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怪不得於正敢說自己的劇服化道好,歡娛劇裏的服裝都有點東西

2024-09-08娛樂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出圈,中華文化再度引發全球熱議。

實際上,中國的電視劇,尤其是古裝劇,在國外早就火透了,尤其在東南亞,各大視訊平台頭條,基本上都被國內古裝劇占據。

一方面,中國古裝劇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能激起儒家文化圈國家的共鳴和喜愛。

另一方面,中國有不少影視公司,認真做劇,服化道求精求完美,誰看了不說一句:絕了!

這裏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歡娛影視。

而業界也看得見歡娛影視劇集制作上的用心與堅守,在2024年廣電AIGC創新大會上,歡娛影視榮獲「數融新質」2023-2024廣播影視建設示範單位,同時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楊樂女士憑借對行業發展的深刻洞察,榮獲廣播影視業突出貢獻建設者稱號。

【皓鑭傳】【驪歌行】【墨雨雲間】都是歡娛影視出品的具有深厚文化特質的劇集,秉持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從璀璨歷史長河中汲取靈感與精髓之道,將傳統文化巧妙地將之融入影視敘事之中。

歡娛影視「影視+非遺」的創新模式,是開創性的,也讓中國故事,火遍了全世界。

在最近的亞洲內容大獎上,【墨雨雲間】就獲得了最佳原創OTT大獎提名,這項非凡成就的背後,是歡娛影視對中華文化的細膩解讀和精致呈現。

以【墨雨雲間】中的珍珠妝為例,播的時候就在互聯網上討論度很高,美妝博主仿妝,歷史博主考據,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妝造!

於正一直說,自己的劇服化道好。這也是他作為歡娛影視創始人,一直秉承的理念與堅持。很多歡娛的電視劇,我們都能從服化道中汲取充足的文化養分,從而產生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就像【驪歌行】。

【驪歌行】中的服裝設計更多地強調了功能性與美觀性的結合。劇中,透過對不同材質的巧妙運用,展現了古代服飾的實用性和舒適性。

【驪歌行】中的服飾在制作過程中還采用了很多非遺工藝,讓人嘖嘖稱奇。比如紮染,漢族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份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驪歌行】中不少衣服,都能明顯看出,使用了紮染工藝。

還有絨花,因其特殊的手法直到現在都無法用機器生產,只能手工制作。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再比如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

因織造過程極其細致,摹緙常勝於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極為稀少,是當今織繡收藏、拍賣的亮點。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盛名。

還有以明朝為背景的【玉樓春】,其中的一件服裝的制作靈感來源於【百子圖】。

要知道,百子圖在明清時代特別受歡迎,南京博物院藏有光緒皇帝結婚時繡的喜帳,上面繡的正是百子圖。

雲錦省級非遺傳承人楊玉柱也曾用雲錦技藝,復制過一塊清代大紅地百子圖織金妝花緞,現館藏於南京雲錦博物館。

實際上,將百子圖繡在衣服上的百子衣,才是真正應該壓箱底一件的奢侈吉服,比婚紗什麽的高貴多了。

對於中國傳統女性來說,多子意味著多福,出嫁時的嫁妝單子裏,百子服和百子帳是來自家族的一種祝願:恰如翠幙高堂上,來看紅衫百子圖。

百子衣的制作工藝,紛繁復雜,繡的不僅僅是普通紋樣,而且是活靈活現的小娃娃,小娃娃需有生氣,靠的是匠人的本事和審美。而在【玉樓春】裏,這種衣服的華美和魅力,就被展現到淋漓盡致。

說起明代,還有一部歡娛的劇,也了不得,那就是【尚食】。

【尚食】完全體現了明代宮廷不同品級的服飾與紋飾,讓我們對明朝王公貴族和平民的服裝區別,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

比如,劇中有明成祖朱棣賞賜大臣楊榮、金幼孜二品金織纻絲衣一襲的情節。

金織衣屬於皇室貢品雲錦中的一種織造工藝,繡有龍、鳳、蟒以及吉祥圖案,也會織金絲,通常稱為織金。

明代皇帝喜好賜服,以示恩榮,我們知道,明代服飾體系中,賞服包括蟒衣、鬥牛、飛魚等。而「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禦袍相肖。」

【尚食】中,就有永樂皇帝給大臣賜該件服飾的情節。

另外,【尚食】裏,還有一些關於補服的鏡頭,明代官員有補服制度。官服中在常服胸前、背後繡有禽獸圖案的補子,稱之為補服。

補服圖案也用來區別官員職位高低,不過,補服有個重要特點,那就是它只屬於官員服飾。這些,在劇中都事無巨細地體現了出來。

結合這些看,不得不說,歡娛做的劇還是有品質在的。如果細細咂摸,會從中尋到歷史的脈絡和文化的醇厚。

帶著這些細節再去看劇,仿佛人物和故事都活了起來,就像我們穿越到古代,看到了曾經的一隅,那種感覺,甚是奇妙。

希望以後歡娛能有更多這樣精致的電視劇,既提高我們的審美,也幫助我們汲取文化養分,認真了解和發揚我們自己的中華文化。

總有一天,華流就是頂流,中國文化火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