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今年春節檔有啥電影值得看?

2024-02-04娛樂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過年的氛圍也越來越濃郁。

高鐵站裏擠滿了等待回家的打工人,大街小巷裏再次響起熟悉的「我恭喜你發財」,各大APP也都換了紅色皮膚等著迎春送福,再看春節檔電影也熱熱鬧鬧地開始宣傳了。

今天索性盤點下春節檔有啥電影值得看。

【熱辣滾燙】

【熱辣滾燙】是今年春節檔裏我關註最久的一部電影,講一個宅女成長為拳擊手的故事。

導演和主演都是賈玲。

三年前的春節檔,【你好,李煥英】狂攬票房,一舉把賈玲送上了全球票房最高女導演的位置。(芭比的導演格蕾塔現在打破了記錄)

當時大家都很期待後續,結果她閉關去了。

閉關幹啥呢?

減肥,然後拍這部【熱辣滾燙】。

前幾天,她發微博說瘦了100斤,變成了拳擊手該有的樣子。但為了不破壞驚喜,一直沒公布瘦了的照片,想把懸念留到電影裏。

賈玲過去的形象一直是大碼喜劇演員,很多笑點和特色都來源自己的身材,所以減肥對她來說沒啥收益。但為了電影的呈現,她堅持。

而對藝人來說,保持曝光很重要。現在賈玲寧願犧牲曝光,不參加各種活動,也要把訊息捂下來,能感覺到對電影非常上心。

根據劇情來看,女主在電影前後期,要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對比很鮮明。

前期是混吃等死的宅女,「喪」的具象化,滿身贅肉,生活邋遢,拒絕社交,頹廢無趣。

專註於拳擊後,她的精氣神都變了。眼神變得有銳氣,體態變得挺拔,人也有了目標。

現在網上翻個底朝天也只能找出這樣一張跳繩的照片,實在好奇賈玲最後呈現的效果。

預告片裏還有一段,鏡頭聚焦在一個纖細的背影上,我當時還詫異:賈玲瘦成這樣了???

結果一回頭,原來是張小斐。

感覺同時致敬了李煥英裏的經典回眸。

也很想看看她倆這次能不能擦出新的火花。

關於這部電影,賈玲有過一段描述: 「跟減肥無關,和拳擊關系不大,講的是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學會愛自己的故事。」

我一下就覺得她找到了重點——電影要強調的絕不是減肥或拳擊,而是一個人的自我成長。

只有這樣才能引發更多人的真實共鳴。

坦白說,這不是一個很輕松的故事。

但看現在的演員陣容,再加上春節檔期,肯定是有喜劇元素的。怎麽讓笑點渾然天成地融入到一個略顯殘酷的現實故事裏,也是看點。

不過我還是挺相信賈玲的。

畢竟【你好,李煥英】就做到了這點。雖然是有些沈重的題材,但和笑點中和得很好,讓人一邊哭一邊笑,還能把道理聽進去了。

現在就看瘦了100斤的賈玲如何能用【熱辣滾燙】, 再次講出一個好故事吧。

紅毯先生】

之前刷到一段視訊,標題寫著「劉德華和寧浩片場吵得好兇」,還以為出什麽事了呢,結果鏡頭一轉才知道原來是【紅毯先生】的花絮。

立刻把我的興趣勾起來了。

看了下電影簡介,感覺大家在這片子裏幾乎都是本色出演。劉德華演一個從影四十年的香港天王巨星,而寧浩就直接出演合作的導演。

整個故事講的是他倆合作拍攝農村題材影片,從而引發的一系列鬧劇。

現在放出的預告也讓人浮想聯翩,每一幕都覺得怪有意思的。

你看這豬,都直接上桌了。

荒誕的還有這一幕。

為了演好農民,天王決定去體驗普通人生活,於是他決定——讓助理給自己訂個三星酒店。

當了天王怎麽就理解不了普通人了呢?

感覺這電影就是非常典型的寧浩風格,荒誕中透露著真實。

寧浩的采訪裏說了,這片子的內核很簡單,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錯位的問題。之所以把故事背景放置在娛樂圈,只是因為這裏的故事他更熟悉,更容易拍得真實。

他還說了,寫這個劇本的時候腦子裏想的都是劉德華,是想送他一個禮物。

不得不說,這禮物的份量著實挺重。

想想兩個人也蠻有淵源——寧浩的成名作【瘋狂的石頭】,就是劉德華投資的。

當時劉德華做了一個叫「亞洲新星導」的計劃,是為了扶持新導演,在全亞洲範圍內挑6名年輕人,資助他們拍電影,其中就包括寧浩。

寧浩也憑借這部電影一戰成名,口碑票房雙豐收,成了現在電影圈的中堅力量。

後來寧浩效仿劉德華,也發起了一個扶持導演的計畫:「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推出作品就包括路陽的【繡春刀】、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

接著這條線挖下完,你會發現這幫人還在持續不斷地挖掘新導演,包括郭帆、饒曉誌這一批現在已經有名有姓的導演,都是受益者。

因為自己曾經接過別人的傘,所以也要這份善意和支持傳承下去。這種心意就讓人動容。

於是再看這部電影,更有意義了。

而且話說回來。春節檔電影沒有劉德華,就像過年不聽「我恭喜你發財」,多少缺點靈魂。

既然如此,更要去看劉德華和寧浩這組老朋友, 如何在【紅毯先生】裏「好好溝通」。

【第二十條】

前陣子的微博之夜,頒出了兩部「微博最受期待春節檔電影」,一部是【熱辣滾燙】,另一部就是張藝謀的【第二十條】。

定位是現代喜劇,講的是雷佳音扮演的掛職檢察官在家庭和工作裏處處受挫的故事。

乍一聽,大家可能覺得這片子太不張藝謀。

畢竟他以前的片子大多是嚴肅題材,要麽講歷史講文化,要麽搞視覺表達展現現實主義,冷不丁看他拍了個喜劇,很難不覺得意外。

但我覺得張藝謀的風格沒那麽好定義。

他是一個能跟著時代環境發揮自己特色的導演。 經濟發展、行業進步的時候,他拍大場面的商業片,直接拉高標準;需要抒發家國情懷的時候,他又能拍主旋律片,緊跟潮流。

要不人家怎麽被叫做「國師」呢。

就連喜劇,也是他早年就嘗試過的型別。誰能說【有話好好說】不夠經典呢?

說白了,喜劇只是一種表達形式,嚴肅的故事和深刻的討論同樣可以依托喜劇存在。

再看【第二十條】。

電影片名源於【刑法】第二十條,講的是「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綜合界定。

背景也很現實。

雷佳音演的檢察官本來像條鹹魚一樣,就想混日子等轉正,沒想到被意外卷入各種事件。

他兒子見義勇為,把校領導的兒子打了。

校領導想要討個說法,結果當媽的看不下去,義憤填膺,直接補刀把領導揍了。

一琢磨就知道,故事輕松不了,也逃不離真實生活中的種種權力、階級與矛盾。

恐怕電影真正想要討論的,還是人情與法理、公平與正義這類現實的問題。

所以電影的內核還是現實主義。

正如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它只是以幽默的方式,透過各種插科打諢的言語,進行展現罷了。

這不是挺張藝謀的嗎?

他拍電影的尺度一貫很大,當代劇尤其。最近上映的一部【堅如磐石】,講的是掃黑反腐,拍的是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

【堅如磐石】殺青後,耗時四年才艱難過審上線,內容經過了反復刪減。經歷過這一出,張藝謀或許會對內容有更精準的把控,知道如何在過審的前提下,完成更多不一樣的表達。

到時候就去看看張藝謀的【第二十條】, 表達夠不夠諷刺、內容夠不夠辛辣吧。

【飛馳人生2】

馬麗在隔壁和雷佳音已經組上CP了,她的老搭檔沈騰也沒閑著,今年又當回了「賽車手」。

沒錯,時隔5年,【飛馳人生2】終於來了。

一開場就解開了第一部留下的謎題,駕駛著剎車失靈的汽車沖向大海的張弛,沒死。

但也沒活得很好。

前冠軍也得討生活,只好在駕校裏當個教練這樣,坐在副駕駛上喊喊倒車、換擋、給油。

還得提醒,油別給太多。

昔日巴音布魯克之王混成這樣,能甘心嗎?

當然不能。

於是當有人主動提出贊助他再次參賽的時候,他組起個雞飛狗跳的隊伍,火速奔赴賽場。

都說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他們這隊伍更不逞多讓,科目二沒考過的都被趕鴨子上架。

必然是會笑料百出的。

現在光是看預告片都能感受到韓寒式的密集段子轟炸,但也能想象,幽默背後無法隱藏的是張弛對賽車的熱愛,是那顆依舊飛馳的心。

我總覺得韓寒這些年的電影,其實反復在講同一個故事。無論是【四海】,還是【飛馳人生】,包括更早期的【後會無期】。

講的都是人在告別自己的理想國後,該如何和現實和解,該何去何從的事。

對【四海】裏的年輕人而言,理想國是浪漫的、充滿幻想的家鄉小鎮;而到了「賽車手」張弛身上,變成了前冠軍手的驕傲和光環。

因而這些電影看似一場鬧劇。

卻在扯下巨大的遮羞布,把那些殘酷的真實的黑色幽默的那些東西,給你看。

所以看他拍的電影,你會笑,但笑著笑著就會情難自禁地陷入沈默。

為什麽沈默呢?

為越長大越平凡的自己,為越追逐越遙遠的未來,還是為了這五味雜陳的寡淡人生。

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前看韓寒的小說,他愛寫叛逆的人劍走偏鋒;現在他拍電影,也沒差太多。

這麽多年,他還在堅持那種空中樓閣般的理想主義,讓一個個主角為了熱愛浪跡,遠走天涯。

但同時,他又會情不自禁地,給他們安排一個看似現實的超現實結局。

仿佛這樣就能越過某些無從跨越的鴻溝。

所以去看他的電影,很像是去看過去的自己,是在看年少輕狂的我們如何對著未來射出子彈,再看那枚子彈如何擊中中年人疲憊的眉心。

那麽這一次,看看【飛馳人生2】能不能延續韓寒一如既往的 黑色幽默和意氣風發。

【我們一起搖太陽】

看名字可能挺多人不知道的,但提到導演韓延,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

作為韓延「生命三部曲」的終章,這電影突然空降春節檔,蠻多人都覺得意外。(前兩部是【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

這部電影是他一貫擅長的生命題材,講的是兩個身患重癥的年輕人相互約定的故事。

我看了原型故事,很感人。

一個尿毒癥晚期的女孩想活下去,醫生說只有一個辦法:換腎;

一個骨髓瘤復發的男孩放棄了生的希望,但苦於找不到人照顧自己的父親。

兩個走投無路的人一拍即合,達成了沈重卻又特殊的交易——「等我死後,就給你我的腎,你不需要照顧我,但請務必幫忙照顧我的父親。」

想不到,感情的發生比病痛來得更突然。

同為病友的經歷讓他們越來越親密,直到感情終於淩駕在交易之上。 可當一個人的死才能開啟另一個人的活路時,他們該如何取舍呢?

這就成了電影想要講述的話題。

目前的預告放出了兩組截然不同的鏡頭。

一段是初識。

兩個人認識就是一場誤會,一個以為對方是跟蹤犯,一個以為對方搞器官買賣。

另一段是婚禮。

即使不知道還能在一起多久,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陪伴,提供彼此需要的愛。

我覺得韓延非常會拍這類人群。

他鏡頭裏的病人們很真實,沒有那種渾渾噩噩等待宣判的絕望, 而是像普通人一樣,有正常的生活、變化的情緒,有自己的愛與欲望。

重病確實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巨大陰影,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只能停止生活。

更多時候,他們不是躺在病床上郁郁寡歡,而是用盡全力地生活,給自己一個又一個小目標,只想多活一天,再多活一天。

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失去色彩,而是和普通人一樣,雖然有灰色,但也能看到五彩斑斕。

大家的生活不都是這樣的嗎?

有無限色彩,也有無窮滋味。

很多人覺得這樣一部催淚電影放在春節檔不那麽合適,「大過年的,應該看點開心的」。

但換個角度看,或許也是因為韓延對這電影特別有信心,所以才另辟蹊徑呢。

期待看到 兩個真實的人以及一個動人的故事, 為「生命三部曲」迎來美好終章。

感覺今年春節檔這些電影,還蠻百花齊放的。

有溫情的也有搞笑的,有女性題材也有生命故事,每年一部的熊出沒也沒有缺席,應該能適配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主打一個其樂融融。

想起去年春節檔,雖然存在一些爭議,但是整體票房數據非常可觀,對電影行業也很鼓舞。

期待今年也能延續這樣的輝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