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對話|蓬皮杜策展人談「聲音的旅程」:聽覺可以覺察世界

2024-05-07國風

「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近日在上海西岸美術館對外展出。作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展陳合作計畫,展覽將近15件/組來自蓬皮杜中心的新媒體館藏與中國藝術家的視聽裝置與聲音雕塑共同展出,更廣泛地看「聲音」作為媒介和聲音自身潛能。

那麽,什麽是「聲音藝術」?怎樣的作品可以被納入「聲音藝術」的範疇?「聲音」與空間的關系為何?帶著這些問題,澎湃藝術專訪了「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的策展人,來自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新媒體藝術中心的馬切拉·莉絲塔(Marcella Lista),她也是2019年西岸美術館第一個特展「觀察——蓬皮杜中心新媒體典藏展」的策展人。

馬切拉·莉絲塔(Marcella Lista) ©Hervé Veronese, Centre Pompidou

關於展覽和「聲音藝術」的歷史

澎湃新聞:2019年,你策劃了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計畫的第一個特展「觀察——蓬皮杜中心新媒體典藏展」,展覽關註新媒體對文化的影響;近五年後,「清醒夢境」以「聲音」為特展主題,從影像(視覺藝術)到聲音,兩個展覽所傳達觀念的不同之處是什麽?

莉絲塔: 兩個展覽旨在特別關註基於媒介的作品,並試圖透過這些媒介探討一些當代議題。在特展「觀察」中,我們考慮的是媒介如何為觀察提供工具,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觀看方式」。從(望遠鏡、顯微鏡及攝影機這些)「視覺的機器」作為中介,因此產生感知過程的延遲和位移,到註重「專業化」凝視的新視角,包括科學審查、醫學檢查和監視等問題,還包括了藝術家在影像藝術的早期階段,探索電子訊號的即時發出與接收,進而利用影像觀察事物、地點和人物的文化和實踐。

2019年,「觀察——蓬皮杜中心新媒體典藏展」展覽現場,圖為:萊涅可·迪克斯特拉,【我看到一個女人在哭(〈哭泣的女人〉),泰特利物浦】,2009—2010年視聽裝置 未壓縮數位檔(16:9,彩色,立體聲) 高畫質視訊投影機,高畫質同步播放器,喇叭 英文版本配簡體中文字幕 12分鐘 2011年購藏

而當前的展覽則聚焦於聽覺領域,角度截然不同。「清醒夢境」是另一種感知和狀態,更像是一種隱喻,以此來探討多層次的意識。在大多數文化中,視覺是「主導」的感覺,易於進行分析活動。然而,聽覺可以平衡我們立足點和空間方向感,它以不同的方式覺察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計畫 特展「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現場,西岸美術館,攝影:Alessandro Wang

澎湃新聞:「聲音藝術」是如何被定義的?它最早能追溯到什麽時候?「實驗音樂」與「聲音藝術」的區別是什麽?

莉絲塔: 此次展覽的出發點並不是「聲音藝術」。這個概念作為一種藝術學科或類別在20世紀70年代末被創造,當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有誌於將空間中聲音的探索的藝術實踐合法化。值得註意的是,MoMA在1979年舉辦了名為「聲音藝術」展覽,與此同時,羅斯莉·戈德伯格(Roselee Goldberg)在同一年出版了題為【表演藝術:從未來主義到現在】的著作(此後多次再版和重印)。

羅斯莉·戈德伯格 【表演藝術:從未來主義到現在】 書封

這反映了學術界和博物館領域,以及後來的藝術市場的願景,即吸引人們對實驗藝術形式的關註,為來自表演藝術領域的時基藝術(time-based art,或稱時間藝術)提供機構認可,並考慮了這些藝術形式與視覺藝術之間的交叉影響。

我認為,這些影響和對話,在藝術史上早已存在,並且是前衛藝術和現代藝術的主要特征。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在1913年的筆記中設想了一種「聲音雕塑」,同年路易吉·魯索洛(Luigi Russolo)發表了宣言【噪音的藝術】,並開始制作特定的樂器來調諧城市中的原始噪音。

路易吉·魯索洛(Luigi Russolo)【噪音的藝術】 封面,1916年以書籍形式出版

由路易吉·魯索洛和Ugo Piatti制造的聲音機器Intonarumori ,照片發表於【噪音的藝術】一書中。

與「實驗藝術」一樣,「實驗音樂」的概念不是一個標簽或類別,而是用來概述整個20世紀至70年代藝術實踐所經歷的探索階段,這一探索既向內(圍繞媒介本體的自我反思模式),也向外(透過擴充套件藝術形式的材料、技術、主題和過程,從而超越特定藝術實踐的既定規範)。

話雖如此,這次展覽既不是關於聲音藝術,也不是關於實驗音樂。

納瑪·察巴爾,【陌生人】(靜幀),2017 單鍊結影像,11分34秒,迴圈 蓬皮杜中心,巴黎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Naama Tsabar Studio

澎湃新聞:視覺和聽覺藝術的關系和不同之處是什麽?怎樣的作品可以被納入「聲音藝術」的範疇?此次不少展覽參展藝術家,本身也是視覺藝術家,如何去定義他們的聲音作品?

莉絲塔: 作為藝術史學者和策展人,我並不覺得有必要將「聲音藝術」「表演藝術」「視訊藝術」或「數位藝術」等指涉類別。這種分類簡化地假定當下的藝術實踐是由所使用的媒介定義的,而我認為情況並非如此。

展覽現場,奧利弗·比爾的作品【重生 1(白雪公主)】

事實上,我迄今為止的工作都是在探索超越分類權威的藝術實踐、作品和情境。在西岸美術館的展覽中,藝術家們運用了空間、聲音、影像、技術、雕塑、光線等各種元素。在他們中,有些來自音樂領域,有些接受過藝術院校的訓練,有些是利用視覺藝術領域的材料進行創作的傑出作曲家,也有憑借自己在其中一個或多個領域的經驗自學成才。在本次展覽中,吸引我的是所選藝術作品的聚集點——將「聲音」視為一種行進載體,涵蓋了位移和一段旅程的概念。

展覽現場,楊嘉輝的作品【消音狀況 #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

澎湃新聞:西岸美術館在過往展覽中多以視覺藝術的作品展陳為主,此次「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聚焦聲音,在呈現和感知方式上與視覺作品有何不同?

莉絲塔: 從技術層面講,展示包含聲音的作品始終是一種挑戰。聲音如同液體般流淌。這也是為什麽它有趣的原因,它難以被限制或停駐,創造了一種我們幾乎無法掌握的氛圍。

在這次展覽中,展陳設計伊莎貝爾·雷蒙多(Isabelle Raymondo)以兩條主線定義了展覽——其一是旅程和位移的概念,其二是構築夢幻般的空間。「清醒夢境」不是一種讓我們脫離現實的夢,而是讓我們以不同的、擴充套件的感官和意識的方式看待它。在展陳設計上,她提出了一些奇妙的想法來實作這一點。首先,她打破了展覽所在展廳3原本的方形格局,在視覺上特意打造了斜交網格,引入了一種不同的空間感,從而設計出不同尋常的展覽動線。其次,她摒棄了通常以視訊和聲音為主導媒介的「黑盒子」式展覽。展廳墻體淺灰色的選擇、玻璃隔斷的透明性以及半透明簾幕的使用都給空間營造了一種意味不明的氛圍,構建出一種「白日夢」的狀態。

展覽現場,伊曼紐爾·拉蓋瑞格作品「清醒夢境」

澎湃新聞:此次展覽的作品還延伸到西岸美術館外的黃浦江畔,「聲音」與空間和環境有著怎樣的關系?

莉絲塔: 聲音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與環境融為一體。我們將比爾·豐塔納(Bill Fontana)的一件非凡傑作作為展覽開端。這件作品位於戶外,從黃浦江畔通往美術館2樓的階梯上漸次鋪陳。比爾·豐塔納在60年代曾在紐約跟隨約翰·凱奇(John Cage)學習音樂作曲。他很早就開始關於(被他稱之為)「聲音雕塑」的探索,透過將一棟建築物的露台周圍環繞布置擴音器,並在該建築的一個房間裏的喇叭即時廣播這些聲音,而觀眾並不知道聲音的來源。他作品所產生的聲音是城市聲景與物體共鳴的混合,以及由物體本身的形狀,回蕩出特定的諧波。

在西岸美術館展出的作品中,豐塔納匯集了兩種聲音。一種來自於鐘樓怪人的鐘聲。2019年鐘樓怪人發生火災後,鐘聲便靜止了。藝術家與負責鐘樓怪人保護和修復的公共機構共同合作,開始著手關於鐘樓內教堂鐘的創作。另一種聲音來自於奧地利達赫施泰恩冰川,它們正因為全球暖化而融化。在這兩個地點,藝術家安裝了地震加速度計,這是一種極其精密的傳感器裝置,用於在地震發生之前檢測地震。這些傳感器可以放大人耳無法捕捉到的聲音。豐塔納的作品中有一個非常強烈的觀念,那就是我們看不到聲音的來源,它是遙遠的,使聽覺(耳朵)與視覺(眼睛)分離。因此,我們體驗到具有特定特征的聲音,但我們並不總是能夠辨識它們(除非從作品的標題中)。在西岸美術館外,它們與來自河流的各種聲音,尤其是與船只的聲音完美融合。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是由目前常駐成都的中國藝術家孫瑋所創作的【聲寺】(2021),這是一部透過聲學腔體(acoustic chambers)體驗的電子作品,以古代寺廟聲學所青睞的頻率為基礎。在這裏,又一次體現了聲音的遊牧特性。這是一組三件的電子音樂作品,參觀者可以走入三個懸掛的聲學帆布罩下聽取感受,這些聲音由藝術家以某種方式編排(不是簡單的原音再現,而是實地錄音和線上收集的256 Hz和432 Hz頻率的聲音的重新調音版本),並轉移到不同的地點和環境,重建出寺廟的聲音景觀。

我非常欣賞的一點是,置身於由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設計的美術館宏偉中庭,本身就像是其他更古老的建築的回音室,專門用於冥想,並在一個更長久的尺度上體驗對時間的感知。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計畫 特展「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現場孫瑋作品【聲寺】

聲音藝術與中國

澎湃新聞:此次西岸美術館的展覽中,中國藝術家及其聲音藝術作品也占了不小的比重(近1/4),他們是如何被選出?

莉絲塔: 事實上在中國,聲音在藝術中的運用具有悠久而重要的歷史。作為一種在展覽中呈現的媒介,它在21世紀初變得越發重要。在上海,「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期間舉辦的「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則是對中國聲音藝術創作全面審視和呈現的重要時刻。孫瑋也是2013年該展覽的參展藝術家之一。

另一位參加2013年展覽的藝術家王長存,在此次展覽中他的作品【瀑布】(2013)采用了實地錄音的傳統,結合了類比電視的靜態噪音。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計畫 特展「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現場葉慧作品【靜可聞針】

楊嘉輝和葉慧都接受過音樂作曲的訓練,目前藝術實踐包括裝置、影像和表演。特別是楊嘉輝,二十余年來,他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國際舞台上將聲音作為媒介,推動其在概念藝術和多媒體裝置發展的領軍人物之一,並撰寫了大量堅實的理論文章。劉窗和陶輝則具有視覺藝術背景,他們在這裏展出的作品都圍繞著音樂的社會功能展開。在中國藝術家各自作品展現的驚人力量之外,它們也與蓬皮杜中心的館藏作品一道在本次展覽中探討了一些共同關註的問題。

展覽現場,周滔,【雞同鴨講,豬同狗說】,2005,數位錄像,4:3,彩色、有聲,6分鐘

澎湃新聞:我註意到,中國藝術家王長存的影音裝置作品【瀑布】目前正在上海多倫美術館展出,您如何看待這兩個展覽對這件作品的不同解讀?

莉絲塔: 我非常高興在上海期間參觀了多倫現代美術館由藝術家、聲音藝術學者殷漪策展的「聽路:中國當代聲音藝術實踐」展覽。在此之前,我就意識到我們都有興趣展示王長存的同一件作品。因此,我們與藝術家合作,以呈現兩種不同版本的作品。

「聽路」展覽始於對中國聲音藝術實踐的三次歷史展覽的記錄,分別是2006年(「喚醒巴特西」,倫敦)、2013年(「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上海)和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太原)。【註:「聽路:中國當代聲音藝術實踐」策展人殷漪選擇王長存的【瀑布】,是因為在形態上,這件作品很像早期錄像藝術或新媒體藝術;在視聽關系上,是視聽分裂後,人的感官融合能力的討論。】

多倫現代美術館「聽路:中國當代聲音藝術實踐」展覽現場,左為王長存的影音裝置作品【瀑布】

至於我,將其包含在「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中,這暗示了共感(synesthesia)的歷史:自現代以來,人們渴望反映或創造一種聲音和影像之間的「轉譯」——換句話說,就是「看見」聲音或「聽到」影像。

事實上,在王長存的作品中,就在這方面有了一個意外的轉折:起初我們以為聽到的是與CRT電視顯視器(陰極射線管顯視器)上「雪花屏」對應播放的「白噪音」,實際上是一段瀑布的田野錄音。

藝術家玩弄了一種聲學幻覺,並透過將顯視器垂直排列,暗示了瀑布的形狀。藝術家把堆疊的影像流想象成水流也極富詩意。

王長存【瀑布】在西岸美術館展覽現場

其對面的【滿圓】(1978),是美國實驗錄像藝術先驅蓋瑞·希爾(Gary Hill)的一件歷史性作品,他在20世紀70年代制作了多種涉及將聲音輸入視覺化到視訊螢幕上的作品,這種過程當時也引起了白南準和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等藝術家的興趣。在這個展廳區域,一條直線和一個圓形相互對峙,這是一場關於聲音的可能形狀的玩味思考,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我們的想象中。

澎湃新聞:2010年前後在歐洲和北美發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聲音藝術事件,包括蘇珊·瑪麗菲利普茲(Susan Mary Philipsz)獲得透納獎,2013年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和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均舉辦了以聲音藝術為主題的大展,這些事件傳遞出「聲音藝術在興起」的資訊,經過十年後,聲音藝術的發展現狀為何?您如何看待目前視覺藝術家大量使用聲音作為材料的現象?

莉絲塔: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據我所知,第一次在展覽標題中包含「聲音藝術」的展覽是在1979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的。這場展覽之後,許多其他展覽也在1980年代舉行,特別是在德國,那裏的音樂前衛史在20世紀前幾十年就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觀念轉變,特別是在將音樂視為一種空間藝術方面。

誠然各種分類和標簽沒有定數。作為一名藝術史學者,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審視各種傳統及其發展,以及每種藝術研究和立場的特點。

對於創作材料,我以為如今,以有意識、清晰且引人註目的方式使用聲音的藝術實踐非常多樣化。 我想說,藝術選擇只有在有必要時才有趣。

展覽現場,法蘭西斯·艾利斯的作品【二重奏】。

澎湃新聞:這次展覽有近15組/件作品來自蓬皮杜中心的新媒體館藏,請問蓬皮杜中心是否對聲音藝術有專門的收藏體系?從收藏的維度看,蓬皮杜中心如何安置聲音藝術作品?

莉絲塔: 蓬皮杜中心的藏品一部份按媒介劃分,一部份按年代劃分。本次展覽的大部份作品都被納入新媒體館藏。有趣的是,新媒體藝術中心的典藏與攝影和實驗影像的收藏共同始於1977年,當時已有幾十年歷史的法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搬入了新建成的蓬皮杜中心大樓。

在蓬皮杜中心旁邊,與它同時建立的是由法國作曲家皮埃爾·布勒茲(Pierre Boulez)領導的IRCAM(蓬皮杜聲學與音樂研究中心),他立誌開發一個獨一無二的國際實驗室,用於開發新的音樂技術工具。著名的Max/MSP軟體,至今仍在全球範圍內的實驗音樂中使用,就是1980年代中期在那裏開發的。

這個公共機構集群——蓬皮杜中心和IRCAM——對當時的博物館收藏理念進行了大膽革新。現在的新媒體藝術收藏涵蓋了視訊、聲音、早期互動媒體和藝術家的網站,以及生成式演算法藝術作品和基於區塊鏈的藝術作品。

蓬皮杜中心收藏體系的一個重要標準是保護。每個部門在這方面都有特定的專業知識。但是有些多媒體作品很難適用。例如,在本次展覽中,毛利悠子(Yuko Mohri)的作品【遊行】(2011-2017)首先被認為是一件雕塑,因為其中運用了非常脆弱的實物。安裝這個作品不僅需要新媒體藝術團隊,還需要蓬皮杜內部一個專門負責電子機械團隊的協助,該團隊專門從事涉及電機和數位定時器的動力學作品。總的來說,就當代藝術領域而言,蓬皮杜中心有著強大的跨部門合作傳統。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計畫 特展「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現場,圖為毛利悠子的作品【遊行】

澎湃新聞:在展覽的最後一個章節「聲波網路」中,呈現了蓬勃發展的社交媒體。您如何看待目前社交媒體的影像越來越多進入藝術創作這一現象?

莉絲塔: 展覽最後一個章節的三件作品,以不同的方式探討了人類的自我意識如何與互聯網進行互動和對抗的問題。我認為社交媒體只是這個問題的一部份,更大的領域是網路,網路是一個不斷活躍的、全天候的擴充套件現實領域。來自波多黎各的年輕藝術家莫莉·索達(Molly Soda)幾乎完全在社交媒體上創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有了幾代藝術家的作品只線上上展示。創新之處在於,莫莉·索達並沒有將她的作品標簽化為藝術品,盡管它顯然涉及對互聯網生態系和文化的批判性探索(積極意義上)。

她謹慎地將其嵌入普通平台和格式中,讓作品假裝成另一個貼文。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姿態:在當今透過互聯網進行全球化傳播的生活領域中,闡述了一種超越範疇的藝術形式。

展覽現場,陶輝作品【跳動的原子】

註: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