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卞,這位出生於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 年)福建仙遊的才子,自幼便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才思敏捷,學識淵博,早早便在鄉裏聲名鵲起。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 年),他與胞兄蔡京一同科舉登進士第,從此踏上了仕途。
蔡卞【雪意帖】 29.3×34.1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
【宣和書譜】中對他的描述「自少喜學書,初為顏行,筆勢飄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長於大字」,為我們生動地展現了蔡卞早年對書法的癡迷以及其獨樹一幟的風格。他的筆鋒靈動,宛如自由的飛鳥,初現個人的獨特韻味。尤其是在大字的書寫上,更是展現出了非凡的造詣,讓人不禁為之贊嘆。
明代安世鳳在【墨林快事】中的評價「卞勝於京,京又勝於襄」,盡管後人對這一觀點的客觀性存在爭議,但這足以證明蔡卞書法在當時所具有的影響力。他啟蒙於蔡襄,接受了良好的書法啟蒙教育,而後又經蘇軾的指點,可謂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他廣泛汲取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李邕等書法大家的精髓,深入鉆研二王,最終形成了自己多元而豐富的藝術特色。
蔡卞【題唐玄宗鹡鸰頌】紙本行書 縱24.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卞【題唐玄宗鹡鸰頌】紙本行書 (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卞的代表作【雪意帖】,以行草的形式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入筆豐富多樣,自然流暢,筆法嫻熟,結體隨字而變化,卻又和諧統一,盡顯神采。章法錯落有致,自然天成,與米芾、蔡京的書風相互影響,共同展現出了宋代書法的獨特韻味。
再觀【致四兄相公尺牘】,其中蘊含著深邃的禪機,筋脈舒展,神閑氣清,韻致婉潤,風雅縱逸,其精神內涵令人嘆為觀止。還有【楞嚴經偈語碑】【孝女曹娥碑】等作品,筆力瀟灑,放縱任能,字勢俊麗,飄靈婉約,書風多樣,尊古為新,充分展示了他成熟精到的書法技藝和深厚的藝術修養。
蔡卞作為王安石的女婿,在北宋新舊黨爭的激烈漩渦中,堅定地推行新法,成為「紹述」派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鬥爭中排斥異己,獨斷專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蔡卞【曹娥碑】(局部) 浙江上虞市曹娥廟藏
【楞嚴經】石刻由四石組成,寬高各異,皆為行書。書者蔡卞,政聲不佳但書法受好評。其書法「自成一家」得力於「得筆」。此石刻書於不同年份,蔡卞與靈巖寺關系待考。王昶稱其可作臨池範本,已收入相關書籍。文中還附上楞嚴經偈原文及北宋蔡卞行書【雪意帖】欣賞。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諫官陳瓘、任伯雨、禦史龔夬聯合彈劾蔡卞,羅列了他眾多的罪行。比如,他被指責因誣罔宣仁聖烈保佑之功,欲行追廢;編排元祐章牘,致使眾多士大夫獲罪;在一些決策中不顧禮法,肆意妄為。這些彈劾使得蔡卞在政治上遭受了重大的挫折,最終被降職外放。
更為不幸的是,由於其兄蔡京被後世視為奸臣,蔡卞也受到了牽連。蔡京在北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弄權誤國,盡管蔡卞在一些政事上與蔡京意見不合,但兄弟關系的存在,讓他難以擺脫蔡京的陰影。
如此一來,蔡卞在後世的評價中,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人們在欣賞他書法成就的同時,也對他的政治行為和品德表示質疑與批判。但我們在評價蔡卞時,應當盡量保持客觀和全面。
蔡卞的書法作品,無論從筆法、結構還是整體的氣韻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它們是北宋書法繁榮發展的見證,為後人研究宋代書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和靈感。我們不能因為他在政治上的爭議,而全盤否定他在書法藝術上的貢獻。
【楞嚴經】蔡卞書法刻石
從蔡卞的人生經歷中,我們也應當反思政治與藝術、品德與才能之間的復雜關系。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和行為,並不能完全決定其在藝術領域的成就。同樣,卓越的藝術才能也不能掩蓋政治和品德上的缺陷。我們應當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視角去理解和評價歷史人物,既要看到他們的閃光點,也要正視他們的不足。
在欣賞蔡卞的書法作品時,我們可以沈浸在那靈動的線條、優美的結構和深遠的意境之中,感受他對書法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同時,也應當從他的榮辱人生中汲取教訓,明白在人生的舞台上,無論身處何種領域,都應當堅守正義、秉持良知,以實作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對此,您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