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最治愈的一首詩,一讀心靜,再讀身安

2024-04-01國風

是不是物質越充足,生活就會越幸福?

這個問題擱二三十年前,根本就不用想,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時的我們,都甩開了膀子加油幹,總覺得只要物質條件好起來,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更幸福。

事實也確實是,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要跟二三十年前比起來,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畢竟你我老百姓,還想怎麽樣?

然而不知為什麽,我們的生活,好像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富足,而變得更好更幸福起來。每天都過得心浮氣躁,總是患得患失,無來由的感到焦慮和心慌……

這是怎麽回事?哪裏出了問題?

心安吟

【宋】邵雍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亦寬。

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幹。

這首詩的作者邵雍,是北宋年間,鉆研「理學」的大學問家。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研究了一輩子理性的學問,也有焦慮不安、心浮氣躁的時候。

要不然,為什麽寫這首詩?

這就像一個社會,往往越缺少什麽,反而會越提倡什麽。如果不缺少,為何要提倡?

人也是一樣。

幸好,邵雍研究「理學」一輩子。於是,他就發現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由於自己的內心不安定。內心不安定,人就安定不下來。人不安定,可是心底裏又渴望安定的生活,於是就各種折騰。

總覺得,錢掙得再多一些,自己就會安定了;房子換得再大一點,自己就會安定了……然而結果呢?往往越是這樣,人反而越變得浮躁,越感到焦慮不安。

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內心。

事實也是這樣:

一個人的內心越貧瘠,對於物質的要求,往往反而會越高。

已故作家史鐵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欲望這個東西,只要沒有被滿足,就會在你心裏一直作祟。可欲望又是個無底洞,根本就不可能填滿。

怎麽辦呢?

你我這樣的平頭老百姓,不是僧不是道,更沒有狠心像古代的那些人,把根一割就進宮當太監去了。所以, 我們不可能把欲望從自己的內心裏,給徹底的根除掉。

我們能做的,就是降低欲望。

把自己的欲望降低一些,剔除掉一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以便讓自己的心可以安定下來,人也安定下來。這樣一來,就像邵雍在詩中所說:

身安室亦寬。

你就會發現房子窄小點怎麽了?其實並不妨礙自己睡個好覺;車子的款式老點怎麽了?一點也不妨礙自己到達目的地;吃的簡單點怎麽了?一樣可以果腹,還會打飽嗝……

道理就是這樣。

即便所有的外在條件不變,只要自己的心境一改變,一切也就都會變得大不同。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與其說是物質的,倒不如說是物質與精神並存的。

就像道家所說的陰陽。

現如今這個社會,一些人大概也有感觸,那就是似乎越努力越無力。尤其是和我一樣的升鬥小民。

原因何在?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自己的實力,撐不起自己的欲望。 也正是因此,所以才會焦慮,所以才會心慌。實際上,與其這樣,倒不如嘗試著,把那些不必要不合理的欲望,從自己的內心雷根除掉。

反正日子也一天天的過,為何不讓自己心靜身安,過得更輕松一些。

是不是這個道理?

本文為「索彥讀詩書」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各界先進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