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165-1伐木押韻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1.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2.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3.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
4. 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5.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6.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ng+u
□□□□,□□□◆。◆□◆□,□□□◆。◆□◆□,□□□◆。ng
□□□●,□□□●。□□□□,□□□●。□□□□,□□□●。u
□□□●,□□□●。□□□●,□□□●。□□□□,□□□●。o
□□□◆,□□□◆。□□□◆,□□□◆。□□□□,□□□◆。ng
□□●□,□□●□。□□●□,□□●□。□□●□,□□●□。u
附註:
1、本詩押韻不整齊。除了第一闋之外,其余每闕只押一個韻,第一闋押兩個韻。
2、第一闋的押韻是兩兩押韻,也即,12句押韻、34句押韻、56句押韻。
3、第二闋的韻腳一部份在句末,一部份在句首,一部份在倒數第二個字。關於這一點,我在編寫【周音】時,並未察覺。現在糾正。
4、第六闋的韻腳均在倒數第二字。
5、第五句末字構成縱向押韻:矣-之-來-來-德-矣,押韻i。這一點,在編寫【周音】時已經備註,但在上圖並未畫出,怕引起視覺上的混淆。
6、第二闋至第六闋,基本上遵循偶數句押韻,奇數句非必要押韻。
詩經165-2伐木註釋1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1.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2.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3.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
4. 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5.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6.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ng+u
□□□□,□□□◆。◆□◆□,□□□◆。◆□◆□,□□□◆。ng
□□□●,□□□●。□□□□,□□□●。□□□□,□□□●。u
□□□●,□□□●。□□□●,□□□●。□□□□,□□□●。o
□□□◆,□□□◆。□□□◆,□□□◆。□□□□,□□□◆。ng
□□●□,□□●□。□□●□,□□●□。□□●□,□□●□。u
附註:
1、遷,=移動。這裏講的是鳥兒從山谷中出來,落在高大的喬木上鳴叫,尋找同伴。
第一闋應該是擬人,用鳥兒求友比喻人之求友。
2、神,=審。仔細檢視。通假字。
神之聽之=審之聽之=仔細觀察,仔細聆聽。
3、相,=像。類比,打比方。與現代漢語中的用法一致,例如
像郭德綱,就是單口相聲的一員大將。
4、矧,從引,引從弓,古音cong,發生了i o二象性,可能也發生了c→d輔音演變。
如果矧古音cong,則矧=況的本字,古音cong。作為連詞,表示遞進。
5、藇,=郁,指的是郁金香草,古人用來制作香酒。以前分析過,見: 詩經158-2伐柯註釋1 ;
6、羜從賈,古音cu,但可能在先秦已經發生了c→d輔音演變,例如:貯。以前分析過,見: 從賈貯音變看cd輔音轉變 ;
但也可能在詩經年代, 羜應為c輔音,讀作cu,可能 羜 =羔的本字。指的是小羊。
7、牡從丄(雄性器官,與父同源,古音bo、bu),指的是公馬或公牛。 也可能指代其他雄性動物,例如:
詩經第34篇【匏有枯葉】:
有瀰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其中,牡指的是公雞。
8、速從束,古音du。邀請之義,例如:不速之客。
9、諸父,=父輩,父親的兄弟,包括叔叔和伯伯。
諸舅,=母輩,母親的兄弟。
第三闋和第四闋講的是好吃好喝招待父系和母系的長輩。其實,無論牡=牛還是馬,在上古都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一般不用來吃,既然能吃牛馬,說明詩人是地位很高的貴族。但貴族會自己動手伐木麽?如果放在現代,當然不可能,但在上古是可能的,伐木的情節在詩經中多次描寫,例如
詩經第112篇【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
這裏,主人公可能是古公亶父,秦國的始祖。
10、微,從婦(婦),婦從帚,古音bi。在這裏,微=非、不,古音bi,為同音通假。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寧適不來,微我有咎。=寧適不來, 非 我弗顧。……寧適不來, 非 我有咎。
接近白話:如果(叔伯或舅舅)有事不來,那可不是我不管他們,可不能怪我。
這裏,寧=竟,結果。寧從丁,古音ding。竟從辛,古音ding。兩者可能同音通假。表示一種結果,詩經中多次出現,例如
①詩經第29篇【日月】: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其中,寧=竟然。
②詩經第91篇【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其中,寧=結果,竟然。
此外,適=外出,往外,在本詩中可能有諷刺義,指的是借故外出,故意不赴宴。
可見,本詩為諷刺詩。諷刺的是人心不古,詩人作為晚輩活得沒有面子,即使有好吃好喝打算宴請長輩,也被長輩找借口拒絕。這種孤獨之感也呼應了上文的鳥求友聲。同時,也銜接了下文的禮崩樂壞,民之失德。
11、 於粲灑掃,也有版本寫為: 於粲灑埽。埽=掃通假。
粲,=白米,引申為亮白色。這裏可能表示庭院打掃得很幹凈,像去皮的大米一樣白。
於, 表示方向或目的。
12、簋,古文多寫作:朹匭㔲,均從九,古音co。
但甲骨文和金文簋=㿝xiang,可推定古音cong,存在鼻音。不知道簋-㿝之間的關聯是古文字學家誤導,還是果有其事,我並不確定,以前貼文裏也提到,見: 南陽-襄陽地名緣起 ;
且不提簋-㿝之間的聯系,在漢代以來的異體字中,簋(朹匭㔲)從九,並無鼻音。可能是鼻音脫落,而簋從艮,古音cong,也是有鼻音的。說明簋在造字時從艮,有鼻音,而異體字 朹匭㔲從九,並無鼻音。可以倒推,簋造字早於 朹匭㔲,待考。
詩經165-2伐木註釋2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1.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2.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3.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
4. 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5.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6.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ng+u
□□□□,□□□◆。◆□◆□,□□□◆。◆□◆□,□□□◆。ng
□□□●,□□□●。□□□□,□□□●。□□□□,□□□●。u
□□□●,□□□●。□□□●,□□□●。□□□□,□□□●。o
□□□◆,□□□◆。□□□◆,□□□◆。□□□□,□□□◆。ng
□□●□,□□●□。□□●□,□□●□。□□●□,□□●□。u
附註:
上一節分析了,本詩為諷刺詩,詩人以深谷鳥兒鳴叫求友,暗示自己的孤立無援,渴求朋友,但現實令人寒心,詩人宴請長輩,卻被婉言拒絕。詩人應為年幼的周王,需要仰仗姬姓諸侯國的叔伯,以及姜姓諸侯國的舅舅們。歷史上最符合的是周成王。當時周武王很早去世,周公旦輔佐周成王,恰好發生了三監之亂(周成王的叔伯叛亂)。
篇幅所限,上一節只分析了前面四闕,這裏接著分析:
1、衍- 踐-愆,均應為貶義詞,是貴族到平民均已失德的表現。以前分析過,見: 詩經158-2伐柯註釋1 ;
衍=過多,衍生,敷衍。愆=過錯,衍變。踐=踐踏。三者均有貶義,指的是禮崩樂壞。前賢多將踐=擺放,認為:衍-愆-踐均為褒義詞。前賢的釋讀單從字面上講,無可厚非,但對本詩的諷刺義置若罔聞,應為最大不妥。
2、兄弟無遠。
前賢釋讀為:兄弟快來赴宴,不要走遠!
這種釋讀是失當的。首先,從古音上講,兄弟勿遠=兄弟不要走遠。但勿古音bi,無古音bu,兩者並不通假。即使到了後來的毋,從母,古音bi,仍然與無並不通假。所以,在詩經年代,無-勿-毋並不通假。
我認為:兄弟無遠=兄弟相距不遠。是陳述一種現狀,並不是祈使句或命令句,並不是命令兄弟不要走遠。
姬姓諸侯國都是姬姓王子分家出去的,那麽對應本詩,兄弟無遠,應該指的是詩人的兄弟仍留在周國,沒有分封出去,所以才導致內亂。如果王子們都開疆擴土,分封到外地,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那麽就不需要覬覦同一個寶座了。這一闕突出的是國內矛盾,與前面不同:第三闋和第四闋寫的是周王與姬姓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周王與姜姓諸侯國之間的矛盾。而第五闋寫的是周國內部王子之間的矛盾。
3、餱,異體字:糇。幹糧。可能通喉,指的是噎人。而噎從壹,壹-壺同源,古音cu。所以,很可能餱(糇)=喉=噎的通假字。
此外,侯從石,古音do。這裏可能也存在c→d輔音演變,這符合商音理論。
4、釃,shai,從麗,古音di,發生了d→sh輔音顎化,i→ai元音演變。
南陽農村仍有釃酒(俗字:篩酒)一詞,指的是用銅壺溫黃酒。而古文中的釃酒,指的是用竹筐過濾黃酒。
5、湑從胥,胥從足,古音do、du。 前賢註釋為過濾黃酒,但與上文的釃有何區別?有的人認為:釃酒=用竹筐過濾黃酒, 湑=用茅草過濾黃酒。
在用茅草過濾黃酒這個義項上,湑=莤=藪。毛傳: 以筐曰釃。以藪曰湑。
對此,我認為合理。
6、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最後這一闕,字面意思不難,但前賢大多理解錯。前賢認為:湑我=我湑,酤我=我酤,鼓我=我鼓,舞我=我舞。為主語倒裝。
如果光從這些句子本身的結構來看,確實可以這麽理解,但這並不符合最後一句: 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詩人明明沒有空閑,沒有飲酒,那麽前面的有酒湑我≠有酒我湑。也就是說,這裏喝酒的人並不是詩人自己,而是別人,可能指的是詩人的兄弟。如此一來,
(別人)有酒湑我,(別人)無酒酤我。(別人)坎坎鼓我,(別人)蹲蹲舞我。=我有酒時,別人讓我過濾。我無酒時,別人讓我買酒。別人高興了捶打我屋裏的鼓。別人高興了,來我家裏跳舞,或讓我家裏的舞姬跳舞。而我自己卻不能支配自己的身體和意願來喝自己的酒,捶自己的鼓,命令自己的樂隊跳舞。我真是個大怨種!
如此,則呼應了上文的叔伯不親,舅舅不愛,兄弟無禮貌相待。最後這一闕是昇華了這種內心的疏遠:他們占我便宜,我無可奈何,只能自己有空了自己一個人喝悶酒。現在我忙,不能掌握和照顧自己手裏的資源(被架空)。
說到這裏,詩人越發符合周成王的特征了。一個傀儡。
詩經165-3伐木上古音大概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1.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bo bu ding ding, do bing cing cing. du di co cu, ding cu co bu. cing ci bing di, do ci di ding.
2.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dong bi do di, do do di ding. cong di cong di, bi do di ding? ding di ding di, dong co du bing,
3.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
bo bu du du, di do di du. ci di bi du, di du du bu. ding di bi bi, bi co bi cu.
4. 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cu dong di do, dong ci bi co. ci di bi bo, di du du do. ding di bi bi, bi co di co.
5.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bo bu cu bong, di do di cong. bing do di dong, cong di bu cong. bing di di di, cong co di cong.
6.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di do du co, bu do cu co. cong cong cu co, dong dong bu co. di co cu di, cing di du di.
□□□◆,□□□◆。□□□●,□□□●。□□◆□,□□□◆。ng+u
□□□□,□□□◆。◆□◆□,□□□◆。◆□◆□,□□□◆。ng
□□□●,□□□●。□□□□,□□□●。□□□□,□□□●。u
□□□●,□□□●。□□□●,□□□●。□□□□,□□□●。o
□□□◆,□□□◆。□□□◆,□□□◆。□□□□,□□□◆。ng
□□●□,□□●□。□□●□,□□●□。□□●□,□□●□。u
附註:
1、愆從衍,衍從行,古音cong。但愆從心,古音ding。並且,在南陽方言中,愆讀作ts'ian,可推定古音dong、ding。到底是c輔音還是d輔音?
愆的金文似乎從侃,侃今音kan,可推定古音cong。並且侃從行,古音cong。侃從人,古音cong。
綜上,可暫定愆從侃,侃從行,古音cong。
2、灑(灑)從麗,古音di。
3、陳從東,古音dong。
4、聲(聲)從殸,甲骨文殸為象形表意字,畫的是敲打石磬,發出聲響。鑒於磬今音qing,可推定古音cing。然而聲今音sheng,可推定古音ding。這裏存在c→d輔音演變。
5、嚶從嬰,嬰從女,古音cing。存在鼻音階段。見: 女汝乃爾你您同源考 ;
6、舅從臼,古音do。
7、藇從與(與),與從牙,古音do。牙-臼同源。
8、釃從麗,古音di。今音shai、shi,存在明顯的d→sh輔音顎化。
9、灑(灑)從麗(麗),不從西,從西為簡體字。西古音存在di、ding兩種。麗古音di。以前分析過,見: 麗=猁的本字考;
10、飲-坎均從欠,欠今音qian,可推定古音cing。此外,飲從今,古音cing。
11、矧從引,引從弓,古音cong。但矧今音shen,可推定古音ding、dong。這裏存在i o二象性,也存在c-d輔音混淆。
引組字: 吲矧纼蚓靷粌紖訠鈏
讀音: yǐn shěn zhèn yǐn yǐn yin zhèn shěn yǐn
可推定古音ding。但是,這的確與引從弓,古音cong,相差太大。有可能引從弓,並不是表音,而是表義。但是,也不排除c→d輔音演變,i o二象性。
我更傾向於:引從弓,古音cong。後來逐漸演變為ding音。
12、饋從貴,貴從臾,臾從雙手,古音do,這裏體現了c-d輔音混淆,以前分析過,見: 權輿=權貴淺說 ; 但這裏貴取ci音,為i元音,這是根據貴gui今音推定,並無實證。
13、簋從艮,按理說古音cong,並且簋的甲骨文金文為㿝(香),可推定古音cong。但在本詩中,簋押韻o,可能為鼻音脫落。前面押韻一節分析過。
詩經165-4伐木今韻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1.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2.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況 伊人矣,不求友生? 審 之聽之,終和且平。
3. 伐木許許,釃酒有 郁 !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 非 我弗顧。
4. 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 非 我有咎。
5.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6.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ng+u
□□□□,□□□◆。◆□◆□,□□□◆。◆□◆□,□□□◆。ng
□□□●,□□□●。□□□□,□□□●。□□□□,□□□●。u
□□□●,□□□●。□□□●,□□□●。□□□□,□□□●。o
□□□◆,□□□◆。□□□◆,□□□◆。□□□□,□□□◆。ng
□□●□,□□●□。□□●□,□□●□。□□●□,□□●□。u
附註:
1、矧→況。古音cong。通假字。連詞,表示遞進。
2、微→非。古音bi。通假字。否定詞。
3、神→審。通假字。
4、藇→郁。通假字。郁金香草。上古的鬯酒。這裏指代香酒。
以上只考慮古今字、通假字,並未考慮古今音變。
5、第一闋的韻腳:丁-嚶-鳴-聲,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押韻eng,因為ing=yeng。無需替換。
第一闋的次要韻腳:谷-木,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押韻u。無需替換。
6、第二闋的韻腳:聲-人-生-聽-平,在現代漢語中,只有人en不押韻,需要修改,其他為ing-eng韻,因為ing=yeng,視為押韻。只需要修改人字。
人→?
伊人→人生。有所區別。伊人泛指一個人,並不指代女人。因為詩經第164篇【棠棣】: 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這樣一來,生為eng韻。
7、第三闋的韻腳:許-郁-羜-父-顧,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押韻u。無需修改。
8、第四闋的韻腳:簋-舅-咎,在現代漢語中,舅-咎仍然押韻iu、you。簋gui不押韻,需要修改。
簋→卣、酉,含義有很大區別:酉-卣均為酒器,簋為碗,但為了押韻,這樣修改也並不離譜。酉-卣為you韻,可與舅-咎押韻。
掃-牡,其實也是韻腳,但位於奇數句,在現代漢語中與iu(you)韻差別太大,暫不考慮。
9、第五闋的韻腳:衍-踐-遠-愆,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押韻an。無需修改。
10、第六闋的韻腳:湑-酤-鼓-舞-暇-湑,在現代漢語中,除了暇xia不押韻之外,其他均為u韻。需要修改一個字。但處於奇數句,可以不改。
暇→裕,含義有所區別,但有暇裕一詞,表示空閑。並且,裕=充裕,可近似替代。同時,裕為u韻,與湑-酤-鼓-舞押韻。
11、每一闋第五句,縱向押韻:矣-之-來-來-德-矣,押韻i。在現代漢語中,來lai、德de已經不押韻,需要修改。
德→禮。近義替換。
來→至。近義替換。
於是出現版本二,20240428中午12:07
1.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2.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況人生 矣,不求友生? 審 之聽之,終和且平。
3. 伐木許許,釃酒有 郁 !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 至 , 非 我弗顧。
4. 於粲灑掃,陳饋八 酉 。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 至 , 非 我有咎。
5.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 禮 ,乾餱以愆。
6.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 裕 矣,飲此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