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凡四訓】給你答案

2024-04-06國風

【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善書,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當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並現身說法,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經歷體會闡明此理,鼓勵向善立身,慎獨立品,自求多福,遠避禍殃。

該書自明末以來流行甚廣,影響甚大,其中作者所說的經典言論,時至今日,讀來仍然令人獲益匪淺。作者說,他透過把自己的改變命運經歷寫成書,以此來警戒、教育兒子,我們摘其精華,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01.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從前往事,到昨天為止,你徹底翻篇;以後將來,從今天開始,就當重新來過。

從前的日子,如同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被塵封在記憶的角落。那些曾經的歡笑與淚水,成功與失敗,都隨著時間的流逝,化作一道道深深的痕跡,鐫刻在我們的心靈深處。而昨天,就像是一道分水嶺,將過去與未來清晰地劃分開來。我們站在這個新的起點上,面對著未知的未來,心中充滿了期待與希望。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將過去的陰影拋在腦後,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戰。無論是曾經的失敗,還是曾經的痛苦,都不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相反,它們應該成為我們成長的催化劑,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重新來過。讓我們用全新的姿態,去面對生活的挑戰。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書寫自己的故事。

0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天降的災難,還可以躲避,自己造的罪業,一定活不了。

在生活的長河中,我們時常會遭遇到各種天降的災難,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它們都會帶給我們無盡的痛苦和困擾。然而,這些災難雖然可怕,但它們並不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可以透過科技、智慧、團結等方式來降低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甚至有時可以完全避免。

然而,自己造的罪業卻是另一種情況。罪業一旦形成,它就會像一把無形的枷鎖,束縛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無法自由地呼吸。我們可能會因此感到內疚、痛苦、恐懼,甚至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更重要的是,罪業是無法透過外部的力量來消除的,它需要我們自己去面對、去承認、去懺悔、去改正。

因此,天降的災難雖然可怕,但我們還有機會去躲避、去應對。而自己造的罪業,卻是一種無法逃避的懲罰,它會一直伴隨著我們,直到我們真正地去面對它、去改正它。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僅要學會如何應對天降的災難,更要學會如何避免自己造下罪業,保持一顆善良、正直、負責任的心,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活出價值。

03.務要積德, 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

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對人寬容,一定要和氣慈愛,一定要包養精神。

一定要積德,這是人生的重要法則。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而積德就是我們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最有力的武器。積德不僅僅是做好事,更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一種精神追求。它意味著我們要以善良、正直、公正的態度去對待他人,去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一定要對人寬容。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或許有著與我們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行為方式。而寬容,就是讓我們學會理解、接納這些差異,而不是去批判、指責。寬容讓我們的心靈更加開闊,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一定要和氣慈愛。和氣,是我們在與人相處時的潤滑劑,它能讓我們的關系更加和諧,更加融洽。而慈愛,則是我們對他人的一種深深的理解和關懷。只有當我們以和氣慈愛的態度去對待他人,我們才能收獲他人的友情和尊重。

一定要包養精神。精神,是我們生活的靈魂,它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價值觀。包養精神,就是讓我們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挑戰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充滿了挑戰和困難。而積德、寬容、和氣慈愛、包養精神,就是我們在人生馬拉松中最重要的裝備。只有擁有了這些裝備,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的挑戰,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04.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命運是由自己創造的,福報也是自己積累的。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的一系列選擇和行動所構成的。我們每天所做出的決定,無論大小,都在塑造我們的未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面臨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困難,激發了我們內在的勇氣和力量。我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不放棄,學會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這些都是我們創造命運的重要步驟。

福報則是我們透過善良的行為和積極的心態所積累的。當我們以善意對待他人,積極面對生活,我們的內心就會充滿陽光和喜悅。這種喜悅和滿足感,就是我們積累的福報。福報不僅僅是一種內心的安寧和喜悅,它還會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比如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成功的事業,這些都是福報的體現。


05.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世界上的一切功德福報,都源於自己的內心;從心這個層面上去尋找,沒有什麽不感應的。

只有心能感應到心的呼喚,只有心能體驗到心的溫度。心,如同明鏡,對映出我們內心的世界,讓我們看到真實的自我,理解生命的本質。

心是善良的源泉,它孕育出無盡的慈悲和愛心。當我們以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我們便能收獲他人的善良與尊重。這是因為,善良的心如同磁石,吸引同樣善良的心靈,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

心也是智慧的寶藏,它蘊藏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當我們以智慧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們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化解困境。這是因為,智慧的心如同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引導我們走向成功。

心更是快樂的根本,它散發出無盡的喜悅和寧靜。當我們以快樂的心去體驗生活,我們便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這是因為,快樂的心如同甘泉,滋潤我們的心田,讓我們在忙碌和壓力中保持愉悅和平靜。

因此,我們應該珍視內心的善良、智慧和快樂,讓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發光發熱。我們應該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內心的溫度,讓內心的力量引導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世界上的一切功德福報,都源於自己的內心」這一深刻的道理。

05.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你的命運裏面,你的福德是夠千金之產的,你定然可以得到這些千金之產;你的福德是夠百金之產的,你定然可以得到這些百金之產;餓死的人,一定有餓死的原因。天不曾加諸給我們任何人一絲一毫,他給你的都是與你當下的福報和德行相匹配的。

所以,我們常常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真理。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的福德所決定的,而這個福德,又是由我們的行為和思想所塑造的。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命運走向。

有人可能會問,那麽努力又有什麽用呢?如果命運早已註定,那麽我們是否就只能被動地接受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們的命運是由福德所決定,但是福德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透過努力,透過修行,來提升自己的福德。我們可以透過善良的行為,正直的品格,來積累我們的福德。

雖然命運是註定的,但是我們並不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可以透過努力和修行,來提升自己的福德,從而改變我們的命運。記住,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我們願意去努力,去修行,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06、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凡是說禍福,是靠自己求來的,就是聖賢之言。若是說禍福,是靠上天決定的,就是庸俗之言。這句話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它告誡我們,個人的命運並非完全受制於外界的力量,而是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去影響和改變。

聖賢之人深知這一點,他們明白人生的禍福並非完全由天定,而是可以透過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來塑造。他們知道,只有透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在生活中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因此,他們總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相反,那些抱著「禍福由天」的想法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被動和消極的境地。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上天去決定,不去主動爭取和改變,從而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樣的人,往往會在生活中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困難,因為他們沒有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寄希望於虛幻的「天意」。

然而,我們也不能否認命運中確實存在一些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完全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可以透過積極的努力,去爭取更好的結果,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這些努力雖然不一定能夠完全改變我們的命運,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在面對命運的挑戰時更加從容和堅定。

因此,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相信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我們也應該保持一顆謙遜的心,認識到命運中存在一些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從而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機會和資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健。

07.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德行善的家庭,一定會給子孫帶來吉慶和福氣。

這是一種深深烙印在華人文化中的信念,也是我們歷代祖先留下來的智慧。在眾多的故事和傳說中,我們總能看到積德行善的家庭最後都迎來了吉慶和福氣的降臨。這是因為,無論是大是小,每一個善良的行為都會在生活的舞台上投下深遠的影響。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繼承父母的善良品質,他們也會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樂於助人。他們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將這份善良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和溫暖。

而這樣的家庭,也必然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他們的善行會吸引更多的吉慶和福氣。他們的家庭會充滿和諧和幸福,他們的子孫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所以,積德行善的家庭,一定會給子孫帶來吉慶和福氣。這是因為,善良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改變一個家庭,也可以改變一個社會。讓我們都記住這個道理,讓我們都努力去做一個善良的人,去為這個世界增添更多的愛和溫暖。

08.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當你飛黃騰達時,要保持謙卑,要常做落寞之想;即使一帆風順時,也要多想到艱難險阻;即使豐衣足食時,也要想到忍饑挨餓;

即使人家對自己很好,也要想想自己有什麽值得人家善待的;即使家道興隆時,也要居安思危;即使已經很有學問,還要看到更有學問的人,要意識到自己的學問遠遠不夠。當你站在成功的巔峰,俯瞰世界,別忘了那些曾經艱辛的日子。不要因一時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真正的智者,永遠都在追求更高的境界。保持一顆謙卑的心,用敬畏的眼光看待每一次的成就,因為成功並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在人生的航程中,即使是一帆風順,也要時刻保持警惕,預見未來的風暴。因為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只有不斷適應、不斷挑戰,才能保持前行的動力。當你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時,不要忘了那些還在忍饑挨餓的人們,你的幸福是無數人的辛勤付出換來的。

與人相處時,要珍惜他人的善待,同時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值得這份善待。謙遜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永遠保持一顆謙遜的心,才能不斷進步。即使家道興隆,也要居安思危,因為家庭的幸福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守護。

在學問的道路上,永遠不要滿足於現狀。當你覺得自己已經很有學問時,不妨看看那些更有學問的人,你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渴望知識的心,不斷探索、不斷學習,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有高山也有低谷,有順境也有逆境。只有保持一顆謙卑、敬畏、反思、渴望的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成為真正的贏家。

09.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麽,天天把自己的過失改正。

一天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就會心安理得地一直錯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一天沒什麽進步。因此,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入錯誤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每天反省自己,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前行。

當我們發現自己做錯了什麽,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認錯誤。承認錯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會讓我們感到羞愧和尷尬。但是,只有承認錯誤,我們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要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承認錯誤之後,我們還需要積極地去改正錯誤。改正錯誤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和時間,但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擺脫錯誤的束縛,走向正確的道路。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持耐心和恒心,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10.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善行不積累,就不能成就你的名聲;惡行不積累到一定程度,也不會造成殺身之禍。

這個道理似乎簡單,但其中的內涵卻極為深刻。它告訴我們,無論善惡,都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才能最終產生影響。

對於善行來說,我們或許常常會覺得,一次小小的善舉,又怎麽能改變自己的名聲呢?然而,真正的善行並非僅僅為了名聲,而是為了內心的平胡與滿足。每一次對他人的幫助,每一次對社會的貢獻,都是對自我價值的實作和提升。當這些善行積累到一定程度,名聲自然會隨之而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刻意追求名聲,而是說,當我們的善行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名聲自然成為了一種自然的回饋。

而對於惡行來說,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我不做太大的壞事,就不會有什麽嚴重的後果。然而,這種想法是極其危險的。因為惡行同樣需要積累,一開始可能只是小小的過失,但如果不及時改正,久而久之,就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大錯。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防止小惡積累成大惡。

總之,無論是善行還是惡行,都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應該時刻關註自己的行為,積極行善,避免作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名聲並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和積累。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行善的機會,用實際行動去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