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一場春雨過後,陸遊寫了一首詩,寫盡世態炎涼、人生感慨

2024-04-11國風

「讀一段詩書,品一世人生」

曾有一個少年,意氣風發,裘馬輕狂,英姿颯爽,誌存高遠。他曾為民請命,上書朝廷體恤民情,也曾立誓抗金,為了國家金戈鐵馬。

然而這一腔熱情卻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去不復返了....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陸遊被任命為江西常平提舉,淳熙七年,江西發生特大水災,民不聊生,陸遊可憐百姓,力排眾議,下令開倉放糧。

但靠關系上位,身為宋朝唯一一位宗室宰相的趙汝愚,卻檢舉陸遊所做之事不合規矩,陸遊心灰意冷,一氣之下辭去官職,回浙江山陰老家去了。

五年之後,淳熙十三年,陸遊又被任命為嚴州知州,需到南宋都城臨安(位於杭州)覲見孝宗皇帝,在等候進宮召見時,62歲的陸遊在西湖邊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在山陰的五年時間,詩人遠離政界,但他對政治的變幻,世態的炎涼,反而體會得更深了。

世人常說世事薄如紙,詩人卻說世事薄如紗,在他的眼裏,世事輕薄透明,難以捉摸, 讓他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溫暖和真實。

自己雖來到了這繁華之城,可世態炎涼,並不願置身於這喧囂又冷漠的地方,但又是誰令自己騎著馬來到這裏的呢?他無奈、迷茫,看不清前路。

但這只是暫時的,他並沒有沈湎於此。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在西湖邊的小樓上度過了一個雨夜,聽著淅淅瀝瀝的春雨,他的內心感受到了一絲溫暖,沒錯,那是春天的聲音。

次日早上,雨停了,小巷中已經有人開始售賣新鮮的杏花了,想必他們也是為了生計,奔波辛勞之人。

詩人雖不必為了生計而苦惱,但他的心卻為了國和民而操勞,這使他感到自己和他們是同道中人。 所以,這畫面是溫馨的,他的心也是熱的。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詩人喜歡閑暇分時,在那矮矮的紙上面,斜斜地寫一些草草的字,或在晴朗的一天,坐在紙窗前,細細地品一杯香香的茶,享受這種簡單而寧靜的生活。

與那暗流湧動的朝政相比, 這些平凡的日子,是對簡單幸福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寧靜致遠的生活態度,這樣的日子太愜意了。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一身樸素的衣裝在身,詩人的追求恬淡舒適,不用再為塵世間的紛擾而嘆息。清明節就快到了,自己也將重回故裏,卸下行囊,抖掉一身的疲憊。

他在安慰自己,不必再沈湎於京城的喧鬧,不必再糾葛於薄如紗的世事,自己的根和歸宿,就在不遠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