麗娟表示,她不再向外界展現悲傷的一面,坦言自己就是她自己,經歷過追尋偶像的歲月。如今的她對未來沒有過多期待,認為單身生活也挺好。倘若楊父依然在世,看到女兒如此踏實地生活,心裏想必會暗自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