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世人不識淩霄木 及至長成始道高

2024-02-08國風

◎陳為人

編者按:從二〇一一年始,用八年的時光,被稱為畫癡的張晉峰盡一己之力,嘗試還原流逝於歷史煙塵中的天龍山石窟的原貌。他用水墨素描的技法、中西繪畫結合的方式,埋頭繪制了一百多幅佛造像。天龍山石窟流失海外的佛像,借助於張晉峰的繪畫而「榮歸故裏」。二〇二三年六月,張晉峰舉辦【「尋跡·虛」】畫展,知名學者陳為人觀展後深受觸動,寫就此文,由衷感嘆張晉峰的為畫為人。

2021年央視春晚,一個並非節目的插曲,引發觀眾強烈的觸動和共鳴: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一尊佛首,透過放大的視訊,在億萬觀眾的矚目下展露笑顏。重55斤的佛首肉髻低平,臉龐圓潤,雙目微閉,嘴唇緊抿,流露出意味深長的神秘笑意。此「低眉一笑」,被【中華遺產】「國寶山西專輯」稱之為「時光深處的微笑」。

張晉峰先生介紹說:「這尊佛首出自太原天龍山第8窟。雖然隋代在天龍山只造了這一座石窟,但作為隋代石窟和造像藝術的巔峰代表,上承南北朝‘秀骨清像’‘矜持端莊’的造像風格,下啟唐代‘豐腴飽滿’‘貌如宮娃’之先聲,一窟可謂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作為研究天龍山石窟乃至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的珍貴實物標本,這尊佛首既有珍貴的文物價值,也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早在2018年太原美術館的張晉峰畫展中,同為第八窟流失海外的佛首已經亮相:佛首橫臥平躺,表情溫和篤定,雙目微閉,微微上揚的嘴角帶著似有似無的神秘笑意。流暢自然的形體曲線到頸部消失了,軀幹位置被蕩漾水波所替代,水流將佛首輕輕托起,送往未知的終點。張晉峰題名【佛殤】(也名【佛之淚】)。

張晉峰竟然「未蔔先知」,冥冥中鬼使神差預見了佛首的回歸?

張晉峰說:「2015年創作的【佛殤】這幅畫,2018年在太原美術館展出時改名【歸來】,後神秘遺失。2021我重新繪制,繪制成現在這幅【歸來】。這幅畫背景上的水流,既象征佛像流失海外,也寄托著對它早日回歸的期待。」

一尊佛首漂洋過海回歸母體完成了千年祈願。

從小就被天龍山石窟的美麗深深吸引

張晉峰說:「天龍山石窟是展示中國雕塑藝術的畫廊。從開鑿到結束,歷經東魏、北齊、隋、唐四代,300多年的不懈努力,至唐代達到藝術的極盛。」

張晉峰出生在離天龍山20多公裏外的大井峪村,他自號「井谷舊人」,從小聽去過天龍山的大人講述天龍山石窟的美麗,他被深深吸引。直到20多歲時到天龍山一遊,才失望地發現許多洞窟早已被掠奪一空。張晉峰回憶:「空蕩蕩的石窟裏,只剩下片片殘影和當年佛像被盜時留下的道道刀痕。就像多年沒人住的家一樣,到處是殘石塵土。」

張晉峰說:「有一次夕陽西下的時候,我正要離開,一束側照的陽光打進洞窟裏,有樹影的光斑,照在一個若隱若現的殘缺佛像上,只是一個腳,因為佛造像身體已經殘了。我趕緊把這個場景拍下來,你不看照片,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束光照在佛身上給人的震撼,讓你激動。那一刻,我內心奔湧起無法言語的悸動,一瞬間甚至想哭。我一直喜歡黃昏時或早晨太陽升起時的光,那種光打到物上,在眼前的呈現特別觸動你,那種美轉眼就失去了,很短暫,但它會留在你心裏。」

人生中有些影像,一經植入,沈甸甸地壓在心頭,再無法放下。

張晉峰在2023年6月【「尋跡·虛」】畫展的前言中寫道:我還是著相了,/我留戀於多種因緣與歲月留在像上的墨點,/癡迷於那些斑駁,/在那些印痕斑駁中/體悟,感知/內心的愉悅與靈魂的安寧。

張晉峰說:「人總對圓滿完美的事物,生出種種美好的願望。我也是一樣,那些殘缺的佛身在哪裏?佛頭在哪裏?佛手在哪裏?雖然殘缺了,但依然很有美感,我覺得應該做些什麽。我執著於尋找,使他完整。」

張晉峰還說:「遺跡是即將消失的,載有人類精神情感的物;印痕則是作為主體的我們賦予物的感情記憶。分開更能觸動人的靈魂,讓人感受傷痛。時常到天龍山石窟去觸摸殘缺的佛像,感受古人創作的靈感,拉近與佛像的距離。」

從2011年始,用八年的時光,被稱為畫癡的張晉峰盡一己之力,嘗試還原流逝於歷史煙塵中的天龍山石窟的原貌。用水墨素描的技法、中西繪畫結合的方式,埋頭繪制了一百多幅佛造像。

石頭無情,筆墨無語,作為一位有思想的畫者,用與眾不同的畫面,表達著他深深的情感憂慮和祈願心理。

世人不識淩霄木,及至長成始道高。借助佛首回歸的廣泛傳播,人們驀然間領悟到張晉峰佛造像的創作意境和現實啟迪。

山中定次郎販賣石窟佛造像

張晉峰說:「一個日本學者關野貞,以科考的名義到中國,可能也帶著間諜身份,來考查山西的地形地貌,為下一步的侵華戰爭做準備,作為一個學者的本能,使他意外發現了天龍山石窟。他把繪制的天龍山圖片發表出來,一下就引起全世界的轟動。人們看到這麽精美的造像,有些不良之徒就產生了想法,能不能把好東西占為己有?」

從資料中我得知,1917年,日本東京大學考古學教授關野貞來華北勘察,無意間發現了天龍山裏的佛造像,他在日記裏寫道:「當我第一次看到天龍山的照片,就被那裏的石窟和造像深深地吸引住了。這裏珍藏了北齊到隋唐時代,中國佛教藝術鼎盛時期的輝煌,它們給予我的驚訝和喜悅,無法用語言表達。」他在【支那佛教史跡】第三期裏,刊錄了多張實地考察的影像、照片,1921年發表在日本【國華】雜誌上。

自20世紀初,天龍山石窟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密切關註:E·伯爾施曼在1908年首先調查了天龍山石窟,其後瑞典籍的學者喜龍仁,美國的C·弗利爾,日本的關野貞、長盤大定、田中俊逸、山中定次郎等紛至沓來,原本空曠寂寥的山谷頻頻傳出勘探冒險者的足音。

天龍山創造了唐代乃至整個中國佛教雕塑史上的奇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天龍山石窟在中國的石窟中,受破壞的程度最為嚴重。

張晉峰說:「天龍山石窟的這些佛造像在上世紀20到30年代被一個叫山中定次郎的日本人和他的山中會所弄走。他是整個亞洲這些地方的文物販賣者。」

1924年,山中定次郎第一次參觀了天龍山石窟。他在日記中寫道:「大正十一年,當我第一次看到天龍山的照片,就被那裏的石窟和造像深深地吸引住了……」山中定次郎與他創辦的山中會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中國古董商,他一眼看準了天龍山佛造像的價值連城,也許從那一刻起,他萌生了盜走石窟佛造像的念頭。

兩年之後,山中定次郎再次來到天龍山,他用兩輛牛車拉來了滿滿的金銀財寶。天龍山石窟位於天龍山半山腰,上山下山,位於山腳的聖壽寺是必經之路。想要把佛首運走,寺廟主持凈亮法師是關鍵人物。

山中定次郎在1928年出版的【天龍山石佛集】一書中寫道:「我終於用手中的真金白銀說服了凈亮僧人,他同意讓我帶走一部份造像的頭部,這不禁讓我異常興奮,每當我帶著工匠進入一個石窟,鑿下一個佛首,那種喜悅,超過了得到黃金萬兩。」山中定次郎得意忘形之際寫下的文字,「一語道破天機」,成為他盜取文物的鐵證。

黑眼珠見不得黃白物。與青燈古佛為伴的和尚自此不再是佛門弟子,而成為盜賊幫兇。

在盞盞油燈的映照下,對比關野貞拍下的照片,晝夜不停,挨個下手。先切下2號窟的主佛頭,隨後是北壁主佛頭、東壁主佛頭,連同主佛旁邊的菩薩羅漢,都一批批地鑿下來,小的連帶身體都切下。數百件天龍山石窟精品造像被運往海外。

山中定次郎在書中為自己的行為辯解:「無知的當地中國人主動把佛首野蠻地敲下,賣給外國人,我們的收購完全是在拯救文物。」

有一張舊照片:天龍山聖壽寺前,山中定次郎、寺廟主持凈亮,與當地的幾個村民合影。從畫面看。凈亮道貌岸然,山中定次郎面露喜色,而那幾個村民則麻木漠然。還有一張舊照片:天龍山石窟前,滿載的兩輛馬車邊有幾個日本人與幾個村民的身影。

剛開始畫的時候最大的困難是找資料

張晉峰說:「我根據一張舊照片,畫過一幅他們勾結盜走佛造像的情形。上次展過一次,怕有爭議,當地的老百姓怕他們的後代看到,為了不惹麻煩,後來撤了下來。」

張晉峰還說:「在天龍山幾乎看不到有頭的佛像。流落海外的有150多尊,能確定是天龍山的有120多尊。天龍山當年的繁華壯觀,我們幾乎已經看不到一個完整的佛像,破壞的程度幾乎是絕無僅有。」

畫家的心被華夏精湛的造型藝術所震撼,又為那些不堪回首的故事而傷感……

張晉峰說:「我剛開始畫的時候,最大的困難是找資料很難,找天龍山石窟整體的資料就更難些,都不容易找。面對一尊尊殘缺的佛像,你心裏感到空落落的。」

從2011年始,張晉峰收集流失海外的天龍山石窟的照片,開始繪制佛造像畫。由於經濟原因,張晉峰未能去海外見證實物,只能透過網路、書籍中搜尋影像資料,或拜托國外的朋友拍照傳回,進行臨摹創作。

據史料記載,20世紀初,瑞典學者喜龍仁在西方發表了【五至十四世紀中國雕刻】。一經問世,幾乎成為每位中國雕塑家,特別是佛教造像研究者的必備工具書。梁思成先生撰寫的中國第一部古代雕塑史專著【中國雕塑史】,喜龍仁的著作成為重要的第一手參考資料來源。

張晉峰說:「中國雕刻和造像的歷史,要由東洋歐美的學者越俎代庖,以致直到今天,任何一位研究佛教美術的中國學者,都不得不去借鑒大量的外國資料。」

張晉峰情不自禁大發感嘆:「英國人史坦因兩次來到敦煌,獲取藏經洞(現在編號為莫高窟第17號洞窟)大量的文物、文獻和壁畫,總有上萬件。成為研究東方中國非常有價值的資料。敦煌學成為一個具有世界性的研究學問。」

墻裏開花墻外香。難道中國人缺失了獨立鑒賞的眼光?總要等外國人叫好了,才出口轉內銷,引起國內的關註?

被稱為「敦煌守護神」的常書鴻,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巴黎塞納河畔一個舊書攤上,看到伯希和編輯的【敦煌圖錄】的畫冊,約400幅有關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由此被牽動了神經。他驚喜發現了「阿裏巴巴的寶藏」,中國竟然還有這樣一座藝術寶庫存在?國外引起了轟動,而中國人仍茫然無知。為了敦煌藝術寶庫,常書鴻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畢生奉獻給敦煌藝術研究和保護工作。

張晉峰心馳神往地講著常書鴻的故事,言為心聲,袒露出畫家的心理潛台詞!

張晉峰說:「不是謙虛,是我心裏底虛」

相對於學術界的研究,張晉峰的「復原」是來自民間的實踐。天龍山佛造像充分利用本地區灰白色砂巖特有的質感,而張晉峰的水墨繪畫形式,形象且逼真地表現了佛造像的石材質感。

張晉峰把即將在天龍山的畫展題名【祈願·歸來】。我理解他的深意。張晉峰了卻「佛緣」的繪畫探索,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張晉峰說:「天天就這樣畫,常常會畫不下去。我就跑到天龍山石窟去看。因為在畫的當中,看著圖片對佛造像的那種感受是弱的、缺失的,一定要到現場去感受,你才能更有感覺。它的厚薄,那個高度也好,是親眼看到,用手觸摸到,可以說用心去觸摸,和照片還是有區別。我帶著本書,對照書上的造像,更直觀感受他的大小,感受古人工匠雕鑿佛造像的氣息。」

張晉峰又說:「我記得有個18窟,那個洞窟在很高的山崖上,很早時期管理也比較松,我一看沒人,我媳婦在下面看著,我家姑娘站在遠遠的邊上,我就偷偷爬進去看。那個窟裏的佛像算是保存好的,雖已沒有頭了,那種感覺,你就想去觸摸,有溫度。古人賦予一個石頭生命,感受那種彈性和溫度,真的太美了。」

張晉峰還說:「我能感知一瞬間的美。但越是接近,越感到達不到佛的博大精深,永遠無法真正走進佛的內心。」

張晉峰沈默了一會兒,又說:「不過,當下的體悟對我來說,可能就已是生命的意義了。」說著,他木訥地一笑:「再多也不知該怎麽講了,實在抱歉,就這樣吧。」

張晉峰給人的印象,一向是「訥於言而敏於思」。所謂訥於言,指他在日常生活場合,很難與人交談溝通。而一旦進入他的專業領域,那也是滔滔不絕妙趣橫生。

我總對晉峰說:「搞藝術的人要有自信,你與人相處,不要總那麽謙卑,那麽低調,你完全可以挺直腰桿,你有才,‘才’大氣粗。」張晉峰總會羞澀地一笑:「不是謙虛,是我心裏底虛。」

去年6月,張晉峰舉辦【「尋跡·虛」】畫展,一個「虛」字,道出他的心聲。

虛者,與「滿」對應。虛懷若谷才能接納萬物。「虛」大概正是張晉峰秉持的人生理念,信守的哲學邏輯,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天龍山式樣」成為中國歷朝歷代石窟雕像的開山之作

東魏、北齊之際,開鑿天龍山的無名匠人們,首先把印度佛造像藝術中國化,發展到唐代,匠人們又讓造像多了人性美,當你凝視佛陀菩薩,不會覺得遙遠高深,而是覺得佛造像身上,超脫神性,而還原了人性。

「天龍山式樣」成為中國歷朝歷代石窟雕像的開山之作。

在中國的石窟中,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規模皆大於天龍山石窟。但天龍山石窟卻以其獨有的「天龍山式樣」,被藝術史家、造像學者所熱衷探討。

張晉峰對「天龍山式樣」,從雕像造型到服飾裝束,再到發髻樣式,怎樣受到地域的民族文化的影響;對中亞犍陀羅風格,貴霜-馬土臘、笈多-馬土臘風格,與中土文化融合演變過程,都有著很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張晉峰說:「我畫過一幅流失在美國哈佛大學福凱米術館的天龍山21窟的佛頭。我畫得不是太好,我沒做到唐代雕像的那種飽滿。他稍稍側著臉,微微張著嘴,露著牙齒,這在佛像裏是很難見到。遼代大同華嚴寺的合掌露齒菩薩,成為東方雕塑的經典,因他的露齒,使佛菩薩有了人的表情情感,但早在唐朝,天龍山已經有這樣精美人性化的佛菩薩造像了。」

張晉峰還畫過一幅天龍山第21窟北壁中央的坐佛。據說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有25件來自天龍山石窟的造像,包括很多件出自第2、3石窟的飛天、菩薩、弟子和供養人的浮雕像。其中,來自第21石窟的大坐像,是目前存留下來的天龍山石窟最完整、最精美的佛像。菩薩的頭微微傾斜,像在思考,面容圓潤靜好,柔美又有尊嚴,給人親近感,是唐造像頂峰時的作品。

張晉峰說:「我希望用繪畫還原的方式,喚醒大家對中國雕像藝術的熱愛和向往。當然,更希望的是文物能早日回歸,天龍山畢竟是它們的故鄉。」

借助於張晉峰的繪畫而「榮歸故裏」,天龍山石窟流失海外的佛像。

供圖/陳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