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這部電影之後,周星馳成為了「喜劇之王」

2024-08-31娛樂

這部電影之後,周星馳成為了「喜劇之王」

周星馳的影迷等了一年又一年,他還沒有新片出來。

但好訊息是,【食神】要重映了。

這部1996年上映的電影,當年極為賣座,斬獲年度票房第二。 盡管在周星馳的整個作品譜系中不是被現在觀眾討論最多的一部,但在我看來,卻是標誌周星馳走向完全個人表達的成熟之作。

如果你已看過很多遍【食神】,再看一遍仍會感慨,為什麽這個故事如此吸引人?如果你是新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依然會被28年前這部電影的思想打動——它所對映的社會現實和人情冷暖,至今看來都像一則尖銳而時髦的寓言。而這也正是周星馳在港片輝煌時期留下的獨特銘印,他的喜劇,百看不厭,歷久彌新。

【食神】講述了一個過氣大廚重回巔峰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軌跡,正是周星馳本人所經歷的平行現實。

1995年,【大話西遊】預算超支分兩部上映,票房慘敗。曾屢獲票房冠軍的周星馳,被批評為「文化垃圾」的制造者,遭到市場唾棄。電影之外,他因與朱茵緋聞、向太關系不和也引來頗多爭議。周星馳的市場號召力、創作力和個人品行都遭到質疑,正如【食神】中的史蒂芬·周,一朝從雲端墜落。

從「高處不勝寒」,到「鹹魚再翻身」,這個故事似曾相識。早在1992年【武狀元蘇乞兒】中,周星馳所飾演的蘇乞兒,就與【食神】中的史蒂芬·周有頗多相似之處。只不過一個在武界,一個在食界。蘇乞兒從衣食無憂到被小人陷害再重新振作,「食神」也復制了相似的路線,來了個爽文逆轉。這個故事模型,周星馳駕輕就熟。

但與【武狀元蘇乞兒】不同的是,【食神】明顯在情節設定和價值輸出上變得簡約精練。 【蘇乞兒】中有許多枝枝杈杈的部份,或為增強喜劇效果,或為討好觀眾,聚焦在蘇乞兒個人的成長線並不十分鮮明。而經歷了【大話西遊】的挫敗後,周星馳似乎完全領悟了如何表達自己對命運的哀嘆——他不再局限於局部的情感關系,父子情、兄弟情或愛情……這些都不是使人物命運發生改變的關鍵契機。契機有且只有一個:對自我價值的追尋,在某個時刻激發出超越技藝甚至生死的能量——這個主角才得到了天命一般的啟示,無往不利,終於走出了自己的路。

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大話西遊】(兩部)中,500年的愛情故事要講的也是一場個人修行。

但當時的周星馳似乎有太多話要講,有太多道理已悟在嘴邊,他還沒有找到「合適」(被當時世人接受) 的方式。【大話西遊】正是周星馳轉型從表演喜劇向「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的節點。習慣了看他無厘頭大笑的觀眾們一下子沒法接受:他開始講道理了,他流淚了,他不再好笑。

經過【大話西遊】的市場檢驗,周星馳似乎領悟到,「退一步海闊天空」。你們還要好笑的我,我有;但我要更強烈表達我的價值觀,我要到故事裏講透。

【食神】開啟了周星馳真正純屬的個人喜劇風格。既有跌宕起伏的戲劇沖突,又有啟迪人心的情感力量。誇張的動作表演依然是周星馳的拿手範式,但他有意減少了——與【唐伯虎點秋香】對比,明顯你可以感到那種漫畫式的表演動作已不再是【食神】的核心。

谷德昭、薛家燕、林雪、黃啟文等一眾配角繼續承擔市井幽默的職責——正如【少林足球】【功夫】中各個鮮亮的小角色——但主角周星馳,他的任務不再只是逗笑觀眾。他要讓觀眾感受到苦和悲,笑著流下眼淚。

人們常說「喜劇的核心是悲劇」,這很抽象。

但在成功甚至偉大的喜劇演員那裏,卻十分具體。

卓別林 代表作【城市之光】的開頭,流浪漢從城市雕像上睡了一夜下來,市民們一邊歌頌和平的城市精神,一邊面對衣衫襤褸的流浪漢的屁股——他卻正是這座城市的另一面雕像。

而【少林足球】的開頭,周星馳現身,在一個商業廣場前劈叉著站起身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強手就在這不起眼的街巷處,被高昂著頭顱的城市精英們無視,只因他貧苦、他不過是個平平無奇的拾荒人。

周星馳與卓別林有太多共通之處。早年貧苦的經歷,為他們整個藝術生涯貢獻養分。特呂弗說,卓別林「雖然不是惟一一個描繪饑餓的導演,但卻是惟一一個曾經切身體會過饑餓滋味的人」。

這也正是周星馳能夠在最廣大層面引起人們共鳴的基礎。 當【食神】中的史蒂芬·周流落街頭,他在廟街的齷齪小巷裏不省人事,有人經過隨地小便,有老鼠經過若無其事,他卻安然躺在地上,真正像極了潦倒的人。而小巷外的廟街上還有另一番火熱景象——那裏也比拼著「食神」,誰家的菜好吃,就直接決定了他們明天是否還能活著。因此我們看到真正底層奮鬥的狀態——不是「我想如此」,而是「我不得不如此」。關於生存的遊戲,每天都在街頭上演,史蒂芬·周終於找到了精神上的同盟:你我都是鹹魚,只有靠這共同的生存欲一起翻身。

在【食神】之後的【少林足球】【功夫】中,底層人聯合起來做高手,已成了命運決戰最強的一味猛藥。一個人翻身好看嗎?好看。但假使一群人都能翻身?分外好看。

「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這是史蒂芬·周的領悟。電影之外,周星馳何嘗沒有察覺,正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角色,為電影註入了生動的細節,亦使核心脈絡走向更開闊的天地,爆發出核彈般的能量。

【少林足球】中歪瓜裂棗的足球隊,踢出了難以置信的動作;【功夫】中的「豬籠城寨」藏了千千萬萬個高手,現身的不過是其中一二。「弱水三千取一瓢飲」,【食神】裏那一瓢,就是「黯然銷魂飯」。周星馳悟出了「大道至簡」,最不起眼的恰恰是最可以做到極致的人和事,引領他向電影創作的更高處去。

在世俗層面,周星馳和卓別林一樣,有千千萬萬種方式,將人和物置於邊緣,使人們發笑。所謂的「無厘頭」,就是莫名其妙的邏輯,在他們的電影中表現為一種理所當然,也是對命運之神始終嘲弄的接受。

卓別林能把桌上的皮鞋當成一頓牛排美美吃完,周星馳也能把撒尿牛丸當作乒乓打一場街頭比賽。食物在他們眼中,既是用於飽腹的物體,也是幸福其他含義的象征。因此「黯然銷魂飯」包容了更廣闊的語意,撫慰人心的溫暖、個人生命的領悟、還有至死不渝的愛情,都可以為這一碗平民飯賦魂,講出層層疊疊的含義。——而廣大觀眾所能理解的,即使不是最悲哀的那部份,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飯,已經是最好的符號。它可以直接打通人心,勾起人們最普遍的共鳴。這正是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之後明白的,世俗和神性可以連結,但連結無需高深復雜的事物,只需要一個最簡單明了的東西。

【功夫】中的棒棒糖,【少林足球】中的包子,不都是【食神】「黯然銷魂飯」的變身?但它們各有各的故事,也各有各的神性。最終人們記住的,是不同的微笑和淚水。在技藝的演變中,周星馳終於達到爐火純青——他講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是大多數人都能感動的故事。

對了,【食神】中還有一點好看卻沒有被人在意的元素。功夫,你看到了嗎?當周星馳將少林武術融入那一碗「黯然銷魂飯」,他所帶來的不僅是漂亮淩厲的動作表演,還有對功夫始終掛念、推崇、一以貫之的決心。

你或者可以將周星馳的大部份電影都理解為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熱愛功夫的平民,在神話、武俠、餐飲、足球等各個領域都用了功夫;

終於,他成為了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