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走進「有窗戶的畫室」聆聽女性畫家的生命回響

2024-03-25國風

三月春光無限好,草長鶯飛花漫漫。為迎接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而特別策劃的女性藝術家專題畫展「有窗戶的畫室: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藝術作品展」日前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啟幕。「有窗戶的畫室」意在使觀眾透過作品這一窗戶看到她們在畫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用心靈造就的藝術。

展覽學術主持徐虹在前言中寫道:「有窗戶的畫室」蘊含兩重意思,一是指畫室的「窗戶」對於畫家的創作是必要條件——人物形象在自然光線下,畫家可捕捉豐富微妙的色彩光影,並創作來自上天光亮啟示的藝術。另一含義貼近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本意——女性藝術家需要獨立創作的空間和條件。它也指20世紀中國女性需要的一種精神狀態——放開胸懷,朝向世界,為追求真理勇敢前行。具體到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女性藝術家,一間「有窗戶的畫室」關聯到走出家門,追求經濟、政治地位和人格的平等。

▲ 雙人舞扇(油畫) 53×65厘米 1955年 潘玉良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是20世紀前期的一位重要藝術家,她成長、探索並傲立於上世紀中西藝術的多樣化發展與流變之中。她取中西藝術之長,完成了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的有力融合,折射出在上世紀社會轉型中女性藝術家的自我認知的建立,以及中西藝術語境之間的文化認同。

作為中國第一代留學歐洲的女藝術家,潘玉良直擊西方繪畫理念的演變與發展,置身於野獸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等眾多現代藝術流派異彩紛呈的氣息之中,並思考自身的民族意識。1932年,潘玉良開始在宣紙上作畫,嘗試將中國書法的線條韻味融入西方繪畫強烈的色彩之中。在對中西藝術與自我個性的不斷探索和表達中,潘玉良將中國傳統的筆墨意境與西方的繪畫形式進行了完美結合,既追求意象的圓融又突出強烈的表現,最終形成了自身獨特而鮮明的繪畫風格。

20世紀早期的中國,正處在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浪潮之中,潘玉良以藝術確立著自身的社會價值和對自我認同的探知。她一生描繪了大量自畫像作品,集中體現了其思想與個性的發展。自畫像中所傳達出的自我意識,是從線條的曲滑宛轉到方硬剛直,從氣質的溫婉柔美到銳利率意,從手法的細膩修飾到直面生命的真實。這些有著較長時間跨度的自畫像,是潘玉良自我價值不斷充盈的體現,是和男性畫家一起推動和開發中國現代美術的同等擔當。

▲ 荷(國畫) 49×55厘米 周思聰 北京畫院藏

周思聰是20世紀中後期的著名藝術家,她的一生沒有波瀾壯闊,沒有豐滿的社會交往,但她給我們留下了或溫暖如午後陽光,或悲涼到心骨俱冷的作品。周思聰說過兩句話可視為她創作的核心理念。她說:「我愛靜謐的大自然,我愛平凡的人」。美國學者高居翰對此作了簡約而準確的闡釋:「貫穿她一生的作品有兩條主線,一是人情充盈而又幹預世事的人物畫;另一個是攜觀者一同超凡遠塵的荷花系列。似乎她執自己生活與藝術中對立的兩端而和諧之,借以詮釋她的藝格和人格。」

所以,周思聰會以她的方式畫【長白青松】,畫【戴月歸】,畫【一湖煙雨半湖花】。改革開放初期,周思聰與先生盧沈共同創作了【礦工圖】。這是以個人之心直面人類災難、困苦而鑄就的繪畫史詩。在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看來,這一創作過程對於周思聰來說就是一個以命換畫的旅途。「我多次感嘆,畫過【礦工圖】的周思聰與沒有畫過【礦工圖】的周思聰是不一樣的,就如同畫過【格爾尼卡】的畢加索與沒有畫過【格爾尼卡】的畢加索是完全不同的。由於這件作品,周思聰的名字與悲壯、深邃的藝術相連線了。」

作為女性,周思聰的聲音在時代合唱中顯得獨特而清亮,她不僅和同時代男性畫家一樣成功處理宏大的主旋律作品,更因使這些作品帶著女性畫家敏銳、溫柔的回聲而顯得特殊。她的這種角度使同時代的廣大觀眾都能與之共鳴,而女性觀眾,更因感悟出豐富的生命意蘊而使自我精神得到提升。

▲ 壁畫【科學的春天】設計稿(紙本水粉) 21×108厘米 1979年肖惠祥

肖惠祥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壁畫創作中嶄露頭角,作為中央工藝美院(即現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藝系副教授,她對藝術形式和材料有特殊的敏感度,她與同事一起,參與被譽為「中國現代藝術轉折點」的首都國際機場壁畫計畫,設計和制作了【科學的春天】大型陶瓷壁畫,成為新竣工的首都機場的重要裝飾。這幅作品描繪了生命起源、物質結構、天體執行等科學圖景,在人物設計上,肖惠祥大膽將立體主義藝術與幾何形體結合在一起,以形式探索和視覺效果為重點而不是以題材為中心,這在當時的中國美術界顯得新穎和大膽。她為整個美術界爭取新形式的創新樹立了標桿。此後數年裏,她自覺地求索中國現代藝術之路,在壁毯、竹刻、不銹鋼雕、油畫等多種創作載體和技法上均有大膽嘗試並取得突出成績。在崇尚思想解放的年代,肖惠祥以那熱烈、純粹、直率、赤誠的個性稟賦以及不斷創新的姿態成為引領中國美術潮頭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展出了機場壁畫【科學的春天】創作過程的全部手稿,具有珍貴而重要的文獻價值。開幕式上,肖惠祥家屬向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捐贈肖惠祥的【科學的春天】壁畫稿等25件繪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美術學群」收藏系統的重要補充,也是對該館現當代藝術收藏體系的完善。

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三位女性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揭示和印證了中國女性的成長歷程與中國社會演變的緊密關聯,而中國現代美術史中女性藝術家地位的確立,正是建立在一代女性藝術家的成長和貢獻基礎之上的。

2024年3月24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走進「有窗戶的畫室」聆聽女性畫家的生命回響】

責編:陳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