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如何理解【周易】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

2024-07-23國風

【易傳】「史」文化的文化哲學,與太極之思相契,最為重要的,體現於「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命題。【莊子·天下】概括【周易】哲學說「易以道陰陽」,此之謂也。

中華古哲論「陰陽」最詳,歷代不衰。陰、陽這一對偶範疇,一直是中國哲學深切關註與研究的課題。 甲骨蔔辭有「陰」「陽」二字。陰(繁體作陰),金文寫作 ,表示天色暗昧;陽(繁體作陽),甲骨文寫作 ,與陰相反,表示陽光普照。 陰、 陽二字皆以阜字為偏旁,寫作

,表示山阜與陽光照射的關系,陽光未及處為陰,照及處為陽。許慎【說文解字】釋陰為「水之南、山之北也,從阜侌聲」,陽為「高明也,從阜昜聲」。

陰、陽初義,源自與吉兇相系的堪輿(風水)意識。

今本【周易】本經有「陰」字,僅一見,即中孚卦九二爻辭「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指背陽之處。夬卦卦辭有「揚於王庭」之語,揚(揚),「飛舉也,從手,昜聲」 (【說文】) 。揚、陽字根同一,繁體皆從昜,揚為昜的衍生字。湖南長沙馬王堆帛書【周易】「揚於王庭」一語,寫作「陽於王庭」,合乎此字初義。

馬王堆帛書【周易】局部

【易傳】述及「陰陽」處尤多:「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陰疑(凝)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乾,陽物也;坤,陰物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陰陽不測之謂神」,「一陰一陽之謂道」,等等。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命題。

其一,「陰陽」本義,與初民的吉兇意識相聯系,源自原始「信文化」, 即神話和圖騰、巫術。在人類最初文化形態即原始「信文化」誕生之前,世界包括人自身等一切,在人類心靈中,是混沌一片的。 一旦人智發蒙,逐漸產生神靈意識與原始「信文化」意識,世界對於人類而言,便逐漸變得有了條理,大致分成「吉」與「兇」兩類事物,人類由此作出「吉」「兇」相反相成的兩種價值判斷,以及與此相系的多種對偶性判斷, 如人鬼、生死、男女、日夜、晨昏、風雨、大小以及是非、善惡、尊卑,等等。其中與吉兇相系的,還有陰陽這一神性、靈性兼巫性的初始概念。凡此,皆不具有哲思品格,但人類的哲學與倫理之思等,卻由此萌發。

其二,陰陽意識與理念誕生後,古人便以此為「武器」,對一些在其看來恐怖而怪異的自然現象進行解釋與「批判」,且與人的命運、吉兇休咎聯系在一起:

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源塞,國必亡。」 (【國語·周語上】)

這裏,關於地震這一自然現象的判斷,有了些「自然」的思性因素,整體上卻是一種有關陰陽的「國」之存亡的巫性判斷,其文化意識,已然有所推進。

其三,【易傳】陰陽觀,無疑源於巫筮吉兇觀。 【易傳】將紛繁多變而深廣莫測的世界,以「吉兇—陰陽」之思,加以模式化,從而企圖透過蔔筮等,把握這個多事的世界與人自身的命運。陰爻陽爻的發明及其運用,是以陰陽意識解讀吉兇,二者相對應。八卦即所謂「乾坤六子」,為四陽卦對四陰卦,共二十四爻,十二陽爻對十二陰爻;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陰陽爻各為一百九十二。這說明,創設卦爻符號系統的古賢心目中所認知的世界,既變幻無盡,又對稱、平衡與穩定。由此,逐漸生成一種影響中華數千年的以陰陽為圭臬的文化哲學。

馬王堆帛書【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圖

「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對於這一哲學最為貼切的概括。王夫之說:

陰陽,一太極之實體。唯其富有充滿於虛空,故變化日新,而六十四卦之吉兇大業生焉。陰陽之消長隱見不可測,而天地人物屈伸往來之故盡於此。知此者,盡【易】之蘊矣。 (【張子正蒙註】卷一)

陳夢雷從「生」(變)這一角度說陰陽:

陰生陽,陽生陰,其變無窮,易之理如是。 (【周易淺述】卷七)

我曾指出:「‘陰陽’觀是對‘吉兇’觀的超越與昇華」,「‘陰陽’受胎於‘吉兇’,又脫胎於‘吉兇’,這是原始巫學的解體,是哲學與美學智慧的省悟」。 (拙著【大易之美】)

「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文化哲學命題,是對太極圖豐富深邃意蘊的概括,先天太極圖俗稱「陰陽魚」,此之謂。 它可能是成於戰國至秦漢初的中國「矛盾論」與「辯證法」,突破了原始巫文化類比思維的局限。它概括了世界、時空存在與運動的本質、規律與方式,揭示了易理和哲理(「道」)的運化根本。

先天太極圖

「道」(易),是在一陰一陽之變的時間歷程中實作和展現的 「道」,首先是時間性的。時間優先,正是中華文化哲學理念的「第一提琴手」。唐力權說:「因為時就是易(原註:變動不居)之歷程,【易經】哲學最重時。」 (【周易與懷德海之間:場有哲學序論】) 這一「場有哲學」的「場」,實際指當下存有而運變的「氣」(可譯為 field),與西方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在場」說相通。

【周易】算卦講「時中」 (【易傳】) 。這一「中」字,並非指「中間」,而是指「擊中」「中(去聲)的」。在巫筮的演卦過程中,一旦算出變卦、變爻,就意味著吉或兇的結果立刻昭示出來,信筮者心中的「黑暗世界」即時被「照亮」。 「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文化哲學,有如海德格爾現象學哲學的關鍵命題「時間到‘時’」,也便是【易傳】所說的由巫性「時中」,轉遞為哲學思性的「時中」,指無盡時間流中的「當在」即「在場」。

(本文 節選自【〈周易〉通識】 )



通太極八卦,識宇宙大道,

跟著王振復教授讀通【周易】

【〈周易〉通識】(中華經典通識

王振復 著

978-7-101-16200-4

56.00元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