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童書推廣人阿甲撰寫的【亮世界】書評,文中講述了阿甲眼中楊誌成的創作過程,也分享了這本繪本本身的魅力與韻味:「他讓一對圓貫穿於整本書的影像設計,透過背景色與圓中的色彩變化來表現時間的推移;而圓中的場景與文字呼應,同時也在大致講述一個連續的日常生活故事;臨近結尾,我們會發現那一對圓其實是小孩子的一對眼睛,整個世界被這一對童真之眼點亮!」
【亮世界】,作者:吳啟昇 著,美 楊誌成 繪,出品方:蒲蒲蘭繪本館,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年9月。
這是已故的華裔圖畫書大師楊誌成先生(1931-2023)最後繪制插畫的幾本遺作之一。我有幸在2022年10月1日去他在紐約哈德遜河畔黑斯廷斯的家中拜訪時,觀賞了這本書已完成初稿設計的原畫,並請楊先生親自介紹。這樣的經歷非常難得,也無法復制。請允許我在這裏為大家分享,也表達對楊先生的敬佩和懷念。
【亮世界】的文本出自圖畫書文字創作新秀吳啟昇。他能用凝練卻充滿詩意的語言,精準捕捉到幼兒純真卻也十分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文字很有畫面感,卻沒有太多細節,這恰好能激發為文字配畫的繪者,又能給對方留出足夠施展的空間。【亮世界】很好地示範了優秀低幼圖畫書文本所應當具備的質地:與幼兒特別親近的淺語,在回環重復的句式中推進,令人愉悅的舒緩節奏,萬物有靈的感受,回到自我的體驗,給人遐想的收尾留下長長的余韻——「我的世界又亮了」中的「又」字用得特別好,將一個從黃昏到夜晚、再到黎明的單線過程延展成美妙的迴圈,將「亮世界」變成所有日子都能感受到的美好感受。
不過,這樣的文本對於繪者也是很有挑戰性的,插畫藝術家不但要準確把握住文字所傳遞的感覺,還要用影像設計和豐富的圖畫細節來講述屬於自己的故事。否則,如此凝練的文本該怎麽配畫呢?我最初看到【亮世界】的初稿電子版時頗為驚喜,楊先生的整體設計讓我再次眼前一亮:他讓一對圓貫穿於整本書的影像設計,透過背景色與圓中的色彩變化來表現時間的推移;而圓中的場景與文字呼應,同時也在大致講述一個連續的日常生活故事;臨近結尾,我們會發現那一對圓其實是小孩子的一對眼睛,整個世界被這一對童真之眼點亮!
【亮世界】內文圖。
聽楊先生講解他自己的創作,實在是一件莫大的享受。一進入位於他家底層的創作工作室,我好像就已置身於一個十分有活力的藝術世界。實際上,當時將近91歲的楊先生,為了方便也為了完整實踐他想要體驗的遵行「陰陽五行」原理的生活方式,已經將工作室同時用作他的書房兼臥室。他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已經完全融為一體,而當時他正在同步創作10本書!——即使是年輕人也恐怕很難做到吧。【亮世界】的原畫草稿那天剛好鋪在他用來構思和創作的長桌上,所以我也直奔主題,請他先來講講這本書。
原來,初稿中前半部份畫面兩冊的紅色剪紙資訊看板是楊先生特別設計的舊式窗欞,有種推窗望月的感覺,同時在窗欞的紋路中呈現了眼睛的概念。在黑夜的部份,他嘗試捕捉特別依稀朦朧的感覺;黎明時,帶有倒影的清晰照片取代了朦朧的拼貼畫,但在「大地還沒醒」的畫面中,依舊努力呈現大地和雲的朦朧感;在「小腳丫還沒醒」的畫面中,腳丫子與窗外的景色有某種重疊,而前一頁竹席上的布鞋與被子的畫面表現還沒醒來的狀態(這也讓我聯想起楊先生曾經為「床前明月光」那首詩所配的畫);而在「我的世界又亮了」的畫面中,一對圓的固定結構被打破,左邊圓中還是池塘的實景,右邊圓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條魚高高躍起,扯破了圓形,翻身在空中……這實在是一種奔放的情緒。
聽完楊先生的講述後,我在當晚給編輯的信件中寫道:「看到【亮世界】原畫也感覺棒極了,老先生很陶醉於自己的創作,這種創作狀態非常令人羨慕!」我當時還有沒說出來的話,那就是我感覺老先生的這種創作狀態至少可以延續到100歲。因為我聽他講的時候,感覺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孩子。熟悉他作品的讀者應該會同意,【亮世界】與楊誌成以前創作的絕大多數作品不同,它真的特別有孩子氣。這不僅是因為他用來拼貼的材料相當日常、樸素,都是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東西(不少都是廢舊材料)來玩手工制作而成,更重要的是,他在努力回到某種童年狀態去感受孩童的精神世界。
【亮世界】內文圖。
在觀賞【亮世界】的原畫時,我就忍不住直接表達了這一感嘆。我對楊先生說,這與他早年創作的許多圖畫書不同,感覺在創作【亮世界】時,他的心裏是有孩子的。楊先生對此也很贊同,他還坦率地說,最初他進入童書插畫界主要也是為了謀生,而且意外地發現自己也很擅長。但有很長一段時間,他自己並沒有孩子,只是依憑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去創作,而且很喜歡做各種創作前的研究工作,不斷嘗試新的藝術風格。直到他後來做了父親(與第三任妻子收養了兩個中國女嬰),陪著女兒長大,給她們朗讀圖畫書,在這個過程中,他漸漸獲得了更清晰的孩童的感覺,大概這一過程也喚起了他的許多童年回憶。
在【亮世界】的視覺創作中,楊先生作為藝術家,以其富有東方「禪意」的拼貼藝術手法,為作品註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他使用符合「詫寂」美學的各種材料,透過撕裂、拼貼和疊加,創造出層次豐富、質感細膩的畫面,同時透過色彩自然流暢的漸變,完美地呈現了時間的變化。而作為童書插畫家,他用孩童之眼來呈現細膩而有趣的細節,生動地捕捉光線和影子的神奇變化。萬物都充滿靈氣:晚霞中的歸鳥,躲起來的月亮,變化的雲層,閃爍的星星,發著微光的螢火蟲,斑駁的葉影……都仿佛在發出一起遊戲的邀請。而那些畫面每一幅都像是藝術品,充滿了細膩的情感和深厚的藝術底蘊。
說實話,那天聽楊先生講完作品,我覺得即使將當時的草稿直接出版,也可以說是藝術水準極高的「神品妙構」。我想,我主要是被他那種陶醉於其中的藝術激情所感染了吧。不過兩年後,當我看到經過楊先生和編輯反復打磨的最終版本時,還是感覺有些震撼並肅然起敬。
相比之下,最終版本更為精致和完美。初稿中的一些粗糙邊緣和色彩過渡在最終版中變得更加平滑和自然,背景顏色也從漸變的淺色變為純黑色,增強了明暗和色彩的對比,使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而去掉了小孩子很難理解的窗欞設計後,這種強烈對比和一以貫之的兩個圓形讓眼睛的概念變得更為清晰。最終版的插畫細節也更加精細,光影效果更加逼真,色彩更為飽滿和鮮艷。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楊先生在最終版中努力讓畫面的「字面」表達變得更為清晰,讓這本書對於低幼讀者而言,還帶有一定的認知功能。他想讓小孩子用這一對眼睛去認識這個世界,感受世界的神奇。當然,這也不妨礙我們這些大人,借著這一對童真之眼去感受這個廣闊世界的明亮和美麗。
【亮世界】內文圖。
看著這對眼睛,我還忍不住想起川端康成的隨筆【臨終的眼】和他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禮上的演講。川端康成描述了另一種堪稱淒絕的美學,「然而,所謂自然的美,是在我‘臨終的眼’裏映現出來的。」——作為一個曾經對川端康成著迷多年的文藝老青年,我不禁癡癡地想,要是他小時候能讀到【亮世界】這樣的書該多好!
我們應該更需要這樣一對童真之眼,並努力保持終身吧。
2024年7月5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