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原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他是近現代著名的畫家、學者,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的畫風經歷了從「白賓虹」到「黑賓虹」的轉變,晚年作品以黑密厚重、渾厚華滋著稱。
1932年秋,黃賓虹應四川藝術專科學校之邀,與友人吳一峰從上海入蜀,遊歷了重慶、宜賓、峨眉山等地。這次巴蜀之遊對黃賓虹的藝術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他藝術風格轉變的關鍵。在遊歷峨眉山的過程中,黃賓虹被其壯美的景色所陶醉,創作了大量以峨眉山為主題的畫作。【蜀遊峨眉山水冊】就是在這次遊歷後,歷經十年精心繪制而成的。
【蜀遊峨眉山水冊】為設色紙本冊頁,共有十二開,每開尺寸為17×22厘米。此外,還附有跋文四頁和信劄二頁。整冊頁面采用上下樟木四眼穿帶式古法裝裱,顯得古樸小巧。
此冊以題有「華嚴寺蜀遊涐眉山水寫此」一圖起首,透過寥寥數筆勾勒和淡墨渲染,展現了黃賓虹獨特的繪畫風格。整冊作品分為起首華嚴寺、武陵磧、峨眉山及終章四個部份,合則可看作巴蜀山水之紀遊長卷,分則可視為一幅幅獨立的精致小品。從風格上來看,前兩章擬屬滯留北平時期起稿,而後兩章則屬南歸後居於杭州時期終稿。整冊盡攬其晚年風格變化之各時期代表面貌,令人如同親歷其筆墨實驗的十年心路歷程。
黃賓虹在【蜀遊峨眉山水冊】中運用了多種筆墨技法,如積墨、潑墨、破墨等,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他巧妙地運用「五筆七墨」的畫譜圖示,以皴筆作染,濃淡互破,焦潤互滲,營造出一種清遠而深邃的意境。同時,他還註重對「知白守黑」的運用,將筆墨和自然渾然統一,使作品呈現出「黑密厚重、渾厚華滋」的藝術風貌。
【蜀遊峨眉山水冊】是黃賓虹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卓越的繪畫技藝和深厚的藝術修養。該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為中國近現代山水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蜀遊峨眉山水冊】記錄了黃賓虹巴蜀之遊的所見所感,對於研究黃賓虹的藝術風格轉變和創作歷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作品也是了解當時巴蜀地區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珍貴資料。
鑒賞【蜀遊峨眉山水冊】,註意畫面中筆墨的運用,如積墨、潑墨、破墨等技法的表現,以及「五筆七墨」的畫譜圖示。透過畫面的構圖、色彩和筆墨運用,感受作品所營造的意境氛圍,體會黃賓虹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敬畏之情。結合黃賓虹的巴蜀之遊經歷和藝術風格轉變過程,深入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