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尋夢相聲路:於謙的艱辛歲月與永不放棄的信念

2024-03-27娛樂

童年歲月的點滴

「相聲的興衰榮辱,與我無關」,這句話竟出自於相聲大師於謙之口,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讓他對自己的事業如此失望呢?

提起於謙,人人皆知,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和身份。他是與吳京、馬未都如影隨形的好友,更是北京搖滾協會的副會長。當他遇見他的妻子時,她只有19歲,而他已經29歲。可以說,即使沒有郭德綱,他也會有精彩的人生。然而,正是因為郭德綱,他開始看清人性的卑劣。

1975年,在繁華的北京胡同裏,一個六歲的男孩,左手抱著蛐蛐,右手提著鳥籠,看起來悠閑自得。這個男孩就是於謙。然而,他並不是住在父母家,而是被送到了姥姥家。這一切都與他父母的工作有關。

他們都來自於知識分子家庭,在當時的社會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父親是大港油田的負責人,而母親是一位化工專家。然而,由於祖國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父母無法照顧於謙,於是他被送到了姥姥家。

在姥姥家,於謙被五個姨媽百般呵護。這些女人天生具有母性,對於像瓷娃娃一樣可愛的於謙格外寵愛。他想要什麽花鳥魚蟲,她們都會買給他。於是,在幾個女人的呵護下,於謙漸漸變成了一個愛養鳥的「小老頭」。然而,提著鳥籠整天遊蕩也並非長久之計,因此當他偶然聽到有人說相聲時,立刻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觀察了幾天,發現相聲和他之前喜歡的養鳥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渴望引起他人認同的方式。於是,他萌生了學習相聲的念頭。然而,他的決定遭到了姥姥的反對。因為他還沒有完成中學學業,怎麽可以去學相聲呢?但於謙倔強的性格讓他不顧一切,發誓要學相聲。最終,姥姥無奈地同意了,將他送到了北京戲曲學校的相聲班。

然而,不久之後,王世臣老師就叫來了姥姥,讓她將於謙帶回家。原來,也許是因為於謙之前慣於懶散,他總是一知半解。王老師教給他的每個知識點,他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雖然王老師想多教他一些,也許他會有所進步,但無論怎麽教,於謙就像一塊不開竅的木頭。於是,王老師只能寫下了四個字批語。通常情況下,這種情況下,於謙應該認清現實才對。然而,他卻更加努力地學習相聲,不斷重復練習。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李金鬥。

李金鬥覺得於謙很有毅力,於是決定傳授他技藝。盡管沒有正式拜師,但李金鬥一直在指導他。於是,於謙在李金鬥的培養下,才華逐漸展露。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金鬥除了教給他相聲技藝,還傳授了他喝酒的壞習慣,這就是後來「抽煙、喝酒、燙頭的謙大爺」的由來。

然而,或許是因為內心的愧疚,李金鬥決定為於謙做一件事。那就是正式拜師。相聲藝術非常重視師徒關系,想要入行,必須先拜師。

然而,李金鬥覺得自己並不適合繼續擔任於謙的師父,於是,他找來了石富寬。於是,石富寬成為了於謙的師父,使他正式踏入了相聲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