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頂級大師走了,「無人」關註

2024-03-12國風

你知道【大鬧天宮】嗎?那個迄今為止,中國動畫電影的鎮山之寶。

是的,就是那只登頂過整個國際動畫界,讓當年的迪士尼都甘拜下風的猴子。你知道張光宇嗎?

他是一位博古通今,將西方繪畫和中國傳統融為一體的藝術家,他不僅是美猴王之父,更是【大鬧天宮】的主要美術設計。他的名頭甚大,卻仍舊未能擺脫默默無聞的命運。

即便在電影熱映的當年,他也在散場的人流中被人忽視,有人甚至誤以為他是一個新人。這讓人不禁惋惜,一個如此優秀的藝術家,為何卻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失去了應有的關註?

即便如此,仍有那麽一些人發現了他的價值。他們稱贊他的才華,稱他是「百年中國新美術運動的開山人物」。還有人說,中國現當代美術史,應當齊、黃、張並列。齊白石、黃賓虹都是眾所周知的大師,而「張」正是張光宇先生。

然而,即使有這些贊譽,張光宇的名字仍舊不為人所知。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麽呢?是偏見。

偏見掩了霞光,埋了明珠。在這個以名氣和流量為重的社會,人們往往會選擇關註那些更廣為人知的人或事,而忽略了那些默默無聞的藝術家。這就是為什麽圈內大師視若珍寶,而世人卻置若罔聞的原因。

張光宇的「原罪」之一,就是他的非科班出身。13歲的時候,他還在錢莊學習,因緣際會拜了上海新舞台戲院的置景主任張聿光先生為師。傳統學徒制下的學習,他有機會在舞台的布景間穿梭汲取各種美術知識。然而沒有正規學習、沒有圈子加持,「野路子」、「非正統」的名號成為了他的標簽。在自由的藝術領域中,這樣的標簽有時候反而成為了負累。

張光宇從事的是漫畫,在許多人眼中是不入流的工藝美術。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偏見——工藝美術,也配叫藝術嗎?在這種偏見裏,藝術是居廟堂之高的,是博物館的,是供名人把玩的閑情逸致,是富人的身份標榜。然而張光宇所做的事,卻將藝術拉回到了普通人身邊,讓它變得可親近、觸手可得。他真正要做的,是老百姓的藝術。諷刺的是,忘記他的正是我們自己。

另一項偏見是他的作品被視為「邊角料」寶庫的一部份。然而在張光宇眼中,美是沒有貴賤階級的,是沒有雅俗對立的。他的作品充滿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理解,其藝術造詣之深令人驚嘆。

無論何時何地,藝術家都應當得到應有的關註和尊重。盡管張光宇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作品和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關註那些被忽視的藝術家們,讓他們的才華和智慧得以綻放光芒。

那麽至此,我們就到了文章的主題——NO.2 「邊角料」藝術家。」我們美術工作者」,我們有多少人真能摸摸祖國遺產的深厚?從彩陶、青銅器到明代工藝品的造型與圖案,驚人之處曾轟動到如何程度!這位非正統的藝術家呀,他眼中的寶庫並非那些主流的藝術品,而是那些被視為「邊角料」的民間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包括石刻、玉器、漆器、壁畫、陶俑、木、彩塑等等。張光宇對這些民間藝術品的造詣之深令人贊嘆。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民間版畫的深刻理解,造型簡練又飽滿,眉眼傳神;他也能將水滸梁山英雄譜中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對於歷史插圖,他也能夠巧妙地運用各種人物角色進行刻畫。

張光宇的一生都在追求藝術的真諦和自由。盡管他生前默默無聞,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將永存於世。讓我們銘記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讓他的故事和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追求藝術的真諦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