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夢」,在傳統文化中,有多層含義。最早是指人們在春天睡眠時做的夢,因為春天最美,在春天做的夢也是美好的,所以,「春夢」,當然指的是美夢。在此基礎上,人們又進行了引申,因為大自然的春天,跟人類的青春是對應的,所以,「春夢」也指人們在青少年時期做的夢,這種夢幻一般與愛情相關。最後的引申,就是指滾滾紅塵,人生如夢,當你經歷了一場平步青雲的生活,到了晚年,又回歸平常以後,就會覺得,人生就像一場「春夢」,夢裏是那麽綺麗,但終究會醒來。
1. 喚回午枕傷春夢,起向薔蜜花下行,張玉娘
宋代女詞人張玉娘,與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並稱宋代四大女詞人。她與朱淑真比較相似,都是愛情生活不順,朱淑真是一生未遇良人,張玉娘是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她們的苦是一樣的。所以,張五娘的詩詞,一般來說比較傷感,哪怕是在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春天。
張玉娘的詩風比較類似【紅樓夢】裏的林黛玉,林黛玉到了暮春時節,一般是葬花,寫【葬花吟】。張玉娘則沒有那麽悲觀,她的暮春詩詞,都帶了淡淡的傷感,這也和她愛情的不順有直接關系。這首【暮春聞鶯】就是其中的代表:
膏雨初乾風日晴,綠陰深處一聲鶯。
喚回午枕傷春夢,起向薔蜜花下行。
喚回午枕傷春夢,起向薔蜜花下行
「膏雨初乾風日晴,綠陰深處一聲鶯」,「膏雨初乾」,「風日晴」,「綠陰」,都在暗示春去夏來。古人春去夏來,自然是傷春,張五娘因為愛情挫折,自然更是傷感。
「喚回午枕傷春夢,起向薔蜜花下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詩人自然是做「傷春夢」,而詩人傷春夢醒以後,起來就走到了薔蜜花下。
而詩人的另外一首【春殘】,意境也大致相同:
簾外落花萬點,枝頭啼鳥一聲。
喚轉枕邊春夢,倚蘭終日凝情。
簾外落花萬點,枝頭啼鳥一聲
「簾外落花萬點,枝頭啼鳥一聲」,一個「落花萬點」,還有什麽景象比這更能代表暮春?「喚轉枕邊春夢,倚蘭終日凝情」,一個「喚轉」,表明詩人的「春夢」可能還沈醉在春天的美好之中,但「落花萬點」徹底打破了「春夢」的美好,讓詩人只能「倚蘭終日凝情」,一個「倚蘭」,表達了詩人的品格,要做遺世獨立的「蘭花」。
2. 如何一花發,春夢遍江潭,許渾
還有一種「春夢」,並不是真正的「春夢」,而是指春天的生活,就像生活在夢境一樣美。比如,晚唐詩人許渾的這首【長安早春懷江南】:
雲月有歸處,故山清洛南。
如何一花發,春夢遍江潭。
如何一花發,春夢遍江潭
「雲月有歸處,故山清洛南」,彩雲和明月都各自有各自的歸宿,而我的歸宿是在故鄉,我的故鄉在洛陽的南邊。
「如何一花發,春夢遍江潭」,為什麽我看到眼前的一枝梅花綻放,我就似乎看到我的家鄉千樹萬樹梅花盛開了呢?
這裏的「春夢」,當然是指春天江南百花齊放的風光,也是指故鄉的春天,就像一場夢幻一樣美麗。
相比許渾的委婉,明代詩人楊基則直白、誇張得多,他在【春夢】中寫道:
春夢復春夢,春夢有誰醒。
昨日梨花白,今朝杏子青。
昨日梨花白,今朝杏子青
「春夢復春夢,春夢有誰醒」,春天來了,人們就像做夢幻一樣,而且是一夢春夢接著一場春夢;好像遊著永遠醒不來得春夢。為什麽呢?
「昨日梨花白,今朝杏子青」,因為昨天是梨花盛開,花白如雪;而今天又是杏子長出來了,青青的,就像蘇東坡描寫的「花褪殘紅青杏小」,一樣是夢幻無邊。
3.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岑參
而遊子的「春夢」,則代表著思鄉,代表著對故鄉深深的眷念。唐代偉大的邊塞詩人岑參寫了那麽多雄壯的邊塞詩,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又如,「看君走馬去,直上天山雲」;再如,「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寫得是多麽豪邁。但他也有不少思鄉的詩作,比如這首【春夢】: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詩人遊歷邊塞,經常是風餐露宿,住在山洞裏,也是經常的事。昨天晚上,詩人睡在山洞時,突然吹來了春風,想起老朋友們都在湘江對岸,不由得夢回江南。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也就是在枕上做了片刻的春夢,就走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看到了那「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春天大好風光。這樣的春夢,詩人多想再多夢幻一會啊。
唐代詩人顧況在【憶故園】就更加直白:
惆悵多山人復稀,杜鵑啼處淚沾衣。
故園此去千余裏,春夢猶能夜夜歸。
惆悵多山人復稀,杜鵑啼處淚沾衣
「故園此去千余裏,春夢猶能夜夜歸」,故鄉距離此地有上千裏之遙,我只能在春夢中夜夜回歸故鄉。
這種「春夢」,一般是南方遊子在北方思念故鄉之作。
4. 空庭日照花如錦,紅妝美人當晝寢,楊衡
還有一種「春夢」,因為象征了愛情,就被廣泛使用在各種「宮廷詩」中,用來表現女子的青春和思春之情。比如,唐代詩人楊衡的這首【春夢】,就是一首典型的「宮廷詩」,典型的女子「春夢」詩:
空庭日照花如錦,紅妝美人當晝寢。
傍人不知夢中事,唯見玉釵時墜枕。
空庭日照花如錦,紅妝美人當晝寢
「空庭日照花如錦」,典型的春日風光,春日高照,繁花似錦,既描繪了春天的繁華,又暗示了豪門的盛況。「紅妝美人當晝寢」,由白日睡覺而引發後面的「春夢」,是一個伏筆。
「傍人不知夢中事,唯見玉釵時墜枕」,寫他人的夢境,當然只能用一種烘托的手法,「玉釵時墜枕」,暗示在夢中,有人在卸她的妝,正是兩人纏綿的時候。
晚唐詩人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 其五】,也有相同的意象: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這首詞也沒有直接描寫「春夢」,而是寫女主人公夢醒後的情形。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這句已經說明女人夢醒了,意識還是朦朦朧朧的,燈火朦朧,月光朦朧,只有清晨黃鶯的叫聲是真實地。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她醒來的時候,夢正做到了緊要的時候,可能兩人正在纏纏綿綿的時候,只可惜突然就醒來了。她百無聊奈的對鏡裝扮起來,看著鏡中的與玉釵像蟬翼一樣輕薄。
其實是暗示與夢中人的兩情繾綣,那縷情絲竟薄如蟬翼,如雲一般輕逸,教人不堪一握。
5. 只有雙蝴蝶,憐他夢裏人,楊基
把宮廷詩中的「春夢」進一步延申,很容易延申到另外一個群體,即思婦群體。思婦的「春夢」,當然表達的是她們對邊關丈夫的思念,這種思念在春天顯得更加強烈。初唐詩人沈佺期的【雜詩三首 其二】,就是一個典型的思婦詩:
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
何苦北韓郡,年年事鼓鼙。
燕來紅壁語,鶯向綠窗啼。
為許長相憶,闌幹玉箸齊。
燕來紅壁語,鶯向綠窗啼
「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我們家住在臨渭的北面,一輩子也沒有去過遼西,但我在春天的美夢裏,經常夢見自己到了遼西,和我那駐守邊關的丈夫見面。
「何苦北韓郡,年年事鼓鼙」,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麽北韓郡哪個地方,年年都會擂響戰鼓,發生戰事呢?
明代詩人楊基也寫了這首【春夢】,來表達詩人對思婦的同情:
春夢復春夢,夢好不知春。
只有雙蝴蝶,憐他夢裏人。
只有雙蝴蝶,憐他夢裏人
「春夢復春夢,夢好不知春」,思婦在春天裏作了一場春夢又一場春夢,根本就不想醒來,也不想欣賞這萬紫千紅的春天。
為什麽呢?因為只有在夢裏,才能和丈夫相見,夢醒後的春天,再美麗,也不能和丈夫見面,為什麽要醒來呢?
「只有雙蝴蝶,憐他夢裏人」,她在夢裏和丈夫卿卿我我,是半響貪歡。只有成雙成對的蝴蝶,才知道她只是做了一個夢而已,夢醒以後,將是殘酷的現實。因此,成雙成對的蝴蝶,才會無限憐惜這個還在做夢的佳人。
6.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蘇軾
當然,「春夢」還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記憶深刻的、有關友情或愛情的事,甚至是仕途,這些美好的事,往往是一去不復返,過了就再也沒有了,跟「春夢」醒來後,不會再有第二個相同的「春夢」一樣。大文豪蘇軾在【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中寫道: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首詩,是蘇軾被貶黃州時做。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訪陳慥,朋友們將他送至女王城東禪院。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人出城尋春,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詩寫下和詩。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幻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這裏的「事如春夢了無痕」,當然是指詩人在朝廷意氣風發的那些事,隨著「烏台詩案」的爆發,自己最後撿了一條命,被貶黃州,真是像做了一場「春夢」一般,夢醒以後,夢中的美景、發黃騰達,就隨夢而逝,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
「烏台詩案」對蘇軾的打擊是致命的,難怪詩人會發出「事如春夢了無痕」的感嘆。
這首南宋詞人周紫芝的【西江月】,有很強的隱喻意義:
池面風翻弱絮,樹頭雨退嫣紅。
撲花蝴蝶杳無蹤。又做一場春夢。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沒個來時。
眼前無處說相思。要說除非夢裏。
撲花蝴蝶杳無蹤。又做一場春夢
表面看,是詞人在思念戀人,「撲花蝴蝶杳無蹤。又做一場春夢」,「撲花蝴蝶」很明顯,是寫戀人的;「又做一場春夢」,則是說,自己和戀人的往事,就像是夢幻一場。
「眼前無處說相思。要說除非夢裏」,既表達了詞人對戀人的相思之情,又說明了他們再無相見的可能,要見也只能在夢裏。
但實際上,隱喻意義也很明顯,詞人經歷過「靖康之恥」,「池面風翻弱絮,樹頭雨退嫣紅」,無不在暗示北宋被侵占的事實。而「撲花蝴蝶杳無蹤。又做一場春夢」,北宋的輝煌,也是大夢幻一場。「眼前無處說相思。要說除非夢裏」,現在的南宋偏安朝廷,想要說收復故土,那是不可能,硬要說收復,那也是在夢裏。
7. 個是一場春夢,長江不住東流,朱敦儒
「春夢」的終極引申,當然是指「青春年華」、「滾滾紅塵」,這些,往往是當一個人老去,或者看穿世事後的感慨。人生就像一場「春夢」,世事就像「春夢」一場,這是人們最為常見的感嘆。宋代詞人朱敦儒的【朝中措·登臨何處自銷憂】,就是這樣一首典型的人生、乃至歷史感嘆詞:
登臨何處自銷憂。直北看揚州。
朱雀橋邊晚市,石頭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涼故國,寂寞潮頭。
個是一場春夢,長江不住東流。
個是一場春夢,長江不住東流
「朱雀橋邊晚市,石頭城下新秋」,「朱雀橋邊」,那是多少歷史風雲人物的居住地,在晉代就有代表人物王導的王氏大族,還有代表人物為謝安的謝氏士族,最後都灰飛煙滅了;而「石頭城」,則又記載了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的輝煌。
「昔人何在,悲涼故國,寂寞潮頭」,曾經輝煌的人物,如王導、謝安,他們都在哪裏呢?而曾經輝煌的吳國,現在也只剩下一個悲涼故國稱呼而已。
「個是一場春夢,長江不住東流」,「個是」,這是。所有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春天的美夢而已,夢醒之後,就一切了無痕。只有長江之水,從古到今,不但的向東流去。
元代詞人張可久在【人月圓·羅衣還怯東風瘦】中寫道:
羅衣還怯東風瘦,不似少年遊。
匆匆塵世,看看鏡裏,白了人頭。
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
海棠開後,梨花暮雨,燕子空樓。
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
「羅衣還怯東風瘦,不似少年遊」,現在早早就穿上了羅衣,但站在東風裏,還是有點怯冷,已經不像年輕時候,那樣的身強力壯,不懼寒風。
「匆匆塵世,看看鏡裏,白了人頭」,人老了,這塵世一場,太匆匆,看看明鏡裏,已經白了少年頭。
「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過往十年的往事,猶如片刻的春夢,是那麽匆匆,而夢醒之後,卻又了無痕就,只剩下一點詩愁。
「海棠開後,梨花暮雨,燕子空樓」,人生最落寞的時刻,莫過於海棠花謝了,梨花被暮雨吹打,和燕子樓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