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以藝術之美傳承紅色文化(解碼·思政課怎麽上)

2024-08-20國風

本報記者 朱 磊

線上「雲遊」紅色數位展館,線下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用畫筆、刻刀創作400余件紅色文化藝術作品……近年來,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以下簡稱「陶瓷大學」)立足本校特色,融合思政教育,組織師生深入社群、農村、中小學開展活動,以紅色藝術作品為紐帶,上好大思政課。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來自陶瓷大學美術學院的年輕人瞻仰烈士陵園、參觀革命紀念館,不斷用紙筆、相機記錄著見聞與思考。「今年暑期,陶瓷大學共派出18支小分隊,開展‘研學+思政’活動。」陶瓷大學副校長胡銀嬌介紹,該計畫已持續開展了4年。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內,身著紅色文化衫的陶瓷大學學生在展館裏搜集素材,素描本畫了一頁又一頁;陶瓷大學校園裏,學生在展覽館工作室內碰撞思路,研學時產生的靈感和創意,變成一件件作品。

「在興國縣,看到山上的烈士墓碑、聽到令人熱血沸騰的革命故事,我就想用藝術形式表達思考與感受。」陶藝專業學生馬俊傑在興國縣研學後,現在已經著手創作紅色主題的青花瓷器。

雕塑班學生用5噸泥料制作出「七一勛章」獲得者人物雕像,惟妙惟肖;由8萬字小楷、200幅畫作構成的百米長卷【學子丹心寫輝煌】,大氣磅礴;運用各種藝術形式,組合報紙、陶瓷等各種材料而成的【門板上的長征路】,別具匠心……走進陶瓷大學的美術展館,各種創意作品讓人目不暇接。

「學生們的創意讓人驚嘆,學校專門搭建相關場所,陳列、展示學生的研學作品。」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呂品昌表示。

據介紹,自2020年「研學+思政」活動開展以來,陶瓷大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內高校紅色主題活動。陶瓷大學一方面推動線上「雲遊」,另一方面線上下組建120余支「紅色走讀」實踐隊,吸引2000余名學生參與。

4年來,陶瓷大學學生的研學足跡,不斷向省外延伸。「紅色故事是一座創意的寶庫,研學不僅讓我們收獲了感動,也收獲了藝術靈感。」陶瓷大學中國畫專業學生夏子龍說,「盡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專業,但大家有著共同的想法——創作出有溫度、有教育意義的紅色題材藝術作品。」

收獲了感動,更收獲了成長。這個暑期,陶瓷專業學生賀留洋埋頭於「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印章的篆刻工作,每天創作到深夜。「在創作過程中,我深深地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於敏的故事打動,從中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賀留洋說,「成功就是設立一個目標,然後不斷去實作它。」

「我參加了多次‘研學+思政’活動,這不僅加深了我對黨史的理解,還讓我在藝術創作方面有所提高。」機械電子工程學院2020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倪永恒說。研學活動中,倪永恒需要在一天內書寫多張小篆作品,這次創作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如今他正在準備跨專業報考書法系的研究生。

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學生,學校團委書記李明文頗為感慨:「很多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提高了自己的技藝,也找到了誌同道合的夥伴,這將成為他們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財富。」

陶瓷大學還將紅色主題的優秀藝術作品帶到景德鎮各中小學,開展「精神譜系進校園、紅色基因代代傳」活動,指導1200余名中小學生開展創作。

「沒想到孩子們對紅色文化有這麽濃厚的興趣。」對於在景德鎮市第二十二小學開展紅色文化宣講的場景,思政教育專業學生賴龍英印象深刻。孩子們一邊聽著紅色故事,一邊跟著陶瓷大學的「小老師」們學習繪畫和書法技巧。活動現場的100多個紅色主題書簽,剛拿出來就被孩子們搶光。參加宣講的陶瓷大學學生現場拿出筆墨紙硯,教孩子們寫書簽,蓋上創意印章,忙得不亦樂乎。

除了線下傳播,陶瓷大學還積極開展線上的紅色藝術創作活動。設計藝術學院學生們的作品【新青年,正當時】,透過三維技術復原革命英雄形象、生活和工作場景,設計推廣紅色系列IP作品,可以讓人更好地重溫紅色故事。相關的社會實踐計畫還被團中央授予2023年全國大中專學生誌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品牌計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