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孔子如喪家之犬的原因和目的到底是什麽

2024-02-07國風

要理清這個道理必須明白一個背景和一個假設。

背景

1 .周室禮樂崩壞,王朝威信喪失。

2 .孔子親眼所見趙魏韓三家滅智,架空晉哀公,而田氏代齊的步伐也緊跟其後,臣子取代君王是實作可見的。

3 .孔子的朝政資源

孔子的職務 :司寇(相當於丞相,或國務總理)

孔子的弟子團隊 :孔子3000弟子72賢人,72賢人俱指取得重大成就者為賢人,例如:顏回,子貢(魯、衛兩國之相),冉求(季氏宰臣,掌財權),宰予(臨淄大夫),宓子賤(單父宰),言偃(武城宰),子夏(開創「西河學派」),曾參(軍事家吳起的老師),林放(齊國大夫),公孫龍(趙惠文王、趙孝成王的相國),需要說明的是孔子弟子團隊的凝聚力遠甚於政治勾兌的合作關系。

孔子的操盤能力和執行力

孔子為殷商王室後裔,青年出仕於魯國三桓之一的季氏,做個記賬的小吏,後因魯昭公與季氏沖突,孔子陪伴魯昭公流亡齊國。

後孔子回國,魯定公十年孔子出任中都宰;在著名的齊魯「夾谷」之會中,孔子以弱勝強,要回了被齊國侵占的土地,因此升任司空,後任大司寇,掌理相權,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從履歷上看,孔子從政是一步一個腳印,實幹出來的高級官員。在【趙氏孤兒】一劇中,那個權傾天下,誅殺趙氏一族的屠岸賈,官職就是大司寇,可以說,孔子的官職已經是位極人臣了,這與今天教書匠的形象差距太大。

有人諷刺孔子周遊列國就是謀官心切,就是一個權欲熏心,謀官不得的喪家之犬,這是何其荒謬?

退一萬步來說,我們假設孔子就是和珅,假設孔子周遊列國就是一心謀官。

以孔子所處的禮樂崩壞的時代,他的人才資源和個人能力,那他最佳試驗田就是魯國,他何須放棄已有的基本盤,去毫無根基的列國去東遊西蕩呢?

在魯國不僅可以謀官,以孔子的能量、團隊和時代背景,如果孔子是個徹頭徹尾的野心家,他是具備掌控朝政的資源和條件的,甚至取代魯王並非沒有可能性。

然而,孔子純潔地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他放棄了,他放棄的不是做官的可能,而是塑造國家的道(理念),放棄了塑造魯國為理想國的願望。

所以,以一心謀官而周遊列國這個思路對得起孔子的閱歷嗎?對得起孔子團隊人員的執行力嗎?

這一大票有實力有思想的賢人會為了孔子的謀官之願而緊緊追隨嗎?他們也僅僅是想謀個官嗎?

那可是一個倡導精神獨立的時代啊!

所以,在一個道德和倫理全面墮落的今天,有人洋洋灑灑的評價孔子,無異於流氓評價君子,完全都沒有用心去領悟過孔子的精神境界到底是什麽,說中華文化需要重新學習,說中華文化需要自救是不為過的。

那麽,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是什麽呢?

我以為,孔子感受到了道德崩壞,周禮無序的危機和焦慮,希望在列國中找到一位有共識的王,以自己和弟子們的智慧、能量,去打造出一個理想國家的樣板,這個國家應該是有禮有序,軍事強大,經濟繁榮的邦國,進而感召其他列國尊而效之,從而完成復興周禮的夢想。

周禮是人類社會禮與德的巔峰,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燦爛標本。

很久沒有夢到周公了,這就是孔子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