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在紛繁的世界裏找到自己的寧靜

2024-06-30國風

李思訓是和吳道子齊名的一代宗師,唐張彥遠認為:「山水之變始於吳(吳道子),成於「二李」。青綠山水就是李思訓父子所創,明代董其昌推李思訓為「北宗」之祖

盛世大將的金碧山水

李思訓首創大青綠山水及金碧山水一格,形成「金碧輝煌」的富麗效果,把青綠山水推向了一個高峰。

李思訓,字建,一作建景,隴西成紀人,唐王朝宗室。祖上是李淵的堂弟李叔良,父親名叫李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長史。

李思訓於唐高宗時為江都令,因武則天執政殺戮唐宗室而棄官隱居,至唐中宗神龍初年又出任宗正卿、歷官益州長史,唐玄宗開元初年,官至左武衛大將軍,任左羽林大將,晉封彭國公,因玄宗時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卒後追贈秦州都督。

現藏陜西蒲城縣的那件書法史上著名的李邕【雲麾將軍碑】所書便是李思訓之事。

【春山行旅圖】

畫史上稱他為「大李將軍」。 他的兒子就是上文所說的「小李將軍」李昭道。

可能是武則天時清算李唐的緣故,李思訓兄弟五人都酲醉繪畫中,均是繪畫高手,妙極丹青。名氣最大的就是李思訓,尤以山水稱著,筆格遒勁,金碧輝映,譽為盛唐第一。

宋代【宣和畫譜】評其畫:「皆超絕,尤工山石林泉,筆格遒勁,得湍瀨潺湲、煙霞縹緲難寫之狀。」可見他的著色山水畫同王維的水墨寫意山水也有相似之處,都重視意境創造,使畫中有詩。*

【江帆樓閣圖】

金碧輝映,盛唐第一

【江帆樓閣圖 】是中國古代繪畫中青綠山水的代表作之一。此圖以青綠為之,繪山石坡岸一角.岸上草木交疊,岸邊騎驢文士攜仆從正向一處院落行進。另有二人似在臨江吟詩,遠處江上還有數帆小舟,和展子虔【遊春圖 】卷尾部份十分相似。

【江帆樓閣圖 】中,山石用筆偏方,略有頓挫,還用明暗分石塊陰陽,與早期繪畫中對山巒的表現方式不同。

大英博物館藏【女史箴圖】中「道罔隆而不殺」一段所繪高山,僅用細線勾勒輪廓,沒有進一步描繪。

而此圖,山石輪廓勾勒用筆有明顯頓挫提按,轉折明確,內部細分山石結構後又加繪草木,略施皴染,區分明暗。

這些對山石線條相對復雜的處理手法在唐代比較少見,只與陜西富平唐代李道堅墓山水屏風壁畫略相似。

在縱深處理上又窺見其妙,且復見深遠,實與【夏山圖】等異曲同工。

【江帆樓閣圖】局部

上方山巒隱在雲霧中,用破墨達,以淡破依,暈染面成,墨法神明。山石輪廓用筆方中帶圓,似北宋李成的風格,皴筆用點子皴,由外向內皴人山石陰暗部,層層積點多遍,使山石輪廓若有若無,渾然一片。

山體均不高峻,而其形態,則似大浪湧起,數座山峰齊向左似排浪湧動之勢,而向下的絕岸懸崖,則似側傾的浪谷。這正應了【宣和畫譜】所言的有嶄絶崢嶸之勢,重巒絶壁,使人觀而壯之。

畫中山石的勾染皴擦層次極為豐富,通幅沒有鋒利的線與面的對比,煙嵐雲霧的處理虛實相生,山上及山腳下的水邊多有碎石,渾圓而柔和。

山水多用石綠,只在近處的岸邊巨石、水中幾塊小石,以及一些山頭處使用了石青。技法方面,此圖先將山石輪廓及內部肌理細節勾出,之後再在其上賦色。

【江帆樓閣圖】局部

近處樹幹盤根錯節,上面節疤叢生,還有藤蔓纏繞,結構十分繁復。

右側畫有大片水域,上有小舟航行,水面用大量彎曲平行線組合營造,近處線條長而實遠處線條短而虛。與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溪岸圖 】中的水紋有些相似。

結語:

從畫風來看,【江帆樓閣圖】與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陜西富平李道堅墓壁畫相比過於工整,樹木品類多樣,人物須發畢現,用色也更華麗。這些細節也都透露出,【江帆樓閣圖 】很可能是宋人對唐代底本的一件摹制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