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獻詩免稅及遇盜吟詩

2024-03-14國風

◎王紅(四川大學古典文學教授)

明代陸楫【蒹葭堂雜著摘抄】記一趣事:吳中名士陸楠,上京考試落第,乘船還鄉,經過揚州鈔關(收取關稅之處),被要求納稅。

鈔關之設,本為向運貨的商船收稅,貨主根據載貨多少、路途遠近繳稅,後來逐漸演變為不問所載何物,只按船的大小收稅,關吏借此橫征暴斂,雁過拔毛,百姓苦不堪言。

落第舉子陸楠就遇到了這種索要過路費的事。他急中生智,獻上一首詩:

獻策金門苦未收,歸心日夜水東流。

扁舟載得愁千斛,幸有明王不稅愁。

大意說自己上京應試,失意還鄉,如今窮得叮當,載了滿滿一船「愁」回家,幸虧當今聖上還不要求為「愁」這種貨物交稅啊。

詩談不上高明,但寫得聰明,嘆了苦經,發了牢騷,有微諷(除了愁還有什麽不收稅的),卻無政治立場錯誤(畢竟還是贊頌了天子聖明的嘛),溫柔敦厚,委婉得體。恰好遇上個有文化讀得懂詩的關吏,讀了詩,立即免稅,對陸楠以禮相待。

沿著時間河流上溯七百多年,唐代長慶二年(822年),一個春雨瀟瀟的夜晚,另一個詩人乘船江行,這是曾做過太常博士、在當時頗有詩名的李涉到江西九江去看望當江州刺史的弟弟。

泊船歇宿時,僻靜處跳出數十條拿刀弄杖氣勢洶洶的大漢,原來遇上了劫匪。對方喝問:船上是什麽人?仆人回答:李涉李博士。為首的一怔,竟然說:真是李博士嗎?我們聞名已久了。如是,不要他的金錢,只請他寫首詩送我們吧。

李涉博士既非假冒偽劣,也不是浪得虛名,吟詩作賦是看家本領,欣然命筆,一揮而成七絕一首贈予盜匪:

春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群盜大喜,如獲珍寶,捧出牛肉、好酒饋贈李涉,恭恭敬敬地行禮送他上路。

該故事見於【雲溪友議】【唐詩紀事】,大約確有事實依據。唐人的愛詩、敬重詩人,於此戲劇化記載中可見一斑。

比之於明代那位還算雅致的稅吏,唐代這群綠林好漢更是可敬可愛。前者以理解和同情之心免了落第舉子的過路費,後者則是愛詩歌勝過愛金錢,是詩和詩人的真知音。

而李詩「世上如今半是君」也是絕妙的點睛之筆,刺世意味甚濃,讓人聯想起南宋的一則趣聞:海盜鄭廣,受了招安,在福建當軍官,被同僚輕視,每逢聚會,眾人談詩論文,將鄭晾在一邊。某日,鄭廣實在憋不住,站起來說:我是個粗人,也做了首詩,讀給大家聽聽。然後大聲朗誦:「鄭廣有詩上眾官,文武看來總一般。眾官做官卻做賊,鄭廣做賊卻做官。」滿座啞然。

做賊的,劫詩不劫財,雅得可愛;做官的,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卻巧取豪奪,掠盡民脂民膏,還不如「賊」呢。

2024.3.4

供圖/雨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