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梭筆絲畫繪秀雅,一生匠心方寸間——訪蘇州著名緙絲大師吳文康

2023-12-27國風

牙板輕拍,吳歈雅絕。天地悠悠,湖山點點,且把吳鉤看了,轉瞬已是千年。這裏,是文人筆下的姑蘇,是如詩如畫的江南。若說煙波浩渺的太湖,是她的胸懷;奔流不息的長江,是她的血脈,那麽華麗精美的緙絲,就是她堅韌的骨骼,方寸經緯之間,變化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以吳文康先生為代表的緙絲匠人的堅守與傳承。

以梭代筆,以絲作畫。源自蘇州的中國傳統工藝緙絲,是燦若星辰的中國非遺文化之中最為璀璨的明珠。緙絲,距今已有兩千余年歷史,從厚重的歲月中走來,作為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緙絲技術在機器大工業極為發達的今天都無法被機器所替代,只能完全由人工織造,而緙絲工藝本身難度極高,有「三年學成,十年學精」的說法。緙絲織造技藝主要是使用古老的木機及若幹竹制的梭子和撥子,經過「通經斷緯」,將五彩的蠶絲線緙織成一幅色彩豐富、色階齊備的織物。這種織物具有圖案花紋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圖案輪廓、色階變換等處,織物表面像用小刀劃刻過一樣,呈現出小空或斷痕,「承空觀之,如雕鏤之象」,因此得名「緙(刻)絲」。緙絲作為最早用於藝術欣賞的絲織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樸典雅、艷中帶秀的藝術特點著稱,被譽為「織中之聖」。同時由於經得起摸、擦、揉、搓、洗,它又獲得「千年不壞藝術織品」之美譽。由於緙絲難度高,產量低,成品精致華美,緙絲在古代一直是皇家禦用的上品,民間流傳著的「一寸緙絲一寸金」,也形象地概括了緙絲之珍貴。在追求「短平快」的速食時代,有這樣一群匠人,依舊在為緙絲,守住一方匠心凈土。

上世紀60年代,吳文康出生於緙絲之鄉的蘇州高新區東渚鎮。在織機與絲線的簇擁下,吳文康自小就對緙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挑一撥之間,緙絲所塑造的方寸天地深深吸引著他,於是,1986年,高中畢業的吳文康毅然選擇了傳承緙絲技藝,擇一事而終一生,如今,四十載歲月倏忽而過,吳文康也從剛開始的一名小小的學徒,成為了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工藝美術家、江蘇省鄉村振興技藝師、蘇州工藝美術大師,蘇州緙絲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姑蘇高技能突出人才、江蘇省版權協會緙絲非遺專家、蘇州緙絲協會副會長,其作品更被載入【民間文藝家大辭典】、【共和國建設者檔案】、【蘇州民間手工藝術】、【收藏】等知名刊物,吳文康先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一路千山萬水,他所攜的只有一雙妙手,一顆匠心,一腔熱愛,生生不息。 「做緙絲,難在堅持。」吳文康先生經常這樣說。萬人喝彩時的光輝,源自風雪裏空無一人時的堅守。進入緙絲行業不久,由於大機器產業的興起,周期長、成果慢、培養時間長的緙絲行業逐漸沒落,許多同行都選擇了放棄,而吳文康則選擇了堅守。1988年,吳文康一手創辦了吳縣民間緙絲廠,即現在聲名遠播的蘇州西部民間緙絲織繡廠,帶領著僅有的幾個誌同道合的員工,他以品質為基礎,以創新為導向,獨創了「托稿」的緙織方式來代替傳統的在絲線上描稿的方式進行緙織,讓畫面更加生動、圓滿、整潔。面對緙絲難以制作大型作品的瓶頸,他借助齒輪突破了緙絲幅面的限制,創造性的制作出了巨幅作品——【法界源流圖】。這幅十七米長的巨幅作品,傾註了吳文康畢生緙織的技藝和創新的方法,美輪美奐,中國人對於佛教的脫俗想象被定格在瞬間,這幅作品設色明艷典雅,菩薩仁慈至美,梭緙之間,活靈活現的描繪出極樂之境的飄逸虔誠,很難想象,吳文康如何透過絲線緙織還原佛像的妙麗圓轉與端嚴自在,呈現在眼前,唯有震撼。除了這幅【法界源流圖】,無數精美異常的緙絲作品也自他手中脫穎而出,沙漠裏的敦煌飛天,赤水上的一葦渡江,福山壽海的祥雲環抱……一幕幕傳說,一個個故事,他一點點織就傳統與現代的橋梁,一幀幀再現絕美的華夏。

生逢速食時代,願意沈澱自身,守住傳承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但仍舊有人樂道拾遺。吳文康就是這樣的人。他將緙絲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視作生命的全部,四十余年歲月沈浮,青絲被歲月織成白發,年華也被時間釀出醇厚,吳文康創新性的結合古法創制上百種新織法,更掌握了富有極高難度的雙面異色緙絲的制作技藝,這項被稱為「頂級奢侈品」的緙絲織物,一幅僅15寸大小的作品就要緙織半年的時間,一旦織錯一步,只能剪掉作廢。制作技藝難度不言而喻,掌握制作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而經吳文康多年鉆堅研微,成為了這少數幾人之一。在臨摹古畫時對於朝代特征的描摹把握更為精準,唐的華麗雍容,宋的婉約清雅,明的端莊秀麗,清的精致華美……憑借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出眾的技術特點,吳文康的作品【虢國夫人遊春圖】斬獲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金獎等諸多獎項,讓緙絲這個古老的技藝再次煥發出嶄新的生機。2013年5月,吳文康遠赴香港,在香港的最高學府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展廳舉行了「一寸緙絲一寸金」的展覽,讓緙絲文化走近年輕一代,也藉由香港世界視窗的特殊地位向各國友人展示中華傳統緙絲的魅力。此展轟動全港,引來數萬人次參觀,刮起了一股緙絲風潮,澳洲、義大利和紐西蘭等國家設計界紛紛邀請吳文康前往,也讓緙絲這一來自東方的珍寶在大洋彼岸奏響絕美的文化音符。

2023年,吳文康迎來了緙絲傳承上的又一個高峰,憑借出色的技藝與匠心的堅守,他與六小齡童、吳倩、蔡雲娣、沈德龍等一眾名家共同登上了2023富比士中國傑出匠人TOP榜,現場星光熠熠,而吳文康的身影,始終堅定而沈穩,正如他梭織緙絲的雙手,一梭一梭,織出一個古老技藝的未來。

人間珠玉不足換的緙絲,難換的是手藝人賦予它的傳承之魂。不同於現代人為制造的流行,東方的審美,總在生活中有跡可循。把中式寫意梭織在方寸間的,是緙絲手藝人。大德無聲,傳雲章於千載,妙手天工,以傳承至萬年。千古技藝,非遺薪傳,吳文康,一個名字,不僅代表了一方傳承,更是一張響亮的中華文化名片。

(欒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