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臨清人呂才:開創唐朝音樂潮流之風

2024-03-11國風

□李學樸

呂才是唐代博州清平人(今臨清市),生於隋朝開皇二十年,卒於唐朝麟德二年。呂才精於樂律,他開創了唐朝音樂潮流之風。

尺八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吹奏樂器,由於呂才設計、制作了一套尺八,他被尊稱為「尺八之祖」。

呂才出身寒門,少好學、善讀,精通歷史、五行、歷算、醫藥、輿地、方伎、天文諸書,尤長於樂律。他曾任太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等職。呂才家世不顯,也無名師,但在青年時代就被舉薦,他在入朝之前,已是知名學者。他學識淵博,又勤於鉆研,因此在文化領域成就卓越。

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份,在中國古代極為重要。在宗廟、五郊、朝賀、饗食之時的奏樂,是任何朝代都不能忽視的。

在中國古代,每個王朝建立之初,首先要確立自己的雅樂。唐朝建立之初由於戰亂不斷,暫用隋朝舊樂,直到唐朝武德九年,李淵令太常少卿祖孝孫定大唐雅樂,兩年後的唐代貞觀二年修成。

唐朝貞觀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令祖孝孫與另外兩位樂律家王長通、白明達增損樂章,三人各持己見,難以定論。唐太宗要求侍臣尋訪更加通曉音律之人,中書令文彥博、侍中王珪、魏徵推薦了呂才。文彥博稱,呂才「聰明多能,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一聞一見,皆達其妙,尤長於聲樂」,於是呂才被征入朝。 當時呂才年屆而立,雖然初入官場,但從他被舉薦的情況看,他早已在音律方面有所建樹。

呂才將祖孝孫創作的十二和之樂偵錯至善。原來,祖孝孫根據【禮記】所說的「大樂與天地同和」,創作了十二和之樂,以效法天數。

祖孝孫去世後,另一位協律郎張文收發現祖孝孫所定雅樂十二和尚不完備,有些音韻也不和諧,唐太宗「乃詔有司釐定,而文收考正律呂,超居郎呂才葉其聲音,樂曲遂備」。張文收所說的不和諧音韻,由呂才偵錯至和諧。

隨後,呂才參與創作了音樂舞蹈【七德舞】與【九功舞】,他也是【七德舞】舞蹈的教授者。【七德舞】產生於唐朝武德初年,李世民在與勁敵劉武周的戰爭中獲得勝利。

隋朝大業十三年,鷹揚將軍府校尉劉武周於馬邑(今山西朔縣)據汾陽宮起兵反隋,而李淵當時為太原留守,有鎮壓之責,於是趁機起兵,不久建立唐朝。劉武周勢頭迅猛,占據了糧食、布帛儲備豐富的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地區,成為李淵的勁敵,多次戰敗唐軍。

唐朝武德二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受命征討,次年三月將之全軍擊潰。當時劉武周軍隊沒有積蓄,經常搶劫百姓,因而李世民勝利後,人們載歌載舞慶賀,有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寫了新詞,並傳唱開來,此即【秦王破陣樂】。

唐朝貞觀元年正月初三,唐太宗宴饗群臣時第一次演奏此曲,自此成為宴會雅樂。之後,在唐朝貞觀七年,唐太宗與眾人一起將【秦王破陣樂】改編為樂曲、歌詞、舞蹈相伴的【七德舞】。

唐朝跪坐奏樂陶俑

【七德舞】的音律由呂才協調,歌詞由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人改作,舞圖則是由唐太宗親自編制,稱為【破陣舞圖】。

尺八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吹奏樂器,【中國音樂辭典】有如下說明:「尺八,古代吹奏樂器。唐代已出現,相傳呂才善制此器。」

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呂才於唐代貞三年之前,就已制作一套(十二支)「與律諧契」的尺八,因此,他被尊稱為「尺八之祖」。

尺八是一種黃鐘管長度為一尺八寸的豎笛。【舊唐書·呂才傳】稱:「貞觀三年,太宗令祖孝孫增損樂章。孝孫乃與明音律人王長通、白明達遞相長短。太宗令侍臣訪能者……侍中王珪、魏徵又盛稱才學術之妙。徵曰:‘才能為尺八十二枚。尺八長短不同,各應律管,無不諧韻’。」

從魏徵說「(呂)才能為尺八十二枚,尺八長短不同……」可知,呂才當時制作了十二支長度不同的尺八。既然十二支笛管的長度各不相同,何以又叫「尺八」?原來十二支尺八管中的黃鐘管長度為一尺八寸,呂才就以黃鐘笛管的長度,來代替十二支笛管的名稱。尺八在魏晉之前稱笛,魏晉時稱長笛,唐朝始稱尺八。

唐朝建立以後,就有了「正雅樂」的要求。呂才當時設計並制作了十二支「與律諧契」的尺八,是為了正雅樂的目的,是毫無疑問的。

呂才設計的尺八和晉代荀勖設計的泰始笛一樣,一套都是十二支,都是對魏晉長笛的改進。

在音樂創作上,呂才既熟稔鄉曲民俚,又精於宮廷宴樂,在此基礎上又吸收了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等西域音樂元素,與中原漢族清商樂等音樂元素融會貫通編譜而成。這使【七德舞】舞曲營造出既有大漠曠野粗獷奔放的氣息,又有宮廷禦園優雅細膩的樂風,以一種全新的泱泱大唐音樂格調,一掃南朝傳襲下來的柔歌曼舞之習,產生了極強的藝術魅力。

諸多音樂史料對此給予極高的評價,【新唐書·禮樂誌】稱:「發揚蹈厲,聲韻慷慨」「聲振百裏,動蕩山谷。」

在【新唐書·禮樂誌】【舊唐書】【唐會要】等歷史文獻中,都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宴會群臣、宴迎客國使節時,演出這部歌舞大曲的盛況。史料描述:「入夜,太極宮裏燈火輝煌。在雄健激越的笛鼓聲中,頭戴銀胄,身披銀甲的一百二十名快士,手執劍戟踏節出場,由左圓右方的隊形漸漸散開,向各個方位有條不紊地交錯變幻隊陣,忽而變成群魚競遊的‘魚麗陣’,忽而變成宛若鵝鸛展翅的‘鵝鸛陣’,隨著又伸展兩翼演化成箕形,舞蹈‘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箕張舒翼,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像戰陣之形’,戰陣變幻中將士們疾徐擊刺,縱橫劈殺,灑脫的肢體、陽剛的舞姿,伴著激昂的吶喊,引頸高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這時,整個舞列裏金鼓鏗鏘,黃鐘合鳴,舞姿萬千,氣吞山河,把歌舞推至最高潮,就連觀舞的群臣及異邦使節也都感染,隨著節奏手舞足蹈起來。」

【新唐書·禮樂誌】形象地說道:「觀者皆扼腕踴躍,諸將上壽,群臣稱萬歲,蠻夷在庭者請相率以舞。」

這種每宴必舞、每舞必狂歡的盛況,在唐朝代代相襲。唐龍朔元年,唐高宗李治將【【七德舞】發展演化為【神功破陣樂】。唐玄宗李隆基又將其編演成幾百女子表演的【小破陣樂】。直至晚唐,幽州雜技女藝人石火胡還把【小破陣樂曲】改編成雜技節目,在百尺竿頭表演。「磚陣樂蓋溏之盛時樂曲,所傳至其末年」,流傳近三百年。

呂才的音樂成就不僅限於唐朝,他付出心血的【七德舞】【九功舞】還流傳到海外。

今天,陜西省歌舞劇院仍在演奏的【秦王破陣樂】和【唐代樂舞】,延續了呂才的成就。顯然,難以比擬的文化成就,使他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