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敏捷詩半首,飄零酒一杯:談談晚唐武昌歌妓精彩詩作【續韋蟾句】

2024-08-30國風


關於詩人的才思敏捷,古來有三國曹植的「七步成詩」,東晉袁虎的「倚馬可待」,唐朝溫庭筠的「八叉成詩」等美談和掌故。

然而,這些故事的主角大多是男子,鮮有女子的身影。有的朋友會說,不對,歷史上不是還有西漢的卓文君,東漢的蔡文姬,東晉的謝道韞,唐朝的薛濤,宋朝的李清照等著名才女嗎?我也很同意這位朋友的意見。

那麽,除了上述幾位屈指可數的幾位才女外,歷史上還有沒有其他才思敏捷的女詩人呢?

今天,筆者就來談一談唐朝一位才女的敏捷詩才及她的閃光詩作。

這位才女是晚唐時期武昌的一名歌妓,這位歌妓的精彩詩作——【續韋蟾句】穎敏深婉,其敏捷才思,令當日滿座須眉男子相形見拙,並由衷嘆服。

說來話長,這件事情與詩人韋蟾有關。

韋蟾(chán)(生卒不詳),字隱珪,京兆下杜(今陜西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詩人。

韋蟾於大中七年(853年),登進士第。歷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徐商幕府掌書記、職方郎中、翰林學士加戶部郎中、中書舍人、工部侍郎、承旨學士、禦史中丞兼刑部侍郎,累官至尚書左丞。

唐僖宗(李儇)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韋蟾被朝廷任命為鄂嶽觀察使(觀察使全稱為「觀察處置使」,是唐代後期由中央派出的負責監察州縣官員的正四品大臣,而唐朝有實權的宰相,官級一般為正三品或從三品)。

有一次,韋蟾到鄂州(治今湖北武漢和武昌)察訪,工作結束後,當地官員設宴為他餞行。觥籌交錯之際,身為朝廷大員又是詩人的韋蟾詩興大發,為助酒興,他將【昭明文選】中「悲莫悲兮生別離」(屈原【九歌少司命】)、「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宋玉【九辯】)整合聯語,刪去一字,聯曰:

「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

韋蟾用信箋書寫,請在座的賓客僚官們續成一首完整之詩。這一命題作詩令在坐的賓僚們饒有興致,大家躍躍欲試,詩潮洶湧,人人都想在中央派來的觀察使大人面前一展詩才。只可惜,眾人冥思苦想,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一時間竟無人續出完整聯語湊成完詩,宴席當時陷入了無人能續出完詩的尷尬場面。

正當大家面面相覷時,一位年輕的歌妓拿到詩箋後立即續成二句,並隨口朗聲誦出:

「武昌無限新栽柳,不見楊花撲面飛。」

滿座賓客聽後無不擊節叫絕,由衷嘆服。

清代學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評論此詩說:「上二句集得好,下二句續得好。」此言得之!

那麽,要了解武昌歌妓的續詩好在哪裏,首先,讓我們來看韋蟾所集聯語好在哪裏。

我們都知道,寫詩作文最要緊的是要切題,當時的情景是鄂州賓僚們熱情地為韋蟾餞行(當然不排除其中有不少成份為討好上司的官場慣例),將要離別者亦有依依不舍之情,韋蟾集句已經將宴席上離送雙方之情十分恰切地表達出來了。

「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這兩句出自屈原、宋玉兩位大詩賦家的大手筆,集在一起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十分恰切地表達了送行者的語氣,自然也應該由餞行者自續,但集句已將送別情意俱盡言中,續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搞不好就會成為高起低落,甚至一不小心也有可能會弄成狗尾續貂。

武昌歌妓續句的好處,首先,在於既切題但又不刻意。由於集句用鋪陳敘述的方法(詩歌手法叫「賦」)已將送別之情表露無遺,而集句用「興」法(興,先說其他事物,再說要說的事物)以景結情,恰好是一種十分完美的銜接,使詩意與詩境渾然一體。「武昌、新柳、楊花」,既點明時間季節、地點、環境,又渲染了氣氛,使人從詩景中體味到送行者的綿綿情意和言外之意。柳花尚且能飛花撲人,如此情意綿綿,座中諸人又豈能無動於衷乎!

第二,續句所寫之景意象優美,詩意深婉。唐詩中用普都寫離情是通例,「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而「楊花撲面飛」簡直將春景和送行人依依不舍的綿綿情意寫得活靈活現,「不見」「無限」等字詞,加強了詩歌張力,使全詩更增添了一唱三嘆之功效。

由於武昌歌妓的【續韋蟾句】實在太精彩,引來無數後人的模仿,連宋詞開山之祖、宰相晏殊也欽羨不已,其精彩名句也是宋詞名句的「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就是脫胎於此。

有人說,一個慧心的歌女有時勝過十個飽學的文士,此言得之。

人世間曾經有多少不公平之事啊!可惜這位地位低下卻蕙質蘭心、穎敏聰慧的武昌歌妓姓甚名誰,是何方人氏,史料上沒有絲毫記錄。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是杜甫贊美李白的詩句,我想改動其中一字,變成「敏捷詩半首,飄零酒一杯」,致敬意於晚唐這位才思敏捷 、屈沈於下塵的武昌歌妓,不知妥貼否?

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