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李商隱10首經典詩詞,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2024-10-18國風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因卷入黨爭而一生不得誌,在詩詞創作上刻意追求完美,其駢文創作價值頗高,開創了獨具一格的「無題」詩體,多以男女愛情為題材,情思溫婉,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唐代最會寫情詩的詩人,非李商隱莫屬。

從「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跨越千年,依然感動著讀者。

01

【錦瑟】

唐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精美的瑟為什麽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於杜鵑。

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此時此景為什麽要現在才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者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

【錦瑟】,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情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沈,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也有人認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 這句詩描繪了美人魚的美麗和神秘,美人魚在古代神話中被稱為鮫人,這首詩透過美麗的自然景象來比喻美人魚的美麗和神秘。

02

【夢澤】

唐·李商隱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悲風蕭瑟吹拂著夢澤地區衰枯的白茅草,楚靈王荒淫無道葬送了如花似玉的嬌嬈。

誰也不知道能為楚王獻舞的宮女有多少?她們費盡心機忍饑挨餓就為了擁有纖腰!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作者離開桂州北歸,在湖南觀察使李回幕中短期逗留,秋初繼續出發,途經夢澤。夢澤此地在春秋時期是楚國屬地,當時楚宮是一片輕歌曼舞的盛況,而現今看到的卻是荒原上茅草在悲風中顫動,滿目肅殺淒涼景象。對比之下,作者不由感概萬分,遂寫下此詩。

03

【菊花】

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如麗,升君白玉堂。

寒露時節,北雁南飛,菊花盛放。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眾所周知,陶淵明最愛菊花,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多少文人墨客也以詠菊主題來寄托情懷,托物言誌。

作者亦如此,如此高格的菊花「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它不怕寒露侵襲,但總有日薄西山,「明日黃花蝶也愁」的時候,正如人也一樣,「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出名要趁早,作者惟願早些遇到伯樂,「升君白玉堂」。

04

【微雨】

唐李商隱

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

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

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詠微雨詩。

這首詩最絕妙之處在於沒有一個「雨」字,而處處寫雨,特別運用了視覺、觸覺、聽覺手法,從多方面來描寫雨,別有韻味。

「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一二兩句是說,微雨初起時,只覺它像林中霧氣一樣浮動;逐漸地,伴隨著夜幕降臨,它分得了夜的絲絲涼意。這是寫「微雨之清涼」。

微雨剛剛來的時候像什麽,詩人用了一個比喻,像林中霧氣一樣浮動,這樣就將微雨的輕盈朦朧的特點寫出來了。接著寫微雨的清涼,帶給夜色無盡的舒爽。

「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三四兩句是說,那寒氣仿佛透入窗戶,讓燈火閃爍不定,離窗很遠也能感覺到它的涼意;仔細聽,還能感覺到從空曠的院子裏傳來的輕微淅瀝聲。這是寫「詩人之心境」。

詩人的心境也隨著微雨的到來而發生變化。「窗迥」,原指窗戶遠而明亮,這裏用來描繪一種清冷、寧靜的夜晚景象。象征著詩人追求一種超脫、遠離塵囂的心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於遠離世俗、追求寧靜的生活向往。詩人之所以站在窗前聽到院子外面的雨聲,則進一步說明了詩人內心的平靜。正是因為平靜,才能真切感受到輕微細雨聲。

縱覽全詩,意境超脫,描繪生動,角度不同,無一字提雨,卻處處寫雨,一幅靜謐的秋夜聽雨圖,躍然紙上,是為詠微雨詩中的絕妙佳作。

05

【代贈二首】

唐·李商隱

其一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其二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譯文:

黃昏獨上高樓欲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0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像淚樣的蠟油才能流幹。

正如愛情,有些愛,到死的那一刻才停止,有些情誼,到淚流盡的那一刻才終結。

比如納蘭容若,他將對亡妻的深情,都在那一闕闕詞中,感人心懷,可是情深不壽,只願深情的人,都能修得蜜果,不受情傷。

07

【登樂遊原】

[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註釋』

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份,得名於西漢初年。【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一個皇後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後葬長安縣樂遊裏,立廟於曲江池北,曰樂遊廟,因苑(【長安誌】誤作葬字)為名。」

向晚:傍晚。不適:不悅, 不快。

古原:指樂遊原。

近:快要。

08

流鶯

[唐]李商隱

流鶯漂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裏,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誌。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份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09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兩首經典詩詞,都是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筆下,年少時只是就是一首詩而已,當再次解讀它,才被詩詞背後感人的故事所吸引,也感受到了李商隱的才華和他對愛情的追求與向往,這兩首詩都是李商隱為他所遇見的人生第二位喜歡的女人,伺奉公主的一位修道女宋華陽,他們一見傾心,兩情相悅,但是因為身份、地位、世俗等原因卻不能走到一起,那種喜歡,思念,那種煎熬是可想而知,正是如此,在那種情況下,李商隱才創作出那麽多唯美的詩詞,留給千秋萬代經典之作。

10

【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賞析:

點破而不說破,有論而無斷,並非由於貧弱而故弄玄虛,而是由於含蓄豐富,片言不足以盡意。詩有諷有慨,欲慨於諷,旨意並不單純。從諷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並不在此。晚唐許多皇帝,大都崇福媚道,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顯然是當時現實中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封建統治者。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人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沈感慨,詩人夙懷「欲回天地」的壯誌,但偏遭衰世,沈淪下僚,詩人每發「賈生年少虛垂涕」、「賈生兼是鬼」之概。這首詩中的賈誼,正是詩人自己的影子。慨而言之,諷漢文實刺唐帝,年賈生亦自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