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鳩摩羅什:曾被囚禁17年,2次被逼破色戒,圓寂後舌頭化作舍利!

2024-03-11國風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名字永垂史冊的轉譯家與佛學大師,他就是鳩摩羅什。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輝煌,他的成就不僅體現在佛經轉譯上,更體現在對佛學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信仰的堅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鳩摩羅什的生平,領略他的偉大與智慧。

早年生活與學習經歷

鳩摩羅什出生於東晉時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他的父親是龜茲國的國師,而母親則是國王的妹妹,他算是出生於高貴的家庭。然而盡管他出身高貴,但鳩摩羅什的一生並非平坦。自幼聰穎的他,七歲便隨母親出家,開始了他的佛學之旅。

在龜茲國,鳩摩羅什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即展現出非凡的學識和智慧。他學富五車,才華橫溢,據說半歲能言,三歲識字,五歲閱讀經書。

而且他擁有驚人的記憶力,七歲出家後每天能誦讀三萬兩千字文,堪稱「日誦千偈」,顯示出超乎常人的天賦。

學修之路與佛學成就

盡管鳩摩羅什具有非凡的學識,但他並非安於現狀。為求得更深的佛學造詣,他在十二歲時隨母親前往印度,依止著名高僧為師。這段印度求學經歷不僅豐富了他的學識,更加深了他對佛教的理解。

鳩摩羅什在印度求學期間,不僅在佛法方面日益精進,還學習了各地方言與俚語,展現出他對不同語言學的濃厚興趣。 在那段時間裏,他也因在辯經中戰勝外道,而受到國王的禮遇,顯示出他在辯論方面的卓越能力。

大乘佛法的傳播與轉譯事業

後來鳩摩羅什回到了龜茲國,開始了他的佛教弘法之旅。他在龜茲國廣泛傳播大乘佛法,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與奉獻。他的言行舉止以及對佛法的精通,使得各國爭相邀請他前來弘法。 但他卻不為世俗所動,專心於弘揚佛法,這種堅定的信仰使他在佛教界名聲大噪。

然而鳩摩羅什最為人所熟知的成就,莫過於他的轉譯事業。鳩摩羅什轉譯的佛經涵蓋範圍非常廣泛,例如天台宗的立宗經典【妙法蓮華經】,禪宗的重要經典【金剛經】,三論宗的經典【成實論】,凈土三經之一的【阿彌陀經】,律宗的經典【十誦律】等等,都是出自羅什譯經團隊之手。

作為一位卓越的語言學家和轉譯家,他將印度佛教經典轉譯成漢語,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不僅轉譯了大量的佛經,而且對語言文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開創了漢譯佛經的新篇章。 他的譯作不僅在當時廣受推崇,而且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坎坷與自責:兩次破戒

鳩摩羅什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盡管他擁有卓越的才華和學識,但他在信仰與戒律的堅守上,卻曾多次遭遇挫折。據記載,鳩摩羅什在年輕時就曾兩次破戒,這成為他一生中的遺憾與自責之源。

一次是被前秦大擄獲時,呂光用酒灌醉將他灌醉,並與龜茲公主一起關進一間房間……鳩摩羅什最終破了色戒。據說羅什被監禁長達17年,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就這樣葬送在了荒漠中的涼州城。另一次則是,後秦將鳩摩羅什俘獲後,將十名舞女送給了鳩摩羅什,並逼其納娶。二次的破戒,使他深感愧對佛門,對自己的行為深感懊悔與自責。

晚年與傳奇

到了晚年,鳩摩羅什雖然已經在轉譯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仍對轉譯事業事業充滿了執著。盡管他預知自己即將離世,但他仍然努力地為自己的事業奮鬥,希望能夠將佛教經典傳承給後世。 並當眾發誓──「如若我所譯沒有錯訛,則我身體火化後,舌頭不會焦爛」。

最終,鳩摩羅什於公元413年在長安長逝,享年七十歲。他的去世不僅是偉大佛學家與轉譯家的離去,更是一段傳奇的終章。

他生前的誓言得以實作:他的舌頭在火化後並未焦爛,而成為舌舍利供奉在鳩摩羅什寺中,成為了一項奇跡,也是對他一生執著和奉獻的最好見證。

寫到最後

鳩摩羅什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勵誌。他以無比的才智和勤奮,將印度佛教的精髓帶入中國,同時轉譯了大量的佛教的典籍。他的轉譯成就不僅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使佛法得以在中國廣泛傳播,影響至今。以上就是鳩摩羅什的一生的具體介紹了,喜歡的朋友歡迎轉發和收藏。

參考資料【佛教人物簡介】、【佛教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