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中國為什麽有三大鬼節,卻只有一個人日?

2024-03-03國風

剛剛過去的農歷七月十五被稱為「中元節」,也叫「鬼節」,說起鬼節,顧名思義,就是跟鬼有關的節日。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真正能稱得上「鬼節」的有三個,每一個的意義不盡相同。除了「鬼節」,中國傳統節日裏還有一個「人日」。

為什麽老祖宗要設定三個與鬼有關的節日,卻只設定一個與人有關的節日?這背後的精神源流是中國傳統文化內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三大鬼節和一個人日。

清明節:割肉奉君的介之推

清明(陽歷四月四日至六日間,多為四月五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同時有踏青的習俗,把新土往墳上揚,添墳。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溫上升,中國南部霧氣少,北部風沙消失,空氣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以前清明也叫寒食節,曾長達百日,曹操改為一天,唐改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滅,出寒食後,從宮中傳出新火。這個節日,也是紀念春秋晉國的介之推而設立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禍亂晉國,擾亂朝政,導致公子重耳先後被父王、兄弟追殺,不得不被迫外逃,這一逃就是十九年。

由於重耳重情重義,逃亡中有五人始終隨行,即趙衰、狐偃、咎犯、魏武子,包括介之推。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饑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之推到山溝裏,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采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

當吃後知道是介之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之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之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是為晉文公。他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之推。一位記得介之推的大臣對晉文公說:「一龍升天,還得九蛇相助。」

晉文公才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之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之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之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之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便讓他的護衛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之推會自己走出來的。

晉文公覺得有道理,心道:你介之推再怎麽躲,也不至於讓老母遇險而死不下山吧?便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熄滅後也終不見介之推出來。上山一看,原來介之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晉文公大慟,望著介之推的屍體哭拜一陣,準備依重臣之禮安葬介之推母子的遺體,士兵們搬運遺體前,發現介之推身體堵著個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麽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其中一句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又將介之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

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之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折了一段柳枝圈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牢記介之推死前的囑托,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後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之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普都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也有的地方做成饃饃,叫做「之推饃」。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韓非子·用人篇】評價介之推:「昔者介之推無爵祿而義隨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結其德,書圖著其名。」

屈原在【楚辭·九章·惜往日】中對介之推大加贊賞:「介子忠而立枯,文君寐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憂遊。思久古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介子推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氣節,流芳百世,感人至深。但有些人認為,他不免有些矯情,為了博得清名葬送了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事實上,他是一個把名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為了名節可以犧牲任何東西。

於是,世上有了一個節日叫「清明」,它紀念的是一個患難中見真情、忠義不求報酬的人。

中元節:救母渡厄的目蓮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份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日,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照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歷史上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歷七月十五獨特的民俗色彩。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十殿閻羅於每年農歷七月初一開啟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整個七月又稱鬼月。

相傳中元節與目蓮救母的故事有關:「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因惦念其過世的母親,遂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惡鬼道,受著食物一沾唇便化為焦炭的無盡折磨。

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誰知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便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

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盂蘭盆會」的由來。

「盂蘭盆會」本是古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思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

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定為「盂蘭盆節」,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施孤」。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於是世上有了一個節日叫「中元」,它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欠著父母的養育之恩,慎終追遠、不忘孝道,方能代代賡續,不墮家風。

中元,是生者和逝者的交匯,也是情感的寄托與慰藉。理解了中元節的意義,也就慢慢讀懂了它背後的莊嚴敬畏,溫情慈悲。

寒衣節:哭倒長城的孟姜女

農歷十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因為在鬼節這天祭祀祖先的虔誠標誌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節」,與清明、中元並稱中國三大鬼節。這一天,人們會透過各種方式祭奠先人,表達哀思。

寒衣節的淵源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民間傳說——孟姜女哭長城。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築萬裏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裏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墻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屍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安葬。由此而產生了寒衣節。

寒衣節具體是如何起源,現在不得而知,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歷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農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民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故人雖已去世,他們已經在陰間做鬼,但民眾還是把他們納入了人情的範疇,時刻記掛著他們。並專門設了節日來抒發這份人情,其中寒衣節就是其中之一。

寒衣節與自然時令密切結合,又與生者的生活相關。十月一天氣漸寒,正需要添加冬衣,人鬼同此情,由陽間推及陰間,便要送寒衣,又可勸女紅。

寒衣節又因寒衣之「送」其實是燒,因此又叫「燒衣節」。寒衣節的主要節俗活動是送寒衣。節日當天,人們祭拜祖先墳墓,並在祖先墓前焚化彩紙剪成的寒衣等,或於晚間在門外焚化。

也有學者認為,寒衣節是從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據【禮記·月令】記,農歷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恤他們的妻子兒女。

已經死去的人怎麽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當是題中應有之義,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

於是世上有了一個節日叫「寒衣」,它闡釋了樸素的愛之真諦:愛,不在於朝朝暮暮,不在於說了多少甜言蜜語,愛一個人,就是知寒知暖,就是至死不渝。

人日:卑微的人族紀念日

農歷正月初七,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人日。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只是,這個節日現代人已知之甚少。那麽,正月初七為何稱「人日」?

在西方的神話傳說中,天地萬物是上帝用自己的能力創造的,上帝用六天創造了組成萬物的各種要素,第七天上帝休工,是為安息日。

與西方相類的是,中國的古代神話中,也有類似的創世記載。傳說女媧初創世,從正月初一到初六依次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稱為人日。

中國過人日的習俗,大概始於漢代。東方朔在其【占年書】中說:「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

魏晉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蔔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結合性節日,且漸漸有了自身的節日習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由上述記載可以看出,早在南北朝時代,人日就有了喝七寶羹、戴人勝、互贈華勝、登高賦詩等諸多節慶習俗。

人勝,指的是人形的飾物。人日節時,人們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狀,或戴於頭上,或貼於屏風等處。

華勝,系古代婦女的花形首飾,以剪彩為之。梁簡文帝【眼明囊賦】:「雜花勝而成疏,依步搖而相逼。」人日時節,人們會制作各種華勝,相互饋贈,互致祝福。

一般情況下,正月初七多是晴朗天氣。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人日晴朗,不僅可以出遊賦詩,還預示著新的一年,人類的生育旺盛、繁衍不息。

如果人日逢陰雨,則被視為不祥。東方朔的【占年書】中說:「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陰雨,則有災。」比如杜甫【人日兩篇】之一中就有這樣的憂時之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表達了詩人憂心年成,恐怕豐收無望的焦慮。

戴人勝,贈華勝,其主角多為女性,而賦詩而遊,則多為文人擁躉。這一傳統得到不斷傳承,並被發揚光大。人日節文人墨客紛紛登高賦詩,以抒情懷,多有懷人思鄉之語。

於是世間有了一個專屬於人民的節日——人日。這個節日代表人類的尊嚴,自愛自強的中國人,靜下來思考生命的價值,不向權勢低頭,不為金錢媚眼,言行舉止皆出己心,絲毫不為名和利,做個頂天立地大寫的「人」。

為何鬼節多於人日?

中國人常說:事死者,如事生。對待死去的人,要像對待活人一樣,恭敬妥帖,衣食住行,樣樣周到。比如清明節掃墓是為先人打掃房間;中元節是祭祀先祖,是讓先祖嘗到剛剛收獲的糧食;寒衣節燒寒衣則是天氣轉涼,為先人寄去衣物。

鬼節,是分別後的追憶和重逢。逝者已矣,陰陽兩隔。懷念去世的親人,寄托沈痛的哀思。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但是它讓我們的心靈有所皈依,讓我們的感情得以寄托。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民風自然樸實敦厚。一個人知道自己從何處來,才能知道自己往何處去。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祖先,知道自己的來處,才能慎獨,慎微,慎初,有勇氣面對得失,面對多寡,面對死生。

祭祀不是迷信,鬼節也並不恐怖。焚香祭祀,新米寒衣,在告慰先人的儀式上,我們的內心平靜下來,靈魂才真正有了歸宿。

人日,是對女媧或者造物之神的崇拜,但同時也是對個人自身存在的一種肯定。人,萬物之靈,是僅次於女媧諸神的靈性物種,同時也強調了人的延續。

然而,古代社會中強調「順應天命」,天是真正的主宰,在人日的傳說中,人族是被最後創造的物種,這已充分說明,在上天(即統治階層)的視角裏,人民是多麽微不足道。

因此,古代的人日包含了廣泛而恣意的內容,登高祭祀,感受贊美春天,梳理自我,綿延子嗣,有著精神和現實的雙重肯定。

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是非常可貴的一個節日。這樣的節日只能有一個。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他勸誡人們,少去糾結虛無縹緲的死亡。但是希臘人卻說:向死而生。一個人真誠地面對過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貴。有死的恐懼,才有生的眷戀。

逝者已逝,活在當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人生百年,不過是光陰一瞬。此時我們紀念先人,彼時我們也會被後人紀念。

既然人生終歸寂滅,不如活在此時。對生活保持熱愛,不愧對歲月裏的每一天,才能不負韶華,不負此生。