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近現代·豐子愷】豐子愷:文學中有畫趣,畫中有詩趣,這是綜合式的東洋藝術的特性,為分業式的西洋藝術中所沒有的

2024-03-08國風

在藝術的本質上著想,文學的工具言語,是時間性的,立體的。

繪畫的工具形色,是空間性的,平面的。

「作詩時用畫的看法」

,便是用時間性的工具來表現空間性的境地,用立體的工具來表現平面的境地;像前講所述王維的「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李白的「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等合遠近法的詩句,便是其例項。反之,

「作畫時用詩的看法」

,便是用空間性的工具來表現時間性的境地,用平面的工具來表現立體的境地,像本講所述的立場無定而畫面不統一的中國畫山水立軸與圖卷,便是其例項。這等都可說是詩畫交流的藝術。

豐子愷【飲水思源 】

從詩畫交流的見地,回看前舉的畫例,便知其遠近法錯誤更屬中國畫的必然性;在空間的藝術中加以時間的分子,其空間必缺乏現實性;在平面的藝術中加以立體的分子,其平面亦缺乏統一性。非現實又不統一的繪畫,當然不能繩之以遠近法的規則。但在他方面,這種繪畫比較起寫實的西洋畫來,富有詩趣。

中國畫中一切不近事實的畸形的表現,都是由於作畫用詩的看法而來的。

詩中的美人,眉如柳,髻如雲,口如櫻桃,臉如蓮花;畫中的美人也這般描寫,不管人體解剖學上的事實。詩中的屋宇「曲徑通幽」, 「庭院深深」;畫中的屋宇也這般描寫,不管遠近法中的規則。詩中的山有「群山萬壑」、「蓬山萬重」,水有「黃河九曲」、「長江萬裏」;畫中的山水也這般描寫,不管世間有否這等風景。中國畫與詩的關系還不止如此,自來的中國名畫,取文學為題材者極多。如「歸去來圖」、「蘭亭修禊圖」、「赤壁泛舟圖」、「寒江獨釣圖」等,便是取陶淵明、王羲之、蘇東坡、柳宗元的文學作品為畫題的。最古的名畫,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完全是張華的文章的插圖。……繪畫與文學關系如此之深,故二者相交流,涇渭不分。

文學中有畫趣,畫中有詩趣,這是綜合式的東洋藝術的特性,為分業式的西洋藝術中所沒有的。

故中國畫的不講解剖學,不合遠近法,不近事實等種種畸形怪狀的表現,及其根本的特性所使然,不是偶然的錯誤。

來源/【中國畫與遠近法】(1934年)

責編/軒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