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會畫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4-03-25國風

這個問題就像在問「會呼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樣。

剛會拿筆的孩子都能選擇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劃線,一個雙手靈活的大人理當更會畫畫。

什麽叫「會畫畫」?

你看到什麽,想到什麽,用圖畫的方式在紙上表現出來,這就是會畫畫。

難道畫出來不好看,這不算「會畫畫」嗎?

就像我說話難聽,別人說我「不會說話」,那也是指我「不擅長說別人愛聽的話」,而不是指我沒有說話的能力。

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擅長」畫畫,但所有人都一定「會」畫畫。

我特別希望所有人都能勇敢地、積極地開發自己在藝術表達方面的能力。

如果只追求做個漂亮的畫面出來,ai技術足以幫我們實作。我們之所以還在畫畫,是因為我們仍需要透過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雙手去感知和表達。

如果結果可以憑借技術保質保量快速產出,與人工無異,那麽人工的過程和體驗就會顯得更加珍貴。

這就像世界上有我一輩子也聽不完的優秀音樂,但我高興或悲傷的時候還是得自己嚎幾嗓子—— 過程,對於每一個人都無可替代。

我一直覺得,在生產、社會和教育等各個層面,繪畫的過程性長久以來都被忽略了。 大家都更關註成果:對於孩子,畫畫的過程開不開心不重要,結果好看,能拿獎加分更重要;對於成人,畫畫能不能發朋友圈炫耀、能不能賺錢更重要;對於畫作本身,社會更關註它能不能套用、成本高低、輿論效應等等,導致大部份人畫畫的目的都不純。

有些人就非得把自己弄得苦大仇深的,總覺得自己畫的不好、沒天賦、自信心受到打擊,恨不得每畫一筆都求證一下「畫得對不對」,還喜歡問別人「畫成這樣算幾級的水平」「畫成這樣能賣多少錢」,別人隨口評價幾句都患得患失的。 這不是畫畫的體驗,這是被生活折磨到失去自我的體驗。

畫畫的主體是人,人的體驗都不好了,畫能好嗎?

對於繪畫過程和體驗的套用,近幾年也有個挺流行的概念,叫做「藝術療愈」,簡直把繪畫的過程性開發到了極致。在這個領域裏,藝術的結果不再重要。

比較知名的案例就有:

蒙特婁美術館(MMFA)的各大藝術治療合作計畫,針對人群包括但不限於艾爾茨海默病患者、厭食癥患者、自閉癥患者、讀寫障礙者、移民、無家可歸者、受過虐待的青少年以及殘疾人士等等,基本各個方面都涵蓋了。MMFA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自己的藝術治療師的藝術博物館。

國內的相關機構有:成都四院也有藝術治療計畫,主要有唱歌、繪畫、書法等形式;南京社群原生藝術工作室,致力於推動精神障礙者的康復、托養、就業。

藝術的創作過程在治療疾病方面都受到如此重視,用來提高個人的整體幸福感和生活品質還不是小菜一碟?

個人的生命是渺小的,對於個人而言,生命的意義也只在於過好這短暫又平凡的一生罷了。

畫畫,或者擴大一些說,所有品類的藝術創作,其存在不該只為精英階層服務,或賣出多貴的價格,而在於讓每個普通人都能關註並去尋找當下的點滴美好。

體驗畫畫,即使體驗一種精神的抽離。

畫畫的時候,我們終於不用考慮他人或社會的評價,專註於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賦予每一個平凡的瞬間以不平凡的意義。

總之,繪畫的體驗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從別人的回答也能看到,大家更傾向直接展示畫畫成果。題主的描述裏明明表達了對畫畫的好奇和喜愛,為什麽不自己拿起畫筆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