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文化巨輪啟航:「一鏡到底」探秘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2024-06-12國風

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新地標——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自五一面向公眾開放後

持續成為大灣區市民文娛活動的香餑餑

剛剛過去的端午三天假期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天天爆滿!

有網友驚嘆

想在節假日進館看展

預約也要用上搶演唱會門票的手速

火爆程度堪比魯迅先生筆下的【狂人日記】中的狂人

一心想找到"看人"的證據

卻沒想到藝術中心的預約也如此"吃香"

一個藝術中心為何會如此火爆?

或許是因為:

文化之重 藝術之魂

——意義特別「重」

它,有很多「朵」

(朵:粵語意為頭銜)

「嶺南文化的標誌地」

「大眾休閑的目的地」

「灣區交流的會客廳」

「文化巨輪」

……

圖源:廣東美術館

圖源: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這個號稱「文化巨輪」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LOGO,是由香港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擔任藝術顧問,深圳著名設計師許禮賢、高少康、林語之、張濤、張奕岑、羅嘉浩擔任主創。以「三地相連」、「三江交匯」、「三館合一」、「時代聯結」為創意,交相輝映的形態,既代表藝術的靈動,也象征四面通達,寓意藝術中心像一艘文化巨輪揚帆出海,表達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在大灣區匯聚、融合。

圖源: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Logo承載了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核心價值觀,這些頭銜不僅代表著它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和地位,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和遊客前來參觀。人們希望透過參觀這個藝術中心,更深入地了解嶺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感受灣區交流的活力和機遇。

圖源: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空間之廣 藝術之域

—— 面積特別「大」

「太大了,花上一天的時間才逛完!」

集合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化館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總用地面積75799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14.45萬平方米

建築高度78.5公尺,地上11層,地下2層

將集展覽、休閑、教育功能於一體

具備收藏、研究、陳列展覽、教育、交流、服務六大綜合功能

每年可供250萬人以上參觀遊覽

白鵝潭藝術中心廣東美術館內景 圖源:廣東文體廣播

如果對以上數據沒概念

那就聽君一句勸

「吃飽再出發~」

大師之作 藝術之光

——展品陣容「強」

大眾期待已久

大灣區藝術中心的開篇大展即頂流

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來一睹大師真跡

話不多說

直接看看三館裏的「顯眼包」

【廣東美術館】

八大展覽

共展出海內外700余位藝術家近千件作品

圖源:廣東文體廣播

其中既有齊白石、林風眠、黃賓虹、高奇峰、高劍父、陳樹人、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關山月、黎雄才等一批近現代中國畫壇大師的精品佳作。

【葫蘆天牛】 齊白石 1945年 23.2×29.6cm 中國畫 中國美術館藏

第一次在廣東展出的關山月的【綠色長城】

【綠色長城】 關山月 1974 年紙本設色 232×396cm 廣東美術館藏

特別引進的「凝固的詩篇——博爾蓋塞美術館藏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傑作展」將展出拉斐爾、魯本斯、提香等義大利以及北方地區 16、17世紀的藝術大師的55件真跡作品,展現廣東美術自覺擁抱世界經典的自信與能力。

【男子肖像】 拉斐爾·桑齊奧 十六世紀 木板油畫 46×31cm 羅馬 博爾蓋塞美術館

【多明尼克修士肖像(聖多明尼克)】 提香·韋切利奧 約1565年-1569年 布面油畫 97×80cm 羅馬 博爾蓋塞美術館

從廣東美術館穿過連廊走向西側,就是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圖源:廣東非遺

被譽為 「盛滿非遺珍寶的盒子」 的廣東非遺館

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04萬平方米,

包括基本陳列區、專題展廳、傳承工坊等三個板塊。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打破門類界限,將非遺還原至嶺南文化空間進行展示,走在全國前列的非遺保護傳承實踐成果也透過展覽得到充分展示。

以「人民非遺 時代新彩」為主題。從一樓到四樓,每層展廳都有自己專屬的「關鍵詞」:文脈、生活、藝術、交流。觀眾拾級而上,仿佛見證嶺南文脈這棵「榕樹」,從萌芽、成長到繁茂的生命歷程。

「鎮館之寶」

5公尺長的潮繡屏風

它曾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還是潮州廣濟樓上的「網紅」

粵繡(潮繡)代表性傳承人康惠芳的【歲朝清供】 圖:廣東文體廣播

4公尺多長灣區立體「清明上河圖」

用13噸牛骨精雕細琢而成

既有粵港澳大灣區11城文化地標

又隱藏著許多「數不清」的寶藏

20000多個人物、7000多棵樹、1000多只鳥

骨雕【灣區同心】

【廣東文學館】

z

圖源:廣東文學館

「一館藏千年」

廣東文學館全景展現了廣東文學從古代到當代的發展。設有「海上明月——廣東古代文學」「破浪以飏——廣東近代文學」「鐵火新生——廣東現代文學」「香飄四季——廣東當代文學」「中流自在——港澳台僑文學」「魯迅家」六個常設展廳。

圖源:廣東文學館

圖源:廣東文學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魯迅家」展覽廳裏,【兩地書】光影秀還原「戀愛中的魯迅」,這場光影秀,它不追求華麗的效果,也不刻意渲染情感。它就像魯迅先生的戀愛,簡單,真摯,甚至有些"擺爛"的隨意。但正是這種隨意,讓人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另一面的溫情。

圖源:廣東文學館

6個常設展廳與1個臨時展廳

有總計1343項珍貴展品與觀眾見面,

包括圖片752張,多媒體互動展項34個,影片96條

在這些豐富的展品中,有十大珍品尤其值得一看:

■ 魯迅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大陸新村使用的茶幾

■ 許廣平離家時攜帶並伴隨其與魯迅組建家庭的行李箱

■ 歐陽山【自傳】手稿

■ 蒲風上世紀30年代的日記

■ 黃谷柳戰地日記、戰地照片

■ 蕭殷【關於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手稿

■ 梁信【自序】手稿

■ 茅盾為於逢【無產者】題字

■ 巴金致於逢的信

■ 路遙發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前後致謝望新的信

1986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率先在【花城】雜誌上連載。在小說出版前後,路遙曾8次致信【花城】編輯部。這些信件,見證了小說當年出版過程的坎坷,以及廣東文壇「敢為天下先」的慧眼和膽識。

光影之魅 科技之輝

——聲光電夠「炫」

打造了沈浸式數位展、當代藝術實驗展等,

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態帶給觀眾不同的審美體驗

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光影交織間,「魅」力四射

讓觀眾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藝術世界。

廣東古代文學展廳入口,以大面積的投影及天幕光纖等先進技術手段,打造出「一輪皎月,引領跨山越海;一幕星辰,幻化千年文脈」沈浸式數位化光影空間。

圖源:廣東文學館

廣東非遺館四樓的「南風傳韻」展廳「南粵稽古」單元引進的「AI講古人」,融合了最前沿的自然語言對話技術,還采納了最新的AI數位人合成技術,極大地增強了互動性和觀眾的沈浸感,為訪客提供了豐富而深入的文化體驗。

AI講古人,圖/南方plus

「百戲華彩」單元采用櫥窗裝置的展示手法,結合裸眼3D技術,展示粵劇、潮劇、廣東漢劇廣東地方三大戲劇惟妙惟肖的武打戲。

將大灣區藝術文化透過數位技術賦能創新呈現

讓非遺文化生動呈現

成為嶺南文化的「基因庫」和「精神家園」

「三館合一「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顏值與內涵線上

每次來都能解鎖新驚喜

值得把這裏加入市民朋友和來粵遊客的必訪清單

反復探索,細細品味

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最後畫個重點*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的的正確開啟方式:

提前預約 文明觀展

-不要觸摸展品

-不要使用閃光燈拍照

-不大聲喧嘩

-不要跑跳

-不要妨礙他人觀賞

-不在展廳內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