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王陽明與尼采的區別——致良知

2024-07-24國風

王陽明

作為領學【古文觀止】的最後一篇文章,我早就想寫王陽明。

至於怎麽寫王陽明,我是很猶豫的,因為如果只講這一個人的生平事跡,對人們正確認識他沒有任何益處,不過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高不可攀的歷史名人而已。寫他就要讓大家有所進益有所得。

王守仁

王陽明的主要思想,很多人知道很多。「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深入人心,有的人讀過他的學生們記錄他的言行的一本書【傳習錄】,對王陽明的學術思想雖傾慕,但大都沒有真的明白他表達的真正含義。

其實,王陽明所謂的「心即理,止於至善」,就是說真理存在於人的心中,儒家傳統六經不過是人心對世界感知的結果,人貴在「修心」,而不是死學儒家經典。只要你心中存「致善」,你就是光明,也就是你就是太陽。

王陽明的所有理論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他以前朱熹等死靠儒家經典是有革命意義的。

王陽明的理論隨後傳到了日本南韓等,特別是為日本的很多歷史名人推崇備至,但他們大都學到了「心即理」「知行合一」,卻把「致良知」拋在了爪哇國去了,因此大多狂妄至極,產生了大量的軍國主義分子,這是學王陽明心學的人不得不讓人遺憾的了。日本的軍旗上的旭日也成了「毒太陽」。

其實在西歐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著名的尼采就說自己是太陽,但這個太陽不以「致良知」為根本,也成了給歐洲和世界人民帶來災難的毒光。

尼采

戈培爾

尼采只是理論家,沒有給社會帶來直接危害,可以後的戈培爾、東條英機、山本五十六、裕仁等,卻把理論演變成了實踐,這實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也有道理

所以王陽明的學說是一個整體,是不能做任何割裂的。大家在學王陽明的著作的時候,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世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任何經典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不斷補充完善,才具有生命力。王陽明的學說也不例外。王陽明對傳統儒學的評價,正是我們現在評價其理論的指導。

至於他的「龍場悟道」、「懷孕十四個月出生」「高僧點評」等等,不過是無知者的牽強附會故意神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