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從爭議走向爭議

2024-07-31娛樂

出品|虎嗅ESG組

作者|陳玉立

頭圖|X

2024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令不少人驚嘆其美,但在社交媒體上也引來不少爭議,評價兩極。

有人在轉發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有人在法國總統馬克龍社交帳號下表達不滿……

圖源:X

這些誇贊與批評,直接指向的就是此次開幕式的總導演,湯瑪斯·喬利。

這當然不是他面對的第一次爭議與「撕裂」。

有爭議的總導演

湯瑪斯·喬利於1982年2月1日出生於法國魯昂,他在年輕時便對戲劇和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決定將其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為了實作這個目標,他進入了國立高等戲劇學院進行專業的戲劇學習。

畢業後,湯瑪斯·喬利在戲劇界逐漸嶄露頭角。他的導演風格以其視覺效果、創新性和對經典作品的現代詮釋而受到廣泛贊譽。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執導的莎士比亞戲劇【亨利六世】(Henri VI)。這是一部耗時18小時的宏大敘事劇,共分為三部,其不僅獲得了法國戲劇界的高度贊揚,也為他贏得了包括莫裏哀戲劇獎在內的多個獎項。

與其他戲劇導演不同, 湯瑪斯·喬利獨特的優勢在於獨特的視覺風格和創新的敘事手法。 他常常將經典作品進行大膽的重新演繹,透過視覺效果、燈光設計和多媒體手段,創造出富有現代感和視覺沖擊力的戲劇體驗。

例如,他執導的【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中就將不同的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包括音樂、舞蹈、電影和視覺藝術。跨界合作和多媒體的運用使他的作品更加豐富和多樣化,能夠吸引不同「口味」的觀眾群體。

此外,湯瑪斯·喬利的另一大風格是 在作品中融入社會議題, 如性別認同、性取向和平等權利等等,他還在戲劇作品中融入了許多性少數人群的角色。喬利本人,曾公開承認自己是性少數群體。

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對我而言,劇本是古典還是當代風格,不是我選擇它的核心原因。重要的是,任何一部劇本都能夠以一種當代的方式來詮釋,從而延伸出當下的意義。戲劇是我們進入現實世界的一個重要入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代社會。」

就像此次開幕式一樣,他的戲劇風格也曾遭到諸多批評。一些評論者認為,Jolly在其作品中過度強調社會議題,如性別認同、性取向和平等權利等,這將導致作品的藝術性被政治正確性所淹沒。他們認為戲劇應更多地關註藝術表達和情感共鳴,而不是成為社會和政治議題的宣傳工具。

網友制作的對比圖,圖源:X

尤其是那些對傳統戲劇有較高期待的觀眾,他們認為湯瑪斯·喬利的改編和對社會議題的引入毀掉了那些經典戲劇,破壞了原作的經典性和歷史感。

著名左翼媒體【Libération】還曾在湯瑪斯·喬利被選為開幕式導演後發表了一篇評論,作者Ève Beauvallet在文章中嘲笑了湯瑪斯·喬利的「浮誇美學」,稱表演者「打扮得像從The Cure樂隊演唱會中走出來的哥特妖精,尷尬的場面讓人想起了20世紀最拙劣的戲劇課」。

法國「撕裂」的縮影

對開幕式「撕裂」的討論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法國如今分裂的社會。從50年代開始,法國就不斷放開對前殖民地的移民限制,吸引廉價勞動力。1976年,法國政府又出台家庭團聚制度,允許勞工的妻兒也到法國定居。

結局是移民及其後代大約占法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包括了從北非、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歐等地來的移民。

但問題在於,盡管部份移民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功,但大部份人仍然受困於低收入和不穩定的工作中。移民群體也經常居住在城市邊緣的貧困地區,這些地區的住房條件較差,基礎設施不足,社會服務不充分,進一步加劇了移民與本地居民之間的社會隔離。

雖然法國政府在移民政策上采取了多種措施,包括控制非法移民、促進合法移民的社會融合以及打擊歧視和種族主義。然而,這些政策的效果常常受到質疑:一部份人認為移民對法國社會和經濟帶來了積極的貢獻,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勞動力市場的活力;但另外一部份人卻擔心移民會加劇社會福利系統的壓力,增加犯罪率和社會不穩定。

但作為藝術家的湯瑪斯·喬利非常認同法國社會的多元。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道:「法國是一個不停被建構、解構和重建的國家,它的血脈如今依然‘存在’。」他認為,這種活力助長了法國著名的抗議和罷工,這是法國不斷重新審視其身份和價值觀的表現。

無論其戲劇作品還是此次的開幕式, 文化與價值觀的沖突才是「撕裂」的誘因。

馬斯克對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的評價,圖源:X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